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特殊句式_归去来兮辞特殊句式整理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归去来兮辞特殊句式”的应用场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1.��ȥ����������ʽ

2.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3.文言文介词宾语

4.必修五文言文常考

5.被动句文言文例子

归去来兮辞特殊句式_归去来兮辞特殊句式整理

��ȥ����������ʽ

       乃瞻衡宇(衡,通“横”,横着)

       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词类活用: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

       一词多义:

       心 --因事顺心(心愿)

       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

       夫 --问征夫以前路(名词)

       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

       故 --故便求之(所以)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

       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

       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

       四方之事(助词“的”)

       奚 --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而 --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

       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

       古今异义:

       (1)于时风波未静 风波

       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 人事

       古义:指做官。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寻

       古义:不久。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

       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5)幼稚盈室 幼稚

       古义:小孩。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6)于是怅然慷慨 慷慨

       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 恨

       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

       古义:指耕种之事。今义:指发生某事。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2 倒装句

       (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宾结构后置)

       (4)将有事于西畴(介宾结构后置)

       (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

       (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

       3 省略句

       (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

       (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

       (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

       (4)景翳翳以将入(省略宾语“山”,太阳下山)

       4 被动句

       (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2)以心为形役(为,被)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1. “到”在古文里怎么说

        1、及

        例句: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翻译: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的消息,将要到西边的田地耕作。

        2、往

        例句:先秦·孔子《论语》:“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翻译:又好比平整土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继续,还是要自己到那里去干的。

        3、至

        例句:先秦·孟子《赵威后问齐使》:“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翻译: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涌向到您这儿来了。

        4、之

        例句:清·彭端淑 《为学》:“吾欲之南海。”

        翻译:我想要到南海去。

        5、达

        例句:清·蒲松龄《促织》:“自昏达曙,目不交睫。”

        翻译:从黄昏到黎明,完全没有闭眼睡觉。

2. “去工作” 用文言文怎么说

        出差。

        去工作是指已经有工作,而去做与之相关的事。用文言文表达就是出差,也就是“出去处理差事”。

        读音:[ chū chāi ]

        释义:被派遣去做的事。

        出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上得岸时,便去访寻我伯父;寻到公馆,说是出差去了。”

        白话译文:等到上岸的时候,就去寻找我的伯父,找到公馆的时候,说是出去工作了。

        扩展资料

        近义词:出访、出工

        一、出访

        读音:[ chū fǎng ]

        释义:到外国访问。

        出处: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向着二十一世纪》:“近来,准备出访,到流体力学的领域去旅游观光。”

        二、出工

        读音:[ chū gōng ]

        释义:出发上工;出勤。

        出处:老舍 《龙须沟》第二幕:“对着青天,我起誓:一出工,我就去挖沟。”

3. 一个文言文怎么翻译

        原文: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

        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闯跸,匿桥下。

        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延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

        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延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

        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

        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译文: 文帝出巡到长安城北的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跑出来,惊吓到天子座车的马儿,于是派骑兵去追捕,交给廷尉治罪。

        释之问他口供,那人说:“听说清道禁止人行,便躲在桥下,过了很久,以为队伍已经通过了,就走出来,却撞见皇上的车驾,于是逃跑罢了。”廷尉上奏判他罚金。

        文帝发怒说:“这个人他惊吓到我的马儿,幸好我的马儿驯服和顺,要是换了别的马,岂能不让我受伤呢?但是延尉居然只判他罚金!”释之说:“现在法律规定如此,而再加重判刑,则是法律不能取信于百姓了。廷尉是天下最公正的执法者,若稍有偏失,则天下用法皆可轻可重,而没有一定的标准了。

        这样人民岂不是手足失措了吗?愿别下明察。”过了许久,文帝才说:“廷尉的判决是对的。”

        一词多义:出(路过,经过) 赖(幸亏) 倾(偏颇)古今异意:匿(躲藏)特殊句式:廷尉,天下之平也(判断句) 是法不信于民也(被动句) 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判断句)词类活用:下(介作动,向下交给)。

4. 耳闻不如目见文言文翻译

        翻译如下

        从他人那里听到的事情,没有亲眼看到的可靠;亲眼看到的,又不如亲自去做更贴切。一般地说,一个人开始做官赴任,就好像猛地走进一间昏暗的屋子,过了一些时间眼睛才能逐渐明亮起来,才能看得清东西;眼睛明亮了才能办事情,这样事情才会办得好,工作才能得到成功。

        原文如下

        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乃治,治乃行。

        词语解释

        词目耳闻不如目见

        拼音ěr wén bù rú mù jiàn

        释义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

        出处汉·刘向《说苑·政理》:“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示例就行也不是话,再住也不是话,口说无凭,~,我背了马,且请师父亲去看看。(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八回)

5. 古文翻译

        1)天又雨,公将焉之?

        2)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魏文侯守信

        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了,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译文:

        魏文侯与管理森林的一个小官约好了去打猎。这天,魏文侯与文武百官开怀畅饮,天又下起雨来,文侯准备去赴约。左右官员们说:"今天您喝了酒,天又下雨,您还要去那里吗?"文侯说:"我与小官约好了去打猎啊,虽然这里有乐子,哪能不去赴约会呢?"文侯于是前往,亲自停止了酒宴。

6. 文言文翻译

        祖光禄从小没了父亲,家境贫寒,他生性最为孝顺,经常亲自给母亲做饭。王平北听到他的好名声,赠送了两个奴婢给他,并任用他做中郎。有人和祖光禄开玩笑说:“奴仆的身价比婢女高一倍。”祖光禄回答说:“百里奚又哪里比五张黑羊皮轻贱呢?”

        相关注释

        祖光禄,祖纳,字士言,范阳遒(今河北范阳)人。元康中,平北将军王乂辟为从事中郎,转尚书三公郎,累迁太子中庶子,后为中护军太子詹事,封晋昌公。晋元帝时为丞相,引为军谘祭酒,被免。后温峤荐除光禄大夫。祖纳与“闻鸡起舞”的祖逖是同父异母兄弟,祖纳为哥哥。

        少孤,指年幼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

        炊爨,生火做饭。

        王平北,王乂,字叔元,琅琊临沂人。司马昭为相国时征为司马。累迁大尚书,都督幽州诸军事、平北将军。王乂是前面提到的“竹林七贤”之一王戎的叔父,也就是王浑的弟弟。他有个很有名的儿子,就是那个称钱为“阿堵物”、以清谈闻名且误国的王衍的父亲。

        饷,赠送,馈赠。

        百里奚,字凡伯,春秋时楚国人,在虞国任大夫。虞国国君贪图晋国的玉璧和宝马,借道给晋国攻打虢国。虞公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结果晋国消灭了虢国,顺便也将虞国给消灭了。这样,百里奚被晋国俘虏,作为陪嫁的奴仆遣送到了秦国。在途中,百里奚不甘心作陪嫁的奴仆,趁机逃到楚国,又被当作奸细抓了起来,流放到南海牧马。秦穆公完婚后,在陪嫁奴仆的名单上发现少了个叫百里奚的人,并了解到百里奚很有才能,就派人打听他的下落。秦穆公得知百里奚在楚国牧马,本想用重金将他赎出来。谋臣公孙枝却说:“主公若用重金去赎百里奚,那百里奚肯定就回不来了。”秦穆公不解,公孙枝解释说:“楚国让百里奚去牧马,说明他们还不知道百里奚的才能。主公若用重金去赎,不是明摆着告诉他们百里奚是个人才么?楚王又怎么会把他交给主公呢?”最后,秦穆公只用了五张羊皮,就将百里奚赎了回来,并拜之为相,授以国政,号称“五羖大夫”。

        阐述

        这一则的第一句话,读来挺令人费解。不是文义上的晦涩,而是在事理上。祖纳性至孝,是体现在为母亲做饭吗?祖纳有兄弟六人,他父亲娶了两个老婆。按理,他父亲去世后,祖纳年纪也不会太小,帮母亲做饭好像是不太值得颂扬的事。莫非两晋时期的男人们是不做饭的么?抑或连家务也不干?所以祖纳亲自为母亲(应该是包括生母和小妈)做饭就显得特别孝顺?渔火现在和老妈住在一起,也天天做饭给母亲吃,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没觉得自己有多孝顺。

        其实,祖纳和兄弟的关系不是相处得很融洽,至少祖纳和祖约关系不是很好。《晋书》中说:“初,弟约与逖同母,偏相亲爱,纳与约异母,颇有不平。”后来,祖纳竟向晋元帝说了祖约的坏话:“假其权势,将为乱阶。”祖约憎恨祖纳如仇,世人也说祖纳是因为担心祖约受宠,才向晋元帝密启。祖纳因此掉了官,这应该是他被免职的那一出。戏剧性变化的是,祖约后来果然谋逆了,“朝野叹纳有鉴裁焉”,温峤就荐了祖纳除光禄大夫。

        至于送婢之事,《晋书》说的是平北将军王敦,不是王乂,孰是孰非,不得而知。不过,有人送了两个奴婢给祖纳大约是真有其事。如此看来,那时候男人大抵是不干家务的,由于祖纳名声在外,因此就有人送婢女帮他做饭给母亲吃(羡慕ing)。

        送了奴婢,自然也要给祖纳安排个工作,不然一家子平白多出两个人,祖纳更加难以养活他们。不过中郎也不是什么大官,掌守门户、出充车骑而已,属于低级侍从,一年俸三百石(薪水到还不低)。既便如此,还是有人嫉妒他,所以开他玩笑,称他为“奴”,身价只不过抵得两个婢女。好在祖纳很自信,以百里奚自比,并且官越做越大,地位越来越高,只是功绩不可能有百里奚那么大了。据说,后来天下大乱的时候,祖纳迷上了围棋,王隐(《晋书》的作者)劝他要像大禹一样珍惜时间,不要沉眈于下棋,祖纳说聊以忘忧而已。王隐见他阅历丰富、见闻广博,希望他能写点东西,为晋史做点记录,祖纳说“力不足耳”。还是王隐好样的,自己动手撰写了《晋书》。

7. 文言文翻译

        郅都,河东郡大阳县人。以郎官的身份侍奉文帝。景帝时任中郎将,敢于向皇上直言进谏,在朝廷上当面斥责大臣的过失。郅都曾随侍皇上去上林苑,贾姬在厕所,野猪也进入厕所,皇上目示郅都,郅都毫无所动。皇上想亲自拿兵刃去救护买姬,郅都跪伏在皇上面前说:“失去了一个贾姬,又有一个新的买姬进来,天下缺少的难道是买姬这样的人吗?陛下纵然不以自己为念,又怎能对得起国家和太后?”皇上听了郅都的话,便退了回来,野猪也没有伤害买姬。太后听说了这件事,赏赐给郅都黄金一百斤,皇上也赏赐给郅都黄金一百斤,从此器重郅都。

        济南姓的宗族共有三百多家,强横奸滑,济南太守不能治服他们,于是汉景帝就任命郅都当济南太守。郅都来到济南郡所,就把氏家族首恶分子的全家都杀了,其余姓坏人都吓得大腿发抖。过了一年多,济南郡路不拾遗。周围十多个郡的郡守畏惧郅都就象畏惧上级官府一样。

        郅都调升中尉之官,丞相周亚夫官最高而又傲慢,而郅都见到他只是作揖,并不跪拜。这时,百姓质朴,怕犯罪,都守法自重,郅都却自首先施行严酷的刑法,以致执法不畏避权贵和皇亲,连列侯和皇族之人见到他,都要侧目而视,称呼他为“苍鹰”。

文言文介词宾语

        《归去来兮辞》又题《归去来辞》。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以供大家学习。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把握辞中淡远潇洒的风格,在朗读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头脑中能浮现诗人的形象。

        2.辞的体裁特点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运用辞的特点,进一步领会诗人的感情及志向。

        2.提高把握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感受作者解印去职的近因是?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2.感受作者在文中着重表达的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对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的赞美。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把握全文的结构领略辞中表现的遗世独立,心胸旷达的乐观精神。

        难点:对题目?归去来兮辞?的理解,及本辞特点的全面理解。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包括

        1.诵读全文,可进行配乐朗读准备。

        2.标出课文不理解的地方。

        3.初步鉴赏。

        二、课内采用以诵读带动分析理解。教师讲析与讨论结合。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诵读比赛,在诵读中掌握辞的结构及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2.了解背景,作者及辞。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1)本篇选自《陶渊明集》。归去来,回去。兮,助词。辞,一种文体,一般要押韵。序,这篇韵文的序言,对韵文作了说明。

        (2)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死后他的朋友私谥他为靖节,所以后代也称他为靖节先生。东晋末年浔阳柴桑(在江西省九江县西南)人。我国著名的诗人。家境贫寒,为了谋生,作过祭酒、参军之类的小官。由于对黑暗的社会不满,不肯同流合污,决心从事耕作,过隐居生活。他的诗喜欢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意境淡远,语言质朴,有独特的风格。

        2.写作背景

        东晋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做彭泽令八十多天,因看不惯当时政治的黑暗和官场的丑恶,决心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为此,写出了这首著名的《归去来辞》。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3.主要内容介绍

        在文学史上,《归去来兮辞》是一篇很著名的作品,宋朝的大文学家欧阳修甚至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这样的推祟未必恰当,这只是说明这篇文章之所以这样受人推崇,是因为作者在当时不愿与混浊的社会同流合污,蔑视和厌恶官场的卑鄙生活,感情真挚,写得富于诗情画意,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都有独到的地方。

        文章的主体是有韵的?辞?。主体之前有个?序?,说明写这篇文章的原由,这可以帮助读者更加透彻地了解文章的用意以及作者的思想和情操。主体的?辞?从厌恶仕宦生活,决心弃官回家写起,说明了?归去?的当然;有了这层意思,对比之下,下文归去之后的生活就显得更加欢乐。接着用三段文章写归去之后的生活和感受。一段写到家之后,庭园之内的欢乐和安闲,另一段写田间耕作和纵情山水的乐趣,最后一段写乐天知命、乘化任运思想下的无忧无虑。三段写了三层意思,一层比一层深远。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1)诵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把握辞意。

        (2)捋清辞的行文脉落。

        2.导入新课

        (1)介绍作家、作品。

        (2)介绍时代背景及主要内容。

        (3)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①具体指出全文的基本行文思路。

        全文以?田园将芜胡不归?领起,接着以?归思?、?归途?、?归家?、 ?归意?为序,依次抒写,最后以?乐夫天命?作结。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感情。

        ②辞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心胸旷达,淡远潇洒的风格?

        从该辞的背景及辞的第一部分,我们均清楚可见,作者辞官是因为鄙弃官场的黑暗,但文中却只以自己?惆怅而独悲?的心情,而不言官场的黑暗。对已往的居官求职,也只言?不谏?,?昨非?,决定不与达官贵人来往,反用?息交以绝游?轻轻带过,而在写回到田园生活的场景时,句句从心中流出家中景?有松,有菊,有幼,有酒,有樽,差足问慰;写涉园之景时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因而?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处处显示作者?旷而真?的感情;这种淡远潇洒的文风,跟作者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是完全一致的。

        ③对题目?归去来兮辞?的理解。

        ?归去?就离开彭泽而言,可以说是?归去?。?来?就回乡而言,又可以说是?来?。文章从思归到归家,步步叙明,所以合起来就叫做?归去来?。辞,文体名,是一种抒情赋体,一般要押韵,并多用四个字或六个字的对偶句,格调与散文不同。

        四、总结、扩展

        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归田之初,是一篇述志的佳品。文中着重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也显示了归来的决心。

        文章的主体是一篇有韵的?辞?。

        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用的是楚地方言,内容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关,故称楚辞。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一组。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故用语气词?兮?(不包括在六字之内),虚词置于句腰(第四字)上,也可以不计在字数之内,每句三拍,例如屈原。《离骚》中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到了西汉,在辞的影响下又产生了赋这种新文体。汉人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但二者仍有显著的区别。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常用关联词语,长短句明显增多,内容则以咏物说理为主,写法上讲究铺排,即所谓?以事形为本,以义正为主?,这就表明赋已是有韵的散文了;而辞仍然是诗,重在抒情,形式上尽管后来也有若干变化,但四句一节、每句三拍的格局还是保持了下来。

        了解辞的体裁特点,对我们诵读这篇课文有很大的帮助。首先,四句一节的形式没有变,全篇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可作稍长停顿,这样读下来,全篇层次自然清晰。其次,仍以六字句为主(约占全文60句中的四分之三),都按三拍读,节奏整齐,音韵铿锵,亦有悦耳动心之效。

        应注意的是①有些七字句中出现了虚词,仍可作六字句读,如?(既)自以心为形役?寓形内(复)几时?等。②?归去来兮?(出现两次)?已矣乎?当作一句读,适当地延长读末字的时间。?乃瞻衡宇?以下八句皆四字句,?富贵?两句为五字句,读时节奏自当变化。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二)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明确本文的特点,把握古汉语分类常识。

        二、整体感知

        该辞运用对比,触景生情,卒率显志等形象化手段抒发自己?乐于安命?的情怀。另外,在古汉语常识的把握中,要注意通假字:?曷?通?何?的用法。注意古今异义词的理解。注意以下词类活用的词,如:生、怡、傲、容膝、流、棹、行等,及辞中出现的特殊句式。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讨论写作特点,并用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

        2.按座位四人一组讨论,推荐一人发言。

        3.分类归纳古汉语常识,以出题训练为主。

        训练式,分类归纳有关知识及特殊句式。

        (1)通假字

        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句意是,为什么不放心任其自然地死或生呢?)

        (2)古今异义词

        于时风波未静(风波,指战乱。今常用来比喻乱子。句意是,这时候社会不安定。)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交,交互,都。今常用义?交通?、?交友?等。句意是,饥寒虽然很急迫,违背本心就会身心都痛苦。)

        尝从人事(人事,治人之事。今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不久,今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句意是,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死在武昌。)

        景翳翳以将入。(景,日光。今常用义?景色?,?光景?等。句意是:阳光暗了太阳就要落山。)

        悦亲戚之情话(亲戚,亲属戚属。今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句意是:喜欢和亲戚们谈知心话。)

        (3)一词多义

        心

        ①因事顺心(心意)

        ②既自以心为形役(意志,精神之类。)

        夫

        ①问征夫以前路(夫,名词)

        ②乐夫天命傻奚疑?(助词)

        事

        ①将有事于西畴(指耕种的事)

        ②从人事(指治人之事)

        故

        ①故伎求之(所以)

        ②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

        之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往,动词)

        ②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

        ③四方之事(助词?的?)

        奚

        ①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②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奔

        ①载欣载奔(跑去)

        ②情在骏奔(奔丧)

        (4)词类活用

        生生所资(生,动词活用成名词?生活。句意是,生活上需要的东西,找不到取得的办法。

        眄庭柯以怡颜(怡,使动用法,使颜怡。句意是,观赏院里的树木感到喜悦。)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作名词?自足自待的心情。句意是,靠着南窗休息以寄托自得的心情。)

        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作名词?空膝的小屋。句意是,深知住在容膝的小屋里也很安适。)

        策扶老以流憩(流,动词作状语?没有定规地随时随地。句意是,拄着拐杖走走,随地休息。)

        或棹孤舟(棹,名词作动词?划。句意是,有时划着小船。)

        感吾生之行休(行,动词作状语?将要。句意是,感叹我的一生就要终止了。)

        (5)古汉语句式

        ①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句意?都是为了吃饭而违反心愿。)

        ②倒装句

        复驾言兮焉求(感叹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求什么。句意是,还出去干什么!)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句意是,为什么心神不定,想到哪里去呢?)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死亡。)

        ③省略句

        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句意是:我心里急于去奔丧。)

        四、总结、扩展

        本课思路清晰,结构严整,文笔清新流畅,能够创造安乐闲适的意境来表现隐逸生活的可爱。文章写回家之后的情况,从?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起,一直到?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止,除了很少几句直接说明心情以外,写的都是具体的活动和景物。这些活动和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生活在画面中的人物是远离世俗的,是安乐闲适的。这样,作者创造的意境就更加透彻地阐明了自己的生活理想,更加深入地感染了读者。

        另外,语言优美,音节和谐。这篇文章是?辞?,行文按照一般辞赋的习惯,有韵(如?归?悲?追?非?等押一个韵,?奔?门?存?等押一个韵等),多用对偶(如?悟已往之不谏?和?知来者之可追?对偶,?舟遥遥以轻飚?和?风飘飘而吹衣?对偶等)。这样,使人感到抑扬顿挫,迥环往复。

        还有,词句精炼,表现力强,很少的文字就将厌倦了官场生活的恶浊,归家心情的焦急,隐居时的孤高自赏,田野景物的蓬勃可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布置作业

        ①背诵全文。

        ②自选一本书写?序?。

必修五文言文常考

       1. 请问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前置和状语后置是什么(详细)谢谢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例: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分析: “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 ,“以事”介宾短语做“告”的状语. 3、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句读(doù)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师说》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苏轼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柳毅传》李朝威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 《柳毅传》李朝威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韩愈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李朝威无情郎安在? 《柳毅传》李朝威 3、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孟子〉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卫风?;氓》〈诗经〉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命是听 (成语)惟利是图 (成语)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惟你是问. 5、普通宾语前置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总结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各种宾语前置例子:1)、疑问句宾语前置——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前. 豫州今欲何至?(《赤。

2. 语文古文中什么叫宾语 定语 介词啊 请用简洁易懂的给我讲解一下 谢谢了

        首先,语法分为句法和词法两大块。你说的宾语、定语和介词不是一类。

        一、句法是从句子构成的成分来考虑,不同的词在句子中充当不同的成分。总共有六大类: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1、绝大部分的句子都包含至少一个动作,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宾语就是动作的承受者。

        举例来说:“ 生庄公及共叔段。”(《左传》)译为:“生下了庄公和公叔段。”在这个短句里面,“生”(生产、生育)是动作,而“庄公及公叔段”是动作的对象,所以就是宾语。

       

        2.定语是用来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特征的。

        比如说:“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其中“隧”是名词,“隧道”的意思,“大”就是定语,来修饰说明这个隧道的大小。

        二、词法是从词语本身的性质出发来考虑的。大体有实词和虚词两类。实词是有实际含义的词:名词、动词、形容词。虚词是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象声词。

        介词主要是用来:(1)表示时间,处所,方式,对象等语法意义。(2)介宾结构主要充当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

        分类就是8种:

        (1)表示时间,处所;(2)表示方式;(3)表示目的;(4)表示原因;(5)表示对象,范围;(6)表示排除;(7)表示被动;(8)表示比较。

        古文中一个介词的意思和作用要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判断。

        比如说“于”这个介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第一个“于”表示处所,“从”,青色是从蓝色里面提炼出来的。第二个“于”表比较,而比蓝色更蓝。

        既然提到了介词,补充关于宾语的一点就是介词后面的也是宾语,构成介宾结构。比如说“郑伯克段于鄢”。“于”是介词,表示处所,译为“在”;“鄢”是地名,在句子里是宾语。“于鄢”合起来构成介宾结构翻译成“在鄢这个地方”,成为句子的地点状语。

3. 文言文介词宾语前置有介词"于","以","为","与",

        介词宾语前置句举例:说明:用介词“于”的暂时没有想到例句.抱歉!1、用介词“于”的:2、用介词“以”的:《老子》:“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论语·季氏》:“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史记·项羽本纪》:“不然,籍何以至此?”《叶公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余是以记之.”《论语》:“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勾践灭吴》:“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3、用介词“为”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孟子》:“许子奚为不自织?”4、用介词“与”的:范仲淹《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5、用介词“从”的: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金王若虚《论语辨惑四》:“不知仕之所以见理明白,灼知千古治乱者,何从而得之?6、用介词“自”的:明文徵明《叙陈氏家乘》:“不知姓之所自,而昧昭穆之叙.”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快雪堂》肥瘦两刻皆佳,而瘦本神理,绝似伯衡相公.虽为至戚,询其后人,莫知所自.”7、用介词“向”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4. 文言文中的介词宾语提前与介宾倒装的区别

        宾语提前和介宾倒装不是一类

        文言文倒装句型主要有4类;

        1、主谓倒装

        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 原句型:“汝之不惠甚矣”。

        2、宾语前置

        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以下情况可能用到宾语前置的倒装句型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 原句型:微斯人,吾与谁归

        例:大王来何操? 原句型:大王来操何?

        (2)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例:僵卧孤村不自哀 原句型:僵卧孤村不哀自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例:何陋之有? 原句型:有何之陋?

        (4)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表示强调。

        例:是以谓之“文”也。 原句型:以是谓之“文”也。

        3、定语后置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原句型:遂率子孙三夫荷担者

        (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花之隐逸者也 原句型:隐逸之花也

        (3)数量词做定语后置

        例:尝贻余核舟一 原句型:尝贻余一核舟

        4、状语后置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

        例:告之于帝 原句型:于帝告之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

        例: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原句型:愿陛下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

5. 急.古文中判断句子是介词结构后置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 、倒装句 其中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 现代汉语习惯的常规语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即主语在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但有时因修辞、强调等的需要语序会发生变化. 如果以这个常规语序为标准的话,我们会发现一些文言文句子有许多次序颠倒的情况,这是古人说话的习惯.这就像广州方言“我走先”与普通话“我先走”一样,没有修辞或强调的意义.但为了方便我们学习,就称它为“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我们把那些谓语放在主语前的现象叫做“谓语前置”或“主谓倒装”,那些宾语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前面的现象叫做“宾语前置”,把那些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做“定语后置”,把那些介词短语即状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做“介词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 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从内容上看,和现代汉语的判断句没什么区别,都是对人、事、物、情况、原因作肯定或否定判断;从形式上看,最大的区别就是一般不用“是”作判断词. 文言文中判断句最常见的表示方法有以下几种:1、主语后面用“者”字(有时也可不用)表示停顿,再说出谓语,最后用“也”字收尾.例如:“子瑜者,亮兄瑾也.”(《赤壁之战》)2、主谓之间不用判断词,只靠主谓语先后排列表示判断.例如:“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赤壁之战》)3、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4、用给定副词“非”等表否定判断5、动词“是”、“为”表判断. 被动句 古今被动句有相同点.如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判断方式:1、动词后用介词“于”、“受……于……”;2、用“为”、“为……所……”;3、用“见”、“见……于……”;4、用介词“被”;5、无标志(意念被动句).如:“解惑其诚.” 省略句 文言文中的句子结构显得比现代汉语简洁,原因之一是常省略句子的某些成分,这就是省略句. 从省略的对象看, 1、省略主语;2、省略谓语;3、省略动词或介词宾语;4、省略介词. 从省略的方式看(指省略的位置),常见的有:1、承前省略;2、蒙后省略;3、另外还有叙述过程中的省略. 了解省略重在应用,要能根据具体语言环境把省略的内容恰当地补充出来. 倒装句 介词结构后置(有的书也称状语后置) “于”为标志.例如:“青,取之于蓝,胜于蓝.” 主谓倒装 感情较强烈;谓语由形容词充当.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 《晏子治东阿》 渺渺兮余怀. 《赤壁赋》——我得心思飘得很远很远. 快哉此风! 《黄州快哉亭记》 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举例: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2、疑问句中疑问词作宾语.例如:“沛公安在?” 3、以“是”、“之”为标志.例如:“何正之有?” 定语后置 1、“之…者…”为标志,即“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马之千里者.” 2、“中心词+后置定语+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中心词+数量词. 4、“中心词+之+后置定语”,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 急

        一.宾语前置句在古代汉语里,宾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宾语前置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在疑问句里,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安、何、谁等),一般提到动词或介词前.例如;①沛公安在?②富者曰:“子何持而往?”③微斯人,吾谁与归?④何以效之?2.在否定句里,作宾语的代词,也都提到动词的前边,例如:①时人莫之许也.②三岁贯女,莫我肯顾③彼不我恩也.3.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等的帮助,把宾语从词的后面提到动词的前面.这“之”“是”便成了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其他义.例如:①孔子云:“何陋之有?”②唯利是图.4.介词宾语的前置.例如;①国胡以相恤?②一言以蔽之 二.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三.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被动句文言文例子

       1.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常考的翻译句子是哪些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归去来兮辞》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2.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4.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5.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7.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滕王阁序》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2、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3、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4、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5、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6、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7、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04年天津、全国卷Ⅳ、05年江西高考考题)8、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逍遥游》1.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5.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6.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7.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8.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9.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陈情表》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4、臣无祖母,无至以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5、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2. 求语文必修5文言文易考点和文学常识

        实际关于文学常识范围不在于哪个课本,通常考的最多的就是关于“第一”类型的或者是关于诗人作家的常识性东西,我可以给你举些例子: 4.初唐四杰:王勃 杨炯 卢照邻骆宾王 5.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 欧阳修苏轼 黄庭坚 6.元曲四大家:关汉卿 马致远 白朴郑光祖 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 祝枝山文徵明 周文宾 8.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 黄庭坚米芾 蔡襄 9.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 柳公权欧阳洵 元-赵孟 10.书法四体:真(楷) 草 隶篆等,关于这些东西,平时多背诵多记记就好了,推荐你看看天天高中学习网看看,总结的很全面,包括了很多易考常见的文学性常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3. 高中语文必修5文言文默写重点句有哪些

        《归去来兮辞》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2.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4.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5.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7.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滕王阁序》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2、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3、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4、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5、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6、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7、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04年天津、全国卷Ⅳ、05年江西高考考题)8、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逍遥游》1.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5.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6.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7.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8.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9.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陈情表》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4、臣无祖母,无至以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5、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4. 语文必修5的文言文的题目,作者

        《归去来兮辞》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横”)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3.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二、词类活用:1.生生:瓶无储粟,生生所资(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2.怡:眄庭柯以怡颜(愉快,使愉快)3.傲:倚南窗以寄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4.容膝:审容膝之易安(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5.日:园日涉以成趣(名词作状语,每日)6.琴,书:乐琴书以消忧(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7.棹:或棹孤舟(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三、一词多义:1.心——因事顺心(心愿) 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2.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 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3.故——故便求之(所以)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4.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 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 四方之事(助词“的”)5.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6.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 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四、古今异义: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

        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2.尝从人事古义:指做官。

        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古义:不久。

        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4.悦亲戚之情话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5.幼稚盈室古义:小孩。

        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6.于是怅然慷慨古义:感慨。

        今义:指大方的行为。7.恨晨光之熹微古义:遗憾。

        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8.将有事于西畴古义:指耕种之事。

        今义:指发生某事。9.既窈窕以寻壑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

        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五、特殊句式:1 判断句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2 倒装句(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

        “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宾结构后置)(4)将有事于西畴(介宾结构后置)(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3 省略句(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4 被动句(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2)以心为形役(为,被)《滕王阁序》一、通假字1.云销雨霁(销,通“消”,消散)2.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齐的样子)3.所赖君子见机 (机,通“几”,预兆)二、词类活用1、襟、带: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2、下: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用法,使……放下来)3、腾、起:腾蛟起凤(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4、屈:屈贾谊于长沙(使动用法,使……受委屈)5、窜:窜梁鸿于海曲(使动用法,使……出走)6、星: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作状,像流星一样)7、目: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名作动,看,望)8、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副作动,都包括)9、美:宾主尽东南之美(形作名,才俊)三、一词多义1、故——豫章故郡,洪者新府(形容词,旧)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连词,所以)桓侯故使人问之(副词,特意)既克,公问其故(名词,原因)2、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潦水尽而寒潭清(动词,没,干涸)则智者尽其谋(动词,全部用出)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完,尽头)3、属——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动词,是,属于)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名词,类)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动词,在,掌管)4、即——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动词,依附)胡天八月即飞雪(副词,就)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连词,则,就)5、引——控蛮荆而引瓯越(动词,连接)恭疏短引(名词,序)司马懿引二十万军(动词,带领)引次江北(动词,后退,退却)6、穷——穷岛屿之萦回(动词,穷尽)穷且益坚(名词,困厄,处境困难)日暮途穷(动词,阻塞不通)不忍穷竟其事(动词,穷究,追究到底)7、数——shù——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一曲红绡不知数(名词,数量)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名词,技术)shǔ——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动词,数落,列举罪状)shuò——而公子亲数存之(副词,屡次)8、趋——他日趋庭(动词,快走)入而徐趋(动词,小步快走,表示尊敬)今背本而趋末(动词,趋向,奔向) 使者驰传督趋(动词,通“促”,催促)趋令销印(副词,通“促”,赶快)9、且——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连词,可是) 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暂且)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连词,尚且)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10、矣——兰亭已矣,梓泽丘墟(语气词,相当于“了”)前人之述备矣(语气词,相当于“了”)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语气词。

5. 高中语文必修5文言文默写

        归去来兮辞·原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面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占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平!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鹅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面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

       1.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有哪些

        一、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

        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我实在是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王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但是)秦国(答应给的)城池恐怕不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

        二、用“为”表示被动关系。 “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

        例如: 1、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文公·传十三年》 译文: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 2、茅屋为秋风所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译文: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

       

        3、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译文::吴广向来爱惜人才,士卒大多是被他用。

        三、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 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

        例如: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见”也表被动)(司马迁《屈原列传》) 译文:诚实对待君主反而被怀疑,忠诚却被奸臣诽谤,能不产生怨恨吗 2、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译文:我还记得周公被逮捕,是在丁卯年农历三月十五 3、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司马光《赤壁之战》) 译文:我不能拿整个吴国的土地,十万大军,被别人控制。 四、古代汉语中无标志的被动句: 指句子不含有被动词的被动句,也叫做是意念被动句,这种被动句没有明显的标志,但翻译时需要翻译成被动句。

        例如: 1、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 译文:荆州的百姓依附曹操,是被兵势所逼。

        2、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译文: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 3、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市。(《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文: 傅说从建筑工作中被选 *** 的,胶鬲从鱼盐买卖之中被挑选出来。

        五、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

        例如: 1、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译文: 所以在国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欺骗。

        (司马迁 《屈原列传》) 百度百科--文言特殊句式。

2. 文言文被动句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1.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文言文被动句式有哪8种

        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如:

        (1)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诗经·邶风·柏舟》)

        (2)故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盐铁论·险固》)

        2.动词前加“见”。如:

        (3)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论语·阳货》)

        (4)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荀子·非十二子》)

        “见”往往与“于”字配合,由“于”引进主动者。如:

        (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6)使文王所以见恶于纣者,以其不得人心焉?(《韩非子·难二》)

        3.动词前加“为”引进主动者,或直接加“为”,不出现主动者。如:

        (7)多多益善,何以为我禽?(《史记·淮阴侯列传》)

        (8)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为”字还常与“所”字配合使用,形成“为……所”式。

        (9)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项羽本记》)

        (10)如姬父为人所杀。(《魏公子列传》)

        “为”在个别情况下还可以跟“于”或者“见”配合使用,构成“为……于”或者“为……见”式:

        (11)胥之父兄为戮于楚。(《吴世家》)

        (12)烈士为天下见善(赞美)矣,未足以活身。(《庄子·至乐》)

        4.动词前加助动词“被”表示被动。这类句式大约萌芽于战国末期。如:

        (13)今兄弟被攻,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随仇者,贞也。(《韩非子·五蠹》)

        (14)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

        后来,“被”字句式中有了施事者出现,构成“被+施事者+动词”式(这时的“被”应看着介词)。如:

        (15)五月十日,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16)举体如被刀刺,叫呼而终。(《颜氏家训·归心》)

        由于受“为……所”句式的类化,还产生了“被……所”式。如:

        (17)晋文公被秦所纳,既而背秦。秦伯伐之。战于韩,被秦所获。(《礼记·坊记》)

        (18)达非司马懿对手,必被所擒。(《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

        总的说来,文言文中被动句式的主要标志可以概括为四字(于、见、为、被)三式(见……于、为……所、被……所)。这些有标志的被动句往往很容易识别,但文言文中还有许多没有标志的被动句(即零形态文言被动句式),如不能识别,势必对文言翻译造成负面的影响。为此一并说明如下:

        无标志文言被动句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不出现主动者的被动句,翻译时大多数可加“被”,亦可不加“被”。如:

        (19)人固不易知,知人亦不易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译文:人本来不容易(被)了解,了解人也不容易。]

        (20)风至苕折。(《荀子·劝学》)[译文:风吹来,苇杆(被)折断了。]有少数句子则必须加“被”。如:

        (21)国胜君亡,非祸而何?(《左传·哀公元年》)[译文:国家被人家战胜了,国君逃亡了,不是祸是什么呢?]

        (22)会延年家收(《汉收·李陵传》)[译文:碰上延年家被查抄拘捕。]

        第二类是出现主动者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实际上可以看作省略了一个表被动的介词“于”的被动句。如:

        (23)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

        (24)惩北山之塞,出入之迂也。(《列子·汤问》)

        (25)足蒸暑土气,背炙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以上三例,“逼兵势”可看着“逼于兵势”,“惩”可看着“惩于”,“蒸”可看着“蒸于”,“炙”可看着“炙于”。

        此外,还有一种以“动词+者”表被动的句式。如:

        (26)今大国之攻小国也,攻者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守为事;攻人者亦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攻为事。(《墨子·耕柱》)

        上例中的“攻者”就应看着“被攻打的国家”。

4.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有哪些

        文言中的被动句例析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的被动句有两种主要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这类句子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用“于”“受……于……”表被动

        这是文言中最常见的被动句形式。例如:

        1、不拘于时,学于余。(第一个“于”)(《师说》)

        2、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3、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4、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5、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屈原列传》)

        6、使不辱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7、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8、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二)、用“见”“见……于……”表被动

        1、秦城恐不可得,徙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2、渐见愁煎迫。(《孔雀东南飞》)

        3、是以见放。(《屈原列传》)

        4、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同上》)

        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6、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7、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8、遂见用于小邑。(《归去来兮辞》)

        9、见犯乃死,重负国。(《苏武传》)

        (三)、用“为”“为……所……”“……为所……”表被动(“为”引出动作主动者)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官传序》)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4、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5、既自以心为形役。(《归去来兮辞》)

        6、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7、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8、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同上)

        9、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陈涉世家》)

        10、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11、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苏武牧羊》)

        (四)、用“被”表被动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2、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五人墓碑记》)

        3、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即通过句中动词本身,在意念上形成被动,有人称为意念上的被动。这类被动句要根据语境,揣摸从上下文意做出判定。例如:

        1、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举,被攻占。)

        2、洎牧以谗诛。(《六国论》诛,被杀。)

        3、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举,被举荐。)

        4、盖王文王拘而演周易。(《报任安书》拘,被拘禁。)

        5、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廉颇蔺相如列传》诛,被杀。)

        6、武留匈奴凡十九岁。(《苏武传》留,被扣留。)

        7、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苏武传》任,被任用。)

        8、大臣无罪夷恶灭者数十家。(《苏武传》夷灭,被杀完。)

        9、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举,被举荐。)

        10、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婴,被……缠绕。)

        11、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许,被允许。)

       好了,今天关于归去来兮辞特殊句式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归去来兮辞特殊句式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归去来兮辞特殊句式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