楞严经全文完整版_楞严经全文完整版读诵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楞严经全文完整版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关于楞严经全文完整版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跟上时代的步伐。
1.请问,楞严咒应该怎么念.
2.狂心顿歇,歇即菩提,提XX谢,谢谢观看。这是根据禅语改编的ppt最后一页 请把第三句填完整,谢谢,急!!
3.佛教经典著作
4.求<大乘止观述记> 全文.
5.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后面几句是什么?
6.佛教所说的如如不动的法性真如是如何出现一念无明,然后变成阿赖耶识的?为什么会这样转变?
请问,楞严咒应该怎么念.
/bencandy.php?fid=34&aid=126愣严神咒[FLASH]带字幕
提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大藏经中关于楞严咒主要有三个版本:(1)汉译《楞严经》中的真言(未见相应之梵文本);(2)不空大师所译的楞严咒(保留有梵文本)(即你新发现的版本);(3)由梵文译藏,再由藏译汉的版本。三个版本的真言虽然名字相同,但内容却不尽相同,即使是咒心部分亦不一致。
二、若按密法的规矩,受持上述三个版本中任一真言,具应由上师传授。但在汉地,汉译《楞严经》中的真言已由先贤公开传授数百年,因此今人欲受持楞严咒,以受持此一版本的真言最为稳妥。
三、若欲将汉译《楞严经》中楞严全咒的发音重新注音困难很大,因为未见相对应的梵本。依本人之浅见,修行者与其受持发音不是很准的全咒,不如集中精力受持发音较准的咒心。既然与此咒有大因缘,建议尽量将发音读准,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持诵楞严咒者可分为两种:一者通篇全诵,二者专诵咒心。古德开示,持诵咒心的功德与持诵全咒功德相同。另外,您所依据版本的咒音与梵音差别较大。以咒心为例,唵不应读成“安”,而应读成“奥母(aum)”,“毗舍提”应发音“威萨达”,“盘陀”应读成“班达”,“虎(合牛)”不应读成“虎信”,而应读成“虎母(hum)”,即通常的“吽”等等。
狂心顿歇,歇即菩提,提XX谢,谢谢观看。这是根据禅语改编的ppt最后一页 请把第三句填完整,谢谢,急!!
《十善业道经》(讲行善的十种方法: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为佛法戒律之基本)、
《阿含经》、
《大佛顶首楞严经》(专门讲修行之法,可破外道之蛊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260字,最短的佛经,浓缩的佛法)、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
《妙法莲花经》、
《入胎经》等等数不尽的经典
佛教经典著作
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出自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之三
即时阿难,在大众中,顶礼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现说杀、盗、*业,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从人得。
圆瑛大师在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十一卷中讲到:
前四句经家叙仪。世尊下,阿难略牒佛语。现说杀、盗、*业,此牒业果相续之文。以三贪为本,生死不了,则摄世界、众生在内。究三种生续之因,因于无明,满慈求索妄因,意拟修断,佛示无因,何劳肯綮?即教以圆顿下手工夫,但不随妄心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能缘之心不起,即是三缘顿断,遍计执性既空,依他起性,亦不可得,现行不熏,种子不发,故三因亦复不生。
心中达多,狂性自歇者:由因缘俱断之故,而心中无明狂性,自然歇息。前从真起妄,则无明忽生,生本不曾生,今返妄归真,无明顿歇,歇亦无所歇,以无明本空故。又无明实性即佛性,故曰歇即菩提。
妄空真露,乃现出本有家珍,不从人得也。
求<大乘止观述记> 全文.
佛教经典著作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妙法莲华经》、《大方广佛华严经》。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简称《心经》,是诸佛经中最短的一部,全文只有260个字,属于大乘佛教的第一经典和核心。其内容简洁概要,也容易理解、诵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名句就出自《心经》。
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简称《金刚经》,是大乘佛教非常重要的经典。“般若”即智慧,现如今社会上流传最广的版本是由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翻译的。全文基本上都是佛陀与须菩提尊者的对话,是一部充满智慧的佛经。
3、《大佛顶首楞严经》
简称《楞严经》,佛家常说“开悟的楞严”,许多高僧大德也极力推崇并为大众讲解开示该经。楞严经中包含佛教的“咒中之王”—楞严咒。楞严咒是佛教百十个咒中最长的一个,是佛教僧众上早课必诵的陀罗尼。
4、《妙法莲华经》
简称《法华经》,由鸠摩罗什翻译而来,是佛陀晚年在王舍城灵鹫山为众生所宣说。该经开示人人平等、不分贵贱,皆可成佛。“妙法”指一乘法、不二法,妙在,一“花果同时”,二“出淤泥而不染”,三“内敛不露”。
5、《大方广佛华严经》
简称《华严经》,由实叉难陀翻译,是华严宗的立宗之经,是华严藏世界的根本经典,与法华经、楞严经,并称为“经中之王”。它是佛陀成道后,在菩提树下为五比丘僧、文殊、普贤菩萨等诸大菩萨所宣说。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后面几句是什么?
(壬)二破小乘人执。分二。(癸)初正破。二释疑。今初。
次明破小乘人执。问曰。但以意识修习止观,岂不成耶。何故要须依止净心。答曰。意识无体,唯以净心为体。是故要须依止。又复意识念念生灭,前非其后。若不以净心为依止者。虽修诸行,无转胜义。何以故。以其前念非后念故。如前人闻法,后人未闻。后人若闻。无胜前人之义。何以故。俱始一遍闻故。意识亦尔,前后两异。前虽曾闻,随念即灭。后若重闻,亦不增胜。何以故。前后二念,俱始一遍闻故。又复如似前人学得甲字,后已命终。后人更学乙字,即唯解乙字,不识甲字。何以故。前后人异故。意识亦尔。前灭后生,不相逐及。是故不得所修增广。若以净心为体。意识念念引所思修,熏净心性。性依熏起,以成种子。前念念灭,后念起时,即与前念所修种子和合而起。是故更修彼法,即胜于前。一念如是,念念转胜。是故所修成就。若不久熏,尚自种子力劣,便则废失,所修不成。何况全无依止,直莫前后相熏而得成就也。以是因缘。唯用意识,不假依止,无有是处。
小乘人尚不知有七识,无论八识矣。故言何须依止净心。须知意识无体,体是净心。(本书或约体而举净心。或约相而说本识。以体相不离,所以随文显义,不必限用一名。今将辨明依止之体,故言净心不言本识也。)若不以净心为依止者,不能念念增胜。何以故。意识念念生灭故。生灭正显其无体。心则不生不灭,故为一切法之体。意识但是体之用耳。念念生灭者。前念非后念,后念非前念。譬如前人非后人,后人非前人。故前人所闻,非后人所闻。则后人闻者,便无增胜前人之义。此犹前人但学得甲字。后人惟学得乙字时,则前人已没,甲字不可复闻矣。前后各闻其一,岂能增胜。意识亦然。后念生时,即前念灭。追逐弗及。是故前后两念,若无本识能藏之力,则无归著之地。(依止者,归著之义。)何能辗转增胜。必有本识为之念念藏摄。则意识念念引其所思所修者,熏入成种。虽前念之念已灭。而后念起现行时,即与前念熏成之种子,和合俱起。如是念念熏修,念念含藏。现行增长,种子亦长。种子愈大,现行即更有力。故曰念念转胜。是故所修者得成就也。有归著而不久熏。尚且种子力劣,便致废失,所修不成。何况全无归著,岂能前后相熏而得成就耶。故曰不假依止,无有是处。文中直莫二字,彼时方言。犹言岂能也。
(癸)二释疑。
问曰。小乘法中,不明有本识。何得所闻所思,皆得成就。答曰。博地凡夫,乃至闻教畜生等,有所修习得成者。尚由本识为体故成。何况二乘。但彼自不知此义,非彼不假净心也。问曰。不闻教畜生,岂无净心为体。答曰。造作痴业尤重。熏心起报,亦即极钝。虽有黠慧之性,及有宿生黠慧种子。但以现报所障故,不得有用,故不闻教。非是无净心也。
小乘病在不知耳。非无净心。无则修亦不成矣。大地上凡夫,乃至畜生。皆由本识藏摄之力,故熏修得成。何况小乘。如鹦鹉,鸜鹆,能闻教化,念佛生西。事载传记,信而有征。即痴业尤重之畜生,亦有慧性,及宿生慧种。其不闻教者,但因业重,为现报所障,不得显用耳。岂无净心为体哉。须知小乘因不知净心故。遂以意识为究竟,但证小果。又须知意识是体家之用。若能知修净业,即可循流溯源,顺用入体。所以本书前明自性清净心,不厌精详。意在先令行人明得本心,知所依止。庶几性修不二,达其本源耳。
(壬)三破大乘人执。分二。(癸)初破名言。二破暗证。今初。
次明破大乘人执。问曰。但用净心修行止观,即足。何用意识为。答曰,已如上说。由意识能知名义,能灭境界,能熏本识,令惑灭解成。故须意识也。问曰。净心自性寂静,即名为止。自体照明,即名为观。彼意识名义,及以境界,体性非有。何论意识寻名知义,灭自心境界耶。答曰。若就心体而论,实自如此。但无始已来,为无明妄想熏故,不觉自动,显现诸法。若不方便寻名知义,依义修行,观知境界有即非有者。何由可得寂静照明之用。问曰。净心自知己性本寂,即当念息。何用意识为。答曰。净心无二。复为无明所覆故,不得自知本寂。要为无尘智熏,无明尽灭,方得念息。问曰。但息于念,心即寂照。何故要须智熏,寂照始现。答曰。若无无尘智熏,心里无明终不可灭。无明不灭,念即叵息。
凡行人根性利者,闻得唯心性具之说。若不真实参究,往往笼统真如。颟顸佛性。盲修暗证,自谓已经到家。大我慢成,堕无间狱。大师悯之。故设为问答,一一破斥。其中所说修证行相,以正破邪。以圆破偏。极细极细。须澄心体会之。当知上明何所依止中,有两要义。一是性修之辨。二是能所之分。大乘人未能洞明此理,故成偏执耳。夫天然本具之谓性。熏发显现之谓修。以性体寂照,虽是本具。然为无明覆障。非久久熏修,本具之性德,何能自显。且修属事造。既在事边,必有能所对待。若无能所,云何修耶。所谓能所者,略开六重。即是意识为能知,心外无法为所知。意识为能依,净心为所依,意识为能修,止观为所修。意识修止观为能熏,阿赖耶为所熏。意识修止观为能转,无尘智为所转。无尘智等为能断,无明为所断也。盖以能知诸法皆一心作故,依心之本寂修止。依心之本照修观。以能依止净心修止观故,熏其染净和合之本识。则净用渐显,觉知境虚,意识即转为无尘智。以能熏识转智故,无明即薄。由是辗转熏修,乃成金刚智而断最后无明。以能断无明故,然后性德全彰。寂照圆明,能所合一,名为体证真如也。然则能知,能依,能修,能熏,能转,能断,原始要终,何一非意识功能乎。行人必先将此性修能所道理,一一洞明于胸中。再看向下问答,即易了解。便不致蹈大乘人偏执之病矣。○此中有四重问答。其问意皆以后蹑前,次第生起。初谓净心无法不具。但用净心修止观足矣。何须意识。此不明体用之过也。盖净心是体。意识是用。谓用不离体固可。乃将体作用可乎。故答以上来已说,意识能知法皆心作,似有无实名义。能灭自心纷动境界。能念念熏令本识中净性显用。具此三能,乃令虚妄之惑障渐灭,智慧之解性成就。故须意识修行止观也。言下若曰。净心虽本来寂照,然为纷动妄念所扰。故必须转识成智,本性乃分分显。何云但用净心即足,无须意识乎。问者不察,乃有次问。意谓即以用言。清净自性本具寂静之用,此即名止。自体本有照明之用,此即名观。故我言用此即足。彼意识名义境界,自心体性上本来非有。则亦何必论及之耶。问者既谓意识等,为自心所本无。故言不必论及寻名知义。不必论及灭不灭。殊不知意识未转为无尘智时,正终日为意识所迷。为境界所转。苦于自己不知耳。譬如病根已深,犹复自谓无病。真可悯哉。故答之曰。若约心体而言,实是如此。但汝净心,为无明妄想覆障久矣。方且不觉自动,显现诸法。既不觉矣,何照明之有。既自动矣,何寂静之有。何得云即名为止。即名为观。然则若不先假意识之能,寻名知义,依义起修,观知境虚,以为对治方便者。自性寂照之用,何由可得乎。问者犹以为意识虽能知,然意识由心而生者也。与其假意识之知,何如净心自知。复问曰。即以知言。净心岂不自知。则自知己性本寂者,无明妄念即息。岂不直捷。何须假意识为方便耶。此由不知心体平等无二,非觉非不觉。今云自知,心已不寂。若不寂者,即非净心。故答之曰。汝云净心自知。自既能知,即有所知。是则能所对待,成二净心。净心无二,何得自知。而汝必言自知者。即汝净心,复为无明所覆,妄分能所之所致耳。心既被覆,念何由息。念且未息,何得自知本寂乎。然则欲念息者。要为无尘智熏,无明尽灭,方得念息也。(此中虽单举寂,实亦兼照。观下文云。但息于念心即寂照。例此可知。何以故?净心之体,即寂即照,从来无二故。但因文便,故单约本寂为言耳。)问者以为净心纵不自知。然以本具寂照之心,岂不知彼妄念。知念即息,何用熏为。因更问曰。即以念言。念不离心。心但息念,即成寂照。何故要为智熏,寂照始显耶。此则由于心识粗浮,故见事太易也。答之曰。无始无明,覆汝净心。夫无明者,即不觉也。心既不觉,云何息念。是故欲其念息,必无明灭。欲灭无明,必须无尘智熏耳。上来名言问难。皆由不了性修之同异,能所之对待,遂致笼统颟顸若此。盖其平日盲修瞎炼,自以为是。未遇明师,故尔坚执。下即自陈其暗证之状矣。
(癸)二破暗证。又二。(子)初问。二答。今初。
问曰。我今不观境界。不念名义。证心寂虑,泯然绝相。岂非心体寂照真如三昧。
问者理屈词穷。乃述其盲修功夫,暗证妄境,以为质证。意谓境界名义,自心本来非有。我今惟以不观不念,为其修功。正当不观不念时,证得自心寂然无虑。(翻上文不觉自动。)泯然绝相。(翻上文显现诸相。)岂非心体寂照真如三昧耶。须知不观不念,证心寂虑绝相。正是认悟中迷,晦昧为空。通体坐在鬼窟里,乃认为寂照真如三昧。是真可怜悯者。夫修行人,外有逆顺之境。内有邪正之境。正须寻名知义,依义起修,观知境虚,乃能不为境转。何得云不念不观乎。下文约证约修,破斥无遗。此是大师吃紧为人处。谛听,谛听。
(子)二答。又二。(丑)初约证破。次约修破。初中二。(寅)初标征。二逐破。今初。
答曰。汝证心时为心自证。为由他证。为证于他。
将欲破斥,防其辗转别计。故标自证,他证,证他,三义为宗。以便次第逐一破之,使无躲闪之处。盖问意本执净心自证。若自证不成,必别计为他证。他证又不成,必更计为证他。其坚成自证之说,辗转执计,不能出此三义之外。故标三义为宗,为之逐层斥夺。若知三义皆不成立。则非转意识为无尘智,不能惑除性显之理,昭然若揭矣。两他字暗指意识言。须知攀缘妄境,是意识之过咎。知名达义,为意识之功能。今用意识者,乃用其了别之功能。即以除其攀缘之过咎。所谓解铃还仗系铃人也。及观行功深,识转成智。于是无明分分破,自性清净心即分分显。方便善巧,孰过于斯。由此可知,既不许用意识寻名知义,依义起修,则无由转之成智。净心何能自证。而彼意识乃是妄情,何能证心。净心方为妄情所障,又何能证知妄情之意识耶。兹为揭其要旨于此。入后便易明白。
(寅)二逐破。即为三。(卯)初破自证。二破他证。三破证他。初中三。(辰)初直破。二破转计。三结破。今初。
若心自证。即是不由功用,而得寂静。若尔。一切众生,皆不作心求于寂静,亦应心住。
作心者,作意也。不作意而求,即是不由功用。住谓常住不动。此心虚妄纷动,故致流转。若能常住不动,即了生死。今谓汝言不观不念证心寂虑绝相。若心能自然而证本寂者,则一切众生,皆不必作意修行,即应此心常住,而了生死矣。断无是理也。
(辰)二破转计。又五。(巳)初破作意。二破自止。三破能知。四破自知。五破七识能见。今初。
若言非是自然而证。盖由自心作意自证,名为自证者。作意即是意识。即有能所。即名为他。云何得成心自证也。
转计曰。所言证者,非谓自然而证。乃由自心作意自证,名为自证耳。破之曰。作意便是意识。便有能证所证之分,则能证者,应名为他。何名净心自证耶。
(巳)二破自止。
若非他证。但心自止,故名自证者。若不作意,即无能所。云何能使心证,若当作意,即是意识。即是他证。
转计曰。非他证也。但心自止其念,故名自证耳。破之曰。汝言自止者。不作意止之而止耶。抑须作意求止,而后止耶。若不作意。便是无能止者,亦无所止者,何由使心证耶。若当作意。则作意者,仍即意识。仍是他证,非自证也。
(巳)三破能知。
若言众生体实皆证。但由妄想不知体证,故有其念。能知心体本性证寂,不念诸法故,念即自息,即是真如三昧者。为是意识能知本寂。为是净心能知本寂。若是净心自知本寂,不念诸法者。一切众生皆有净心,应悉自知本寂故,自息灭妄识,自然而得真如三昧。以不修不得故,知净心不得名自知也。若言意识能知净心本证,即自息灭故,但是意识自灭,非是意识能证净心,是故说言心自证者。意识知心本证之时。为见净心,故知本证。为不见净心,能知证也。若言不见净心能知证者。不见佛心,应知佛证。若见净心故知证者。净心即是可见之相。云何论言。心真如者,离心缘相。又复经言。非识所能识,亦非心境界。以此验之,定知意识不见心也。以见与不见,无有道理知心本寂故。设使心体本证,妄念之心不可息也。
本来寂静之心体,当文名为体证。又名本寂。亦名本证。体实皆证者。即谓一切众生,实皆具此体证也。故转计曰。所谓净心自证者。以众生心体,实皆具有本证。但由妄想而不知,故有其念。若能知得心体本性证寂,即不念诸法。以不念诸法故,念即自息。即此便是真如三昧,便是自证耳。破之曰。汝云能知。为是意识能知耶。净心能知耶。若净心能知者。则一切众生,皆有净心。即应悉能自知本寂,悉能自灭妄识,自然而得真如三昧。云何众生非修功成就,不能得耶。以不修不得故,可知净心不得名为自知也。若谓意识能知本证,即自息灭。以意识但是自灭,非是证心,是故说言净心自证者。不知意识能知本证之时。为见净心,故能知耶。为不见净心,便能知耶。若言不见净心,能知本证者。则一切众生,不见佛心,应知佛证矣。焉有是理。若见净心,故能知者。则净心便成可见之相。若有境界之相,为妄识所能识者,即非净心。何以故。论云。心真如者,离心缘相。经云。非识所能识。亦非心境界。以此经论验之,决定意识不见净心也。既不能见,云何能知。是故无论见与不见,意识皆不能知。则言意识能知净心本证,即自息灭。无有道理。且设使能知本证,妄念亦依然未息。何则。必转意识为无尘智,然后妄想及妄境灭。今既不许用意识修,则心中全是妄念纷动。纵如汝意,谓为能知本证。即此能知之念,正是妄心测度。云何便自息灭。故曰妄念之心不可息也。
(巳)四破自知。
若言妄识虽不见净心,而依经教知心本寂故,能知之智,熏于净心。令心自知本证,即不起后念,名为自证者。汝依经教知心本寂之时,为作寂相而知。为不作寂相而知。若作寂相而知者。妄想之相,云何名寂。若不作相。即心无所系,便更驰散。若言作意不令驰散者,即有所缘。既有所缘,即还有相。云何得言不作相也。
转计曰。所言能知净心者,非能见净心之谓也。但以妄识能依经教名义,知心本寂。即此能知之智,熏于净心。而令净心自知本证,即不起后念,故名为自证耳。破之曰。汝依经教知心本寂之时,作寂相而知耶。不作寂相而知耶。若作寂相者。寂由作成,便是妄想之相。云何得名为寂。若不作寂相者。即心无所系,便更驰散。云何能知。又转计曰。何必作相。我但作意不令驰散,故能自知耳。破之曰。既云作意,必有所缘。此所缘者,便还成相。云何得言不作相耶。须知意识固能寻名知义。然必须依义起修,由观行至相似,方能转为无尘之智。于是粗妄想,妄境即灭。由此久久熏习,历分真至究竟。然后一念无明习气灭尽,心体寂照,名为体证真如。今乃谓妄识能知名义之智,便熏令净心自知本证,即不起后念。何颟顸之甚耶。
(巳)五破七识能见。
若言七识能见净心故,知心本寂。知已熏心,令心自知本证故,不起后念,即名为自证者。是亦不然。何以故。以七识是我执识故,不能见心本寂。又复若为能缘之所缘者,即非净心。如上心体状中已说。既所缘非实,故熏心还生妄念也。
转计曰。六识依七识起。七识则执八识见分为我。故六识虽不能见净心,而七识必定能见。以能见净心故,即能知心本寂。知本寂已,还复熏心。故令净心自知本证,不起后念。即以此义,名为自证也。破之曰。是亦不然。以七识但能执我。若不执我,便是净心。即亦不必论及见与不见。今彼既成我执之识,何能见心本寂。且净心者,不为能缘之所缘。汝云七识能见,即是为七识所缘。为所缘者,即非净心。如上何所依止中,明心体状,有云。能缘既不实故,所缘何得是实。既所缘非实,纵令七识能见,其所见者乃是妄心。是故七识熏心,还生妄念。何云知已熏心,令心自知本证,不起后念耶。须知八识是真妄和合之心相。本寂乃是心体。净心本寂之体,所以不显者。正由为业识所障。而七识则缘八识见分,执以为我。何能反见净心,知心本寂。皆由不明教义,所以笼统真如,而生妄计耳。
(辰)三结破。
以是义故。无有道理净心自证,不起后念也。
此总结自证之说,不能成立也。楞严经云。纵令内守幽闲,亦是法尘分别影事。上来种种执计,皆不外此。故斥之曰。汝所言净心自证,不起后念云云。无有道理。
(卯)二破他证。又二。(辰)初正破。二转破。今初。
若言由他证者。是亦不然。何以故。心体自寂静故。但以有六七识等,名之为他。由有此他,故说他心不证。是故乃可证他,何须以他证心也。
大师因破自证文中,有心不作意,即不能证,而作意即是意识,即名他证等语。恐不得意者,复颟顸计为由他所证。因破之曰。若言由他证者,是亦不然。心体本自寂静,平等一如。岂得自心中,复有他心。但以不觉自动,而有六七识等。则对本寂自体言之,可名为他耳。由有此虚妄纷动之他心故,本寂之体,不能证得。故曰他心不证。以是之故。既是由自有他,乃可自心证他,他何能证自心耶。须知用意识修止观者。为欲去其妄情,转之成智。如意识转为无尘智时,既不名为意识,便能了达自他无性,即亦不名为他。如是久久熏习,妄尽真显,名为体证真如。非意识妄情,能证净心也。譬如眼中有翳。去其幻翳,眼之本明方显。眼喻净心。本明喻心体寂照。医喻意识妄情。以喻合法。可知意识不能证心矣。
(辰)二转破。
若言心体虽复本寂,但以无始无明妄念熏故。有此妄念习气在于心中,是故心体亦不证寂,故须他证者。何等方便,能除心中习气,令心证也。若言更不起新念故,不熏益彼习气,彼即自灭者。彼未灭间,有何所以,不起新念也。若无别法为对治者,彼诸习气法应起念。若起念者,更益彼力也。以是义故。由他所证,亦无道理。
转计曰。大师先答我云。心体实自寂静照明,但无始以来,为无明妄想熏故,不觉自动,显现诸法。由此观之,因有妄念习气,所以心体不能证寂。然则我今不云自证,谓由他证,何大师又不许耶。破之曰。我先曾言,若不方便寻名知义,依义修行,观知境界有即非有者,何由可得寂照之用。今汝不云方便,但云他证。所谓他者,正是妄念。何能除心中妄念习气,令心证寂。然则汝将用何等方便乎。言下含有,用意识修止观,正是除习气之方便。所谓但治其病,而不除法也。汝不许用意识修。是因其病,并除其法。今反用意识证。是不善用其法,更增其病矣。又转计曰。言他证者,非谓他能除心中习气也。乃是他自除灭,令心证寂耳。是故我有方便。方便云何,即更不起新念是已。以不起故。便不熏彼习气,令之增长。不增长故,彼即自灭。破之曰。彼诸习气未灭之时。若无别法以为对治,法应起念。念起则更益彼力,新念愈起。汝今但云不起,不云对治。然则有何因由,而能不起乎。须知除转意识为无尘智,更无对治方便。更无不起所以也。故结破云。以是义故,由他所证亦无道理。
(卯)三破证他。分四。(辰)初明他不易证。二明心不证他。三明他不相止。四明嫌非方便。今初。
若言不须用他证心,但证于他。以证他故,习气自灭者。是亦不然。他既有习气为根本故,念念常起。若不先除彼习气种子者,妄念何由可证也。
上破他证文中有云。乃可证他,何须他证。彼不得意者,将又转计能证于他。因破之曰。若言不须他证,但证于他。以证知他是妄念故,习气自灭者。是亦不然。何以故。他有习气种子故。既有种子,所以念念常起,妄想不息。然则若不先除彼习气种子,则即此证他之说,亦妄念也。既全是妄念,何由可证乎。须知必用意识修观行,乃可了知境虚。由是分分除妄,分分证真,然后习气方得除尽。否则全真成妄,云何妄能证妄。故曰妄念,何由可证也。
(辰)二明心不证他。
又复净心,无有道理能证于他。若能证他者。一切众心皆有净心,应悉自然除于妄念也。
又防转计妄念虽起,而性净不改。何以不能证他。破之曰。若以性净不改,便谓净心能证他者。则众生皆有不改之净心,应悉自然除妄念矣。故净心证他之说,无有道理。
(辰)三明他不相止。
若言妄念前后自相抑止,久久即息,故名为证他者。为前止后。为后止前。若言前念止后念者。前在之时,后识未生。后若起时,前念已谢。不相逐及,云何能止。若言后念止前念者。亦复如是。不相逐及,云何能止。
转计曰。所言证他者。非不知他有种子,念念不息。亦非谓净心自然除妄。乃是以彼妄念,前后自相抑止。抑止既久,妄念即息。故名为证他耳。破之曰。自相抑止者,前念止后耶。后念止前耶。无论前后,皆不能相止也。何以故。当汝前念在时,后念犹未生起。后念起时,前念便已谢灭。前后尚且不相逐及,云何能相抑止。由此可知,非用意识依止本识而修止观,更无证入之方便矣。
(辰)四明嫌非方便。
若前念起时,即自嫌起。嫌起之心,熏于本识,令不起后念者。心不自见,云何自嫌。若后念嫌前故,能嫌之心,熏于本识,令不更起后念者。能嫌之心嫌前心时,为知前心是空故嫌。为不知是空故嫌。若知是空,即是无尘智也。汝云何言,不须此智。又若知是空,则应不嫌。若不知前念空者,此心即是无明。何以故。以其前念实空,而不能知故。又复不知前念空故,执有实念而生嫌心。即是妄想。何以故。以其于空,妄起实有想故。此能嫌之心,既是无明妄想故,即是动法。复言熏心。此乃亦增不觉。重更益动。生起之识,于是云兴。而言能令后念不起者,盖是梦中之梦,未醒觉也。故作斯说。仿佛不睡者,必应不言如此。
佛教所说的如如不动的法性真如是如何出现一念无明,然后变成阿赖耶识的?为什么会这样转变?
1、出自《楞严经》。2、《楞严经》
《楞严经》,大乘佛教经典,全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简称《楞严经》、《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唐般剌密谛传至中国,怀迪证义,房融笔受。印顺法师认为它与《圆觉经》、《大乘起信论》属于晚期如来藏真常唯心系的作品。由于《楞严经》内容助人智解宇宙真相,古人曾有:“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的诗句。
3、本经梗概
本经的基本架构,可说是[从破魔始,至破魔终]。也就是说,一开始时楞严经佛说法图,佛以阿难示堕因缘,自说神咒破魔;到末了,佛又自说五十种阴魔,教示首楞严行者如何觉知魔事、破魔,作为结束;于其中间,种种破立,皆是以破魔、破邪、破妄为主轴。所以略说本经之结构,即是:自阿难示堕、佛入定放光说咒,文殊将咒往救,此即是破魔之始。然后阿难请示修定的方法,因为诚如阿难所自述者,修行若光追求闻慧,定力不足,境界现前时,便把持不住,戒体不保,因而堕落,成就魔事。
基于阿难之请,于是佛方便示导,历经七处徽心(实即七处破妄),破妄之后[显见],即十番显见(显示能见之性):[见性]显示之后,再开示五阴、六入、七大、十二处、十八界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信解契入如来藏妙真如性之后,如来再教敕与会圣众、开示大众此如来藏妙真如性之用,亦即令知依体起用,这就是[二十五圣自证境界],令众生闻如来藏之妙果,而欢喜发心依此修行。开示依如来藏修行,当得种种妙果后,即回头开示因位的修行,详细陈示从初发心直至菩提的真修之路。(由于如来说法,常是由果溯因,如四圣谛:由[苦]谛之果而回溯[集]地之因,次由[灭]谛之果而回溯[道]谛之因。)
为了实践真修行路,阿难即请佛重说大咒、开示如何建坛、结界、严道场、及修楞严大定之法。本经的法门(楞严法门)之精髓,即在首楞严神咒,因为如来救度阿难免于堕落,乃至十方一切如来破魔、证三藐三菩提、于十方世界度脱无量有情,都是依楞严咒威神之力,这是佛在经中所开示的。关于楞严咒其它种种功德之力,请详见本经经文,兹不赘述。又,佛说:末法时期,众生修行,若不持楞严咒,能远离魔事者,无有是处!修行不能离魔事,而能有所修证、有所成就者,亦无有是处。
佛祖弟子阿难的一个故事 知道滴讲详细点
阿弥陀佛!师兄,真如本性,难以用此世间形成的观念逻缉知见学识来揣测。佛对这方面有非常详细的解释,建议师兄好好看看楞严经,关于这个问题,佛在此经中有极为详细的解答!我空间日志中就有楞严经全文,524949245欢迎师兄读诵!
1.阿难对佛祖说 :我喜欢上了一女子。佛祖问阿难:你有多喜欢这女子? 阿难说:我愿化身石桥,受那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她从桥上经过。会有多喜欢? 可是一见钟情便倾心一世?可是不问回报而付出等待?2.阿难,某日等那女子从桥上经过,那也便只是经过了,此刻你已化身成了石桥,注定只与风雨厮守。这一切你都明白,仍旧只为那场遇见而甘受造化之苦。阿难,你究竟有多喜欢那从桥上经过的女子,令你舍身弃道,甘受情劫之苦??
3.传闻这个故事为后世所编,摩登伽女与阿难的故事则主要依据《楞严经》、巴利文经典。
4.阿难是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为梵语 Ananda 的音译。意为欢喜,喜庆,原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后跟随佛陀出家,佛陀五十五岁时,选阿难为常随侍者,当侍者达二十五年。
扩展资料:
阿难跟随佛陀出家,佛陀五十五岁时,选阿难为常随侍者,因为他专注地服侍佛陀,谨记无误佛的一言一语,因此被称为“多闻第一”。
佛灭后第一结集由阿难诵出三藏中的经藏。佛祖涅槃后,大迦叶尊者成为“初祖”,统领广大佛家弟子。大迦叶圆寂后,阿难尊者继承迦叶率领徒众宏扬佛法,被后世尊成为“二祖”。
在寺院中,阿难与迦叶总是侍立在佛祖的两边,成为佛祖的协持。
今天关于“楞严经全文完整版”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