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原文全文_赤壁赋原文全文及译文

       随着科技的发展,赤壁赋原文全文的今日更新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它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了解它的最新技术。

1.《赤壁赋》原文及注释

2.赤壁赋一句原文一句翻译相对应

3.赤壁赋 的原文 连同拼音

4.赤壁赋高中课文原文及翻译

5.赤壁赋原文

6.赤壁赋全文带拼音原文

赤壁赋原文全文_赤壁赋原文全文及译文

《赤壁赋》原文及注释

        通过对古诗词的阅读,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身处的时代背景以及想要表达的情感。以下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赤壁赋》原文及注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赤壁赋》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注释

        1. 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当地人因音近亦称之为赤壁,苏轼在此借景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2. 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岁在壬戌。

        3. 既望:既,过了;望,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既望”指望日后一天。

        4. 徐:舒缓地。

        5. 兴:起,作。

        6. 属:通“嘱”(zhǔ),致意,倾注,此处引申为“劝酒”的意思。

        7. 少焉:不一会儿。

        8. 白露:白茫茫的水汽。横江:笼罩江面。横,横贯。

        9. 冯虚御风:(像长出羽翼一样)驾风凌空飞行。冯,通“凭”乘。虚:太空。御:驾御(驭)。

        10. 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我的心思飘得很远很远。渺渺,悠远的样子。怀,心中的情思。化用《湘夫人》中“目眇眇兮愁予怀”一句,

        11. 美人:此为苏轼借鉴的屈原的文体(屈原《离骚》中指君王)。用美人代指有才德的人。古诗文多以指自己所怀念向往的人。

        12. 倚歌而和(hè)之:合着节拍应和。倚:依,按。和:应和。

        13.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是哀怨,像是思慕,像是啜泣,像是倾诉。怨:哀怨。慕:眷恋。

        14. 余音:尾声。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15. 缕:细丝。

        16. 舞幽壑之潜蛟:幽壑:这里指深渊。此句意谓:使深谷的蛟龙感动得起舞。

        17. 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嫠:孤居的妇女,在这里指寡妇。

        18. 愀(qiǎo)然:忧愁凄怅的样子。

        19. 正襟危坐:整理衣襟,严肃地端坐着。危坐:端坐。

        20. 何为(wèi)其然也?:曲调为什么会这么悲凉呢?

        21.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出自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

        22. 缪(liáo):通"缭"盘绕。

        23. 郁乎苍苍:树木茂密,一片苍绿繁茂的样子。郁:茂盛的样子。

        24. 舳舻(zhú lú):战船前后相接。这里指战船。舳,船尾掌舵处。舻,船头划桨处。

        25. 酾(shī)酒:斟(zhēn)酒,敬酒。

        26. 横槊(shuò):横执长矛。

        27. 侣鱼虾而友麋(mí)鹿: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友。侣:以……为伴侣,这里是名词的意动用法。麋:鹿的一种。

        28. 扁(piān)舟:小船。

        29. 寄:寓托。

        30. 蜉蝣(fú yóu):一种昆虫,春夏之交生于水边,生命短暂,仅数小时。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暂。

        31. 渺沧海之一粟(sù):渺:小。沧海:大海。此句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人在天地之间渺小的像海中的一颗谷粒。

        32. 须臾(yú):一会儿,时间极短。

        33. 长终:永在。

        34. 骤:马上。

        35. 托遗响于悲风:把箫声托付给秋风。遗响,余音,指箫声。悲风:凄凉的风,指秋风。

        36. 逝者如斯:逝去的就像流水。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往。斯:此,指水。

        37. 盈虚者如彼:像月亮那样有圆有缺。盈,月满。虚,亏,月缺。彼,指月亮。

        38. 卒:最终。消长:增减。消:减少。长:增长。

        39. 无尽藏:佛家语。指无穷无尽的宝藏。

        40. 共适(shì):共享。而苏轼手书《赤壁赋》作“共食”,明代以后多作“共适”,义同。

        41. 更酌(zhuó):再次饮酒。

        42. 肴核既尽:荤菜和果品。既:已经。

        43. 枕藉(jiè):相互枕着靠着(睡着了)。枕,枕着。藉,垫着。

        44. 既白: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

《赤壁赋》翻译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容不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赤壁赋》赏析

        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

        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风飞行,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飞升入仙境一样。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第3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

        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我辈!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

        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那么什么为我们所有呢?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的《襄阳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进而深化之。

        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赤壁赋一句原文一句翻译相对应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谗①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赤壁赋 的原文 连同拼音

       赤壁赋一句原文一句翻译相对应的内容如下:

       1、原文: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译文:像蜉蝣一样寄生在浩瀚的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粟粒。

       2、原文: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译文: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

       3、原文: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译文: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哭泣。

       4、原文: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译文:它从蓝草里提取出来,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由冰水中捞起来,却比水更寒冷。

       5、原文: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译文:何况我和你在江边捕鱼砍柴,与鱼虾结伴,以麋鹿为友。

赤壁赋的中心思想

       1、从整体上看,《赤壁赋》体现了苏轼对历史和人生的独特思考。苏轼通过对赤壁的历史回顾,表达了他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他认为,历史就像一条长河,总是不断地向前流淌,而人生就像河中的一叶扁舟,随波逐流,飘忽不定。

       2、从细节上看,《赤壁赋》展示了苏轼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在赤壁的背景下,苏轼以水、月为比喻,阐述了他对自然和艺术的欣赏和感悟。他认为,水是不断变化、流动的,月是明亮、纯净的,人们应该像水和月一样,保持自然、纯净的心态,去欣赏自然和艺术的美。

       3、此外,《赤壁赋》还体现了苏轼对生命和自由的追求。在文中,苏轼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由的渴望。他认为,生命是短暂的,但却是宝贵的;自由是心灵的解脱,是人们应该追求的目标。因此,他主张人们应该珍惜生命,追求自由。

       4、最后,《赤壁赋》也展示了苏轼的人生哲学——超然、乐观、豁达。在文中,苏轼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鉴,阐述了他对人生的态度和理解。他认为,人生充满了起伏和变化,但人们应该以一种超然、乐观、豁达的态度去面对它,人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和领悟人生的真谛。

赤壁赋高中课文原文及翻译

       赤壁赋

       原文

        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shǎo)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挟(xié)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shì)。”

        客喜而笑,洗盏(zhǎn)更酌 (zhuó)。肴(yáo)核既尽,杯盘狼籍(jí)。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友人乘船在赤壁下面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江面水波平静。于是举杯邀客人同饮,朗诵明月之诗,歌唱《窈窕》这首诗中的章节。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缓慢地在斗宿和牛宿之间移动。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江面反射的月光与天际相连。我们任凭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越过浩荡渺远的江面。多么广阔浩瀚呀,像是在天空中驾风遨游,不知船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然恍惚呀,我们好像独立长空,遗弃尘世,飞天成仙了。

        这时候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舷唱起来。歌道:“桂树做的棹啊,木兰做的桨,(桨)划破月光下的轻波啊,(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他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个与苏轼同游的吹洞箫的客人,按着歌声吹箫应和。箫声呜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能使深渊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

        苏轼容色突变,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友人说:“(曲调)为什么会这样(悲伤)?”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一片苍翠,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面对江面斟酒,横端着长矛朗诵诗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砍柴,以鱼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轻易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苏轼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要是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羡慕它们什么呢?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就成为声音,眼睛看到了就成为景色,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能够同你共同享用。”

        友人听了之后,高兴地笑了。洗净杯子,重新斟酒。菜肴果品已吃完了,杯盘杂乱地放着。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中,不知不觉东方天空已经亮了。后赤壁赋

       原文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向四周看看,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象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的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不觉忧伤悲哀,感到恐惧,觉得这里使人害怕,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哪里停泊。

        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象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嘎嘎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赤壁赋原文

       原?:

       壬戌之秋,七?既望,苏?与客泛?游于?壁之下。清风徐来,?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出于东?之上,徘徊于?之间。?露横江,?光接天。纵?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不知其所?;飘飘乎如遗世独?,?化?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歌之。歌?:“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兮天?。”客有吹洞箫者,倚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之嫠妇。苏?愀然,正襟危坐,?问客?:“何为其然也?”客?:“‘?明星稀,乌鹊南飞’,此?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东望武昌,?川相缪,郁乎苍苍,此?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东也,舳舻千?,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世之雄也,?今安在哉?况吾与?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友麋?,驾?叶之扁?,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粟,哀吾?之须臾,羡长江之?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客亦知夫?与?乎?逝者如斯,?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卒莫消长也。盖将?其变者?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瞬;?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尽也,?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吾之所有,虽?毫?莫取,惟江上之情风,与?间之明?,?得之?为声,?遇之?成?;取之?禁,?之不竭。是造物者之?尽藏也,?吾与?之所共适。”

       客喜?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中,不知东?之既?。

       翻译:

       壬戌年秋天,七?六?,我和客?荡着船?,在?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同饮,朗颂《?出》诗,吟唱“窈窕”?章。?会?,?亮从东边?上升起,徘徊在?宿、?宿之间。的雾?笼罩江?,?光?,与天相连。任凭?船?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边的江?上。江在旷远啊,船?象凌空驾风?,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飘飘然,?象脱离尘世,?牵?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这时候,喝着酒?,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做的棹啊兰?做桨,拍击着澄明的?波啊,在?光浮动的江?逆流?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中的美?啊,在天边遥远的地?。”客?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吹完后,余?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能使深渊?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船上的寡妇悲泣。

       我有些忧伤,理好?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呢?”客?回答说:“‘?光明亮星星稀少,?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向东望是武昌,这环绕,草?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吟诗,本是?时的豪杰,如今在哪?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为朋友;驾着?只?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般短暂?命在天地之间,渺?得象?海?的?粒?。哀叹我们?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穷?尽。愿与神仙相伴?遨游,同明?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可奈何的?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我对客?说:“你也知道那?和?的道理吗??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亮时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容不那不变的?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都没有穷尽,我们?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丝?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间的明?,?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彩,得到它没有?禁?,享?它没有竭尽,这是?然的?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客?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盘?杂乱?。?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已经露出?的曙光。

赤壁赋全文带拼音原文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编辑本段译文

       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憾;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等到仇敌已经被消灭,天下已经被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匆忙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对天发誓,愿献出自己的生命,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放荡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普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被杀,国家被灭亡,被天下人讥笑。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哪里仅仅是伶人啊!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人],汉族,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柳宗元,韩愈,王安石,曾巩,“三苏”苏轼,苏洵,苏辙合称“唐宋八大家”。四岁丧父,家境贫寒,刻苦自学,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及第。庆历三年(1043),任谏官。为人耿直。敢于诤谏,在开明派范仲淹与守旧派吕夷间的斗争中,站在范仲淹一边,受到排挤,打击,屡遭谪官。晚年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卒谥文忠。早年热心政治改革,但晚年对王安石变法有所不满。在散文理论上提出“以文明道”的主张,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洁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癖晦涩。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积极培养后进,因而成为北宋中叶文坛领袖。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诗、词也有很高成就。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著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

《赤壁赋》原文及翻译赏析

       赤壁赋全文带拼音原文如下:

       前qián赤chì壁bì赋fù

       壬rén戌xū之zhī秋qiū,七qī月yuè既jì望wàng,苏sū子zǐ与yǔ客kè泛fàn舟zhōu游yóu于yú赤chì壁bì之zhī下xià。清qīng风fēng徐xú来lái,水shuǐ波bō不bù兴xīng。举jǔ酒jiǔ属shǔ客kè,诵sòng明míng月yuè之zhī诗shī,歌gē窈yǎo窕tiǎo之zhī章zhāng。

       少shǎo焉yān,月yuè出chū于yú东dōng山shān之zhī上shàng,徘pái徊huái于yú斗dòu牛niú之zhī间jiān。白bái露lù横héng江jiāng,水shuǐ光guāng接jiē天tiān。纵zòng一yī苇wěi之zhī所suǒ如rú,凌líng万wàn顷qǐng之zhī茫máng然rán。

       浩hào浩hào乎hū如rú冯féng虚xū御yù风fēng,而ér不bù知zhī其qí所suǒ止zhǐ;飘piāo飘piāo乎hū如rú遗yí世shì独dú立lì,羽yǔ化huà而ér登dēng仙xiān。

       于yú是shì饮yǐn酒jiǔ乐lè甚shén,扣kòu舷xián而ér歌gē之zhī。歌gē曰yuē:“桂guì棹zhào兮xī兰lán桨jiǎng,击jī空kōng明míng兮xī溯sù流liú光guāng。渺miǎo渺miǎo兮xī予yǔ怀huái,望wàng美měi人rén兮xī天tiān一yī方fāng。”

       客kè有yǒu吹chuī洞dòng箫xiāo者zhě,倚yǐ歌gē而ér和hé之zhī。其qí声shēng呜wū呜wū然rán,如rú怨yuàn如rú慕mù,如rú泣qì如rú诉sù;余yú音yīn袅niǎo袅niǎo,不bù绝jué如rú缕lǚ。舞wǔ幽yōu壑hè之zhī潜qián蛟jiāo,泣qì孤gū舟zhōu之zhī嫠lí妇fù。

       苏sū子zǐ愀qiǎo然rán,正zhèng襟jīn危wēi坐zuò,而ér问wèn客kè曰yuē:“何hé为wéi其qí然rán也yě?”客kè曰yuē:“‘'月yuè明míng星xīng稀xī,乌wū鹊què南nán飞fēi。’'此cǐ非fēi曹cáo孟mèng德dé之zhī诗shī乎hū?

       西xī望wàng夏xià口kǒu,东dōng望wàng武wǔ昌chāng,山shān川chuān相xiāng缪móu,郁yù乎hū苍cāng苍cāng,此cǐ非fēi孟mèng德dé之zhī困kùn于yú周zhōu郎láng者zhě乎hū?

       方fāng其qí破pò荆jīng州zhōu,下xià江jiāng陵líng,顺shùn流liú而ér东dōng也yě,舳zhú舻lú千qiān里lǐ,旌jīng旗qí蔽bì空kōng,酾shāi酒jiǔ临lín江jiāng,横héng槊shuò赋fù诗shī,固gù一yī世shì之zhī雄xióng也yě,而ér今jīn安ān在zài哉zāi?

       况kuàng吾wú与yǔ子zi渔yú樵qiáo于yú江jiāng渚zhǔ之zhī上shàng,侣lǚ鱼yú虾xiā而ér友yǒu麋mí鹿lù,驾jià一yī叶yè之zhī扁piān舟zhōu,举jǔ匏páo樽zūn以yǐ相xiāng属shǔ。寄jì蜉fú蝣yóu于yú天tiān地dì,渺miǎo沧cāng海hǎi之zhī一yī粟sù。

       哀āi吾wú生shēng之zhī须xū臾yú,羡xiàn长cháng江jiāng之zhī无wú穷qióng。挟xié飞fēi仙xiān以yǐ遨áo游yóu,抱bào明míng月yuè而ér长zhǎng终zhōng。知zhī不bù可kě乎hū骤zhòu得dé,托tuō遗yí响xiǎng于yú悲bēi风fēng。”

       苏sū子zǐ曰yuē:“客kè亦yì知zhī夫fū水shuǐ与yǔ月yuè乎hū?逝shì者zhě如rú斯sī,而ér未wèi尝cháng往wǎng也yě;盈yíng虚xū者zhě如rú彼bǐ,而ér卒zú莫mò消xiāo长zhǎng也yě。

       盖gài将jiāng自zì其qí变biàn者zhě而ér观guān之zhī,则zé天tiān地dì曾céng不bù能néng以yǐ一yī瞬shùn;自zì其qí不bù变biàn者zhě而ér观guān之zhī,则zé物wù与yǔ我wǒ皆jiē无wú尽jìn也yě,而ér又yòu何hé羡xiàn乎hū!

       且qiě夫fú天tiān地dì之zhī间jiān,物wù各gè有yǒu主zhǔ,苟gǒu非fēi吾wú之zhī所suǒ有yǒu,虽suī一yī毫háo而ér莫mò取qǔ。

       惟wéi江jiāng上shàng之zhī清qīng风fēng,与yǔ山shān间jiān之zhī明míng月yuè,耳ěr得dé之zhī而ér为wèi声shēng,目mù遇yù之zhī而ér成chéng色sè,取qǔ之zhī无wú禁jìn,用yòng之zhī不bù竭jié。

       是shì造zào物wù者zhě之zhī无wú尽jìn藏cáng也yě,而ér吾wú与yǔ子zi之zhī所suǒ共gòng适shì。”

       客kè喜xǐ而ér笑xiào,洗xǐ盏zhǎn更gèng酌zhuó。肴yáo核hé既jì尽jǐn,杯bēi盘pán狼láng籍jí。相xiāng与yǔ枕zhěn藉jiè乎hū舟zhōu中zhōng,不bù知zhī东dōng方fāng之zhī既jì白bái。

       《赤壁赋》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 通: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适 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翻译: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白茫茫的水汽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浩瀚无垠的茫茫江面。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

       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打着节拍唱起歌来。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贤明的君主啊,却在天的另一方。”有会吹洞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上面这些想法不能一下子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饮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赏析:

       此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是文赋中之佳作。

       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悠悠忽忽地离开世间,超然独立。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此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第三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已不知去处,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是自己,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不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作者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襄阳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进而深化之。

       第五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注释:

       1.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一(《四部丛刊》本),这篇散文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在此之前苏轼因乌台诗案(元丰二年)被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当地人因音近亦称之为赤壁,苏轼知道这一点,将错就错,借景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2.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岁在壬戌。

       3.既望:既,过了;望,农历十五日。“既望”指农历十六日。

       4.徐:舒缓地。

       5.兴:起,作。

       6.属:通“嘱(zhǔ ),致意,此处引申为“劝请”的意思。

       7.少焉:一会儿。

       8.白露:白茫茫的水汽。横江:笼罩江面。横,横贯。

       9.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纵:任凭。一苇:像一片苇叶那么小的船,比喻极小的船。《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如:往,去。凌:越过。万顷:形容江面极为宽阔。茫然,旷远的样子。

       10.冯虚御风:(像长出羽翼一样)驾风凌空飞行。冯:同"凭",乘。虚:太空。御:驾御(驭)。

       11.遗世独立:遗弃尘世,独自存在。

       12.扣舷:敲打着船边,指打节拍,舷,船的两边。

       13.击空明兮溯流光:船桨拍打着月光浮动的清澈的水,溯流而上。溯:逆流而上。空明、流光:指月光浮动清澈的江水。

       14.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我的心思飘得很远很远。渺渺,悠远的样子。化用目眇眇兮愁予__《湘夫人》怀,心中的情思。

       15.美人:此为苏轼借鉴的屈原的文体。用美人代指君主。古诗文多以指自己所怀念向往的人。

       16.倚歌而和(hè)之:合着节拍应和。倚:随,循 和:应和。

       17.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是哀怨,像是思慕,像是啜泣,像是倾诉。怨:哀怨。慕:眷恋。

       18.余音:尾声。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19.缕:细丝。

       20.舞幽壑之潜蛟:幽壑:这里指深渊。此句意谓:使深谷的蛟龙感动得起舞。

       21.泣孤舟之嫠(lí 离)妇: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嫠:孤居的妇女,在这里指寡妇。

       22.愀(qiǎo 巧)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23.正襟危坐:整理衣襟,严肃地端坐着 危坐:端坐。

       24.何为其然也:曲调为什么会这么悲凉呢?

       25.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所引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

       26.缪:通"缭"盘绕。

       27.郁乎苍苍:树木茂密,一片苍绿繁茂的样子。郁:茂盛的样子。

       28.舳舻(zhú lú 逐卢):战船前后相接。这里指战船。

       29.酾(shī)酒:斟酒。

       30.横槊(shuò ):横执长矛。

       31.侣鱼虾而友麋鹿: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友。侣 :以...为伴侣,这里是名词的意动用法。麋(mí):鹿的一种。

       32.扁(piān )舟:小舟。

       33.寄:寓托。

       34.蜉(fú)蝣:一种昆虫,夏秋之交生于水边,生命短暂,仅数小时。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暂。

       35.渺沧海之一粟:渺:小。沧海:大海。此句比喻人类在天地之间极为渺小。

       36.须臾(yú):片刻,时间极短。

       37.长终:至于永远。

       38.骤:一下子。

       39.遗响:余音,指箫声。悲风:秋风。

       40.逝者如斯: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往。斯:此,指水。

       41.盈虚者如彼:指月亮的圆缺。

       42.卒:最终。消长:增减。长:增长

       4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语气副词。以:用。一瞬:一眨眼的工夫。

       4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造物者:天地自然。

       45.无尽藏(zàng):佛家语。指无穷无尽的宝藏。

       46.共食:共享。苏轼手中《赤壁赋》作“共食”,明代以后多“共适”,义同

       47.更酌:再次饮酒。

       48.肴核既尽:荤菜和果品。既:已经。

       49.狼籍:又写作“狼藉”,凌乱的样子。

       50.枕藉:相互枕着垫着。

       51.既白: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

创作背景: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遭御史弹劾并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元丰五年,苏轼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好了,今天关于“赤壁赋原文全文”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赤壁赋原文全文”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