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竞渡_减字木兰花竞渡翻译及注释

       好的,现在我来为大家谈一谈减字木兰花竞渡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解答大家的疑惑。关于减字木兰花竞渡的话题,我们开始说说吧。

1.描写春雷的诗句

2.端午诗句

3.关于雷的诗句散文

4.端午节最简单的古诗词

5.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 上阕描绘了什么图

减字木兰花竞渡_减字木兰花竞渡翻译及注释

描写春雷的诗句

       1、看花终不似春雷,牵引诗情瞑目开。雨顺风调为上瑞,苍生家足降天来。

       出自宋代皇帝宋太宗的《缘识》。

       译文:花儿总不像春雷,引导着诗情画意四处盛开。风调雨顺总是祥瑞之兆,万物苍生从天而来。

       2、明珠照地三千乘,一片春雷入未央。宫漏永,柳街长。华灯偏共月争光。乐声都在人声里,五夜车尘马足香。——[宋]?无名氏?《鹧鸪天·禁卫传呼约下廊》

       译文:光亮的宝珠照亮三千车乘,一声声春雷响彻未央宫上。

       3、又说春雷鼻息,是卧龙、弯环如许。不然应是,洞庭张乐,湘灵来去。我意长松,倒生阴壑,细吟风雨。竟茫茫未晓,只应白发,是开山祖。——[宋]?辛弃疾?《水龙吟·补陀大士虚空》

       译文:又有人说,春雷像鼻息一样,好像卧龙,环绕着四处。不然就是,洞庭湖张乐、湘灵来去匆匆。我的意思是如长松,生于沟壑之中,慢慢品饮风雨。

       4、紫檀香暖转春雷,嘈嘈切切声相继。弱柳腰肢,轻云情思。曲中多少风流事。红牙拍碎少年心,可怜辜负尊前意。——[宋]?曾觌?《踏莎行·凤翼双双》

       译文:紫檀香炉很是暖和,好似转动的春雷,就像春天就要来了。嘈嘈切切的声音相继传来。弱柳般的腰身,如云般的情谊。曲里有多少风流往事。

       5、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近代]?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译文:乘云于万里之间来回,只身到东海,挟持住春雷。忍着看图移动的颜色,可以把江山交付于此次劫难之中。

端午诗句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整理如下:

        1、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端午》

        2、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元夕无月》

        3、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京都元夕》

        4、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5、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陈与义《临江仙》

        6、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7、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汴京元夕》

        8、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9、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刘禹锡《竞渡曲》

        10、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苏轼《屈原塔》

        11、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12、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李石《长相思重午》

        13、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流棹西来恨未消,鱼龙寂寞暗风潮。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文天祥《端午感兴》三首录二

        14、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15、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16、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苏轼《屈原塔》

        17、画船纵横湖水滨,彩丝角黍斗时新。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几人?——胡仲弓《端午》

        18、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灵均标志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谁言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19、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文天祥《端午》

        20、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卢祖皋《小龙吟·淮西重午》下阕

        21、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鱼家傲》

        22、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23、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24、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25、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高箸《重午怀旧》

        26、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

        27、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28、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29、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李石《长相思重午》

        30、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31、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32、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宋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33、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晁补之《永遇乐端午》

        34、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菖蒲角黍家家节。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赵长卿《醉落魄重午》

        35、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苏轼《屈原塔》

        36、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

        37、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38、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39、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40、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陈与义《临江仙》

        4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42、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43、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44、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45、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46、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47、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48、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49、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50、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51、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舒頔《小重山·端午》

        52、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53、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文秀《端午》

        54、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55、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黄裳《减字木兰花·竞渡》

        拓展一下:

        端午节传说——走黄巢说

        据传说,陆河端午节的起源是纪念“走黄巢”。公元875年的唐朝末期,黄巢领导农民大起义。公元881年,起义军攻下唐都长安。当时陆河人的祖先居住在外省,由于受到官府的欺骗宣传,认为黄巢和起义军是魔鬼,以讹传讹,大家非常害怕他们。在黄巢起义期间的一年农历五月初五,大家听说黄巢的军队马上要打过来,忙于逃命。逃难的路上,一位妇女背着一年纪较大的男孩,手里拉着一个年纪较小的男孩,恰好遇见了黄巢,但并不知晓他的身份。黄巢看见这位妇女的行为不对劲就问她:“你为什么大的孩子背。“小的孩子拉这位妇女直率地回答说:“背的是我的侄儿,拉的是我的小孩。一旦黄巢追来,我就放弃自己的小孩,背着侄儿快速逃走。侄儿已亡父,若被杀,他家就断根绝后了。儿子若被杀,我还年轻可再生。”

        黄巢被她这种崇高的德行所感动,于是对她说:“我就是黄巢,你不用怕,更不用逃,回去在自家的门楣上插上艾,我的军队就不会杀你们。”这位妇女回去照这样做。消息一传开,左邻右舍纷纷效仿。起义军来到这个村子看见家家户户的门楣都插上艾,认为他们都是好人,便没有杀他们。从此,人们每年都把“五月初五”当作一个节日来过,以示纪念“走黄巢”,还要在门楣上插艾,以保全家平安。几百年前,陆河人的祖先迁到陆河,也把这种风俗带到陆河。

关于雷的诗句散文

        端午有关诗句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句吧,诗句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端午有关诗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南乡子·端午

        李之仪〔宋代〕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

        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顾太清〔清代〕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

        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贺新郎·端午

        刘克庄〔宋代〕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綀衣纨扇,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

        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

        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

        聊一笑,吊千古。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苏轼〔宋代〕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黄庭坚〔宋代〕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午日处州禁竞渡

        汤显祖〔明代〕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摸鱼儿·午日雨眺

        纳兰性德〔清代〕

        涨痕添、半篙柔绿,蒲梢荇叶无数。

        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

        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

        呕哑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

        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

        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泪,也似汨罗投赋。

        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

        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

        午日观竞渡

        边贡〔明代〕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澡兰香·淮安重午

        吴文英〔宋代〕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

        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

        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

        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

        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

        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

        端午

        李隆基〔唐代〕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浣溪沙·端午

        苏轼〔宋代〕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己酉端午

        贝琼〔元代〕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日

        殷尧藩〔唐代〕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屈原塔

        苏轼〔宋代〕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端午即事

        文天祥〔宋代〕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和端午

        张耒〔宋代〕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端午

        文秀〔唐代〕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日赐衣

        杜甫〔唐代〕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三首

        赵蕃〔宋代〕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欧阳修〔宋代〕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陈与义〔宋代〕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南歌子·游赏

        苏轼〔宋代〕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减字木兰花·竞渡

        黄裳〔宋代〕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乙卯重五诗

        陆游〔宋代〕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同州端午

        殷尧藩〔唐代〕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小重山·端午

        舒頔〔元代〕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卢肇〔唐代〕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权德舆〔唐代〕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

        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六幺令·天中节

        苏轼〔宋代〕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竞渡歌

        张建封〔唐代〕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蜺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

        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

        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

        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摧车折楫时。

端午节最简单的古诗词

       1.关于雷的诗句

        《闻雷》——唐·白居易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只解劈牛兼劈树,不能诛恶与诛凶。

        (唐·李晔《咏雷句》)《春雨早雷》——唐·张说东北春风至,飘飘带雨来。拂黄先变柳,点素早惊梅。

        树蔼悬书阁,烟含作赋台。河鱼未上冻,江蛰已闻雷。

        美人宵梦著,金屏曙不开。无缘一启齿,空酌万年杯。

        《雷》——唐·杜甫大旱山岳燋,密云复无雨。南方瘴疠地,罹此农事苦。

        封内必舞雩,峡中喧击鼓。真龙竟寂寞,土梗空俯偻。

        吁嗟公私病,税敛缺不补。故老仰面啼,疮痍向谁数。

        暴尪或前闻,鞭巫非稽古。请先偃甲兵,处分听人主。

        万邦但各业,一物休尽取。水旱其数然,尧汤免亲睹。

        上天铄金石,群盗乱豺虎。二者存一端,愆阳不犹愈。

        昨宵殷其雷,风过齐万弩。复吹霾翳散,虚觉神灵聚。

        气暍肠胃融,汗滋衣裳污。吾衰尤拙计,失望筑场圃。

        《雷》——唐·杜甫巫峡中宵动,沧江十月雷。龙蛇不成蛰,天地划争回。

        却碾空山过,深蟠绝壁来。何须妒云雨,霹雳楚王台。

        《闻春雷》——唐·司空曙水国春雷早,阗阗若众车。自怜迁逐者,犹滞蛰藏馀。

        《雷公》——唐·韩偓闲人倚柱笑雷公,又向深山霹怪松。必若有苏天下意,何如惊起武侯龙。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如婴儿声殊不闻雷震也》——宋·苏轼已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山头只作婴儿看,无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264643861限人间失箸人。

        《雷》——宋·陆游君不见,冬月雷,深藏九地底,寂默如寒灰。纷纷槁叶木尽脱,蠢蠢蛰户虫争坯。

        坚冰积雪一朝尽,风摇天边斗柄回。雷声却擘九地出,殷殷似挟春俱来。

        鱼龙振鳍熟睡醒,桃李一笑韶颜开。候耕老农喜欲舞,掀泥百草知谁催。

        惟嗟妇女不解事,深屋揜耳藏婴孩。吾闻阴阳有常数,非时动静皆为菑。

        无人为报阿香道,时来何至劳卿推。《七月十九日大风雨雷电》——宋·陆游雷车动地电火明,急雨遂作盆盎倾。

        强弩夹射马陵道,屋瓦大震昆阳城。岂独鱼虾空际落,真成盖屐舍中行。

        明朝雨止寻幽梦,尚听飞涛溅瀑声。《七月十七晚行湖塘雷雨大作》——宋·陆游电火雷车下九关,我行暮出郊原间。

        鬅鬙暗树类奇鬼,突兀黑云如壤山。江潮默应鳗岫溢,铁锁自脱梅梁还。

        今夕虚檐泻悬瀑,预知高枕听淙潺。《中夜闻大雷雨》——宋·陆游雷车驾雨龙尽起,电行半空如狂矢。

        中原腥膻五十年,上帝震怒初一洗。黄头女真褫魂魄,面缚军门争请死。

        已闻三箭定天山,何啻积甲齐熊耳。捷书驰骑奏行宫,近臣上寿天颜喜。

        合门明日催贺班,云集千官摩剑履。长安父老请移跸,愿见六龙临渭水。

        从今身是太平人,敢惮安西九千里!?an=0&si=1。

2.关于雷的优美句子

        1.一瞬间,雷电交加,夜空像白天一样亮。惊雷在天空中翻滚了一阵,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2.不一会儿,惊雷轰雷,似又有人正在擂鼓助战。

        3.一串焦脆的响雷,惊得人头皮发紧。

        4.电光,忽而在头上闪,忽而在身边闪,让人不知所措。

        5.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乱哄哄的摇摆,地上的花草却笑得浑身抖动。突然哗哗下起了倾盆大雨,雷越打越响, 雨越下越大,地上的积水越来越多。 路上的水一会儿漫过人的脚底, 它们汇集在一起象一条条小溪水流入地下。 慢慢的雨停了,打开窗户清醒的空气迎面扑来,真舒服! 霎时, 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绚丽多彩的彩虹,真美啊。

3.关于春雷的诗句

        1、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竞渡曲》

        2、水国春雷早,阗阗若众车。自怜迁逐者,犹滞蛰藏馀。——唐·司空曙《闻春雷》

        3、只解劈牛兼劈树,不能诛恶与诛凶。——唐·李晔《咏雷句》

        4、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沁园春·梦孚若》

        5、惊雷奋兮震万里,威凌宇宙兮动四海,六合不维兮谁能理?——《惊雷歌》

        6、雁入长天,羌管罢、陇云愁共解鞍临水,雷惊电散,雪溅霜浮。——《木兰花慢》

        7、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五月十九日大雨》

        8、初疑愤怒含雷风,又似呜咽流不通。——《从萧叔子听弹琴,赋得三峡流泉歌》

        9、轻雷淡雨,似晚风、欺得单衣。——《新荷叶》

        10、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无题四首》

        11、雷车驾雨龙尽起,电行半空如狂矢。——《中夜闻大雷雨》

        12、雷声却擘九地出,殷殷似挟春俱来。——《雷》

        13、触处笙歌鼎沸,香鞯趁,雕轮隐隐轻雷。——《声声慢》

        14、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游泰山六首》

        15、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屈原《九歌。山鬼》

        16、鼓腕腾棍晴雷收,舞腰困褭垂杨柔。——《长歌行》

        17、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春日》

        18、君不见,冬月雷,深藏九地底,寂默如寒灰。——《雷》

4.描写春雷的诗句

        描写春雷的诗句:

        《减字木兰花 竞渡》作宋 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春雨早雷》 ——唐·张说

        东北春风至,飘飘带雨来。

        拂黄先变柳,点素早惊梅。

        树蔼悬书阁,烟含作赋台。

        河鱼未上冻,江蛰已闻雷。

        美人宵梦著,金屏曙不开。

        无缘一启齿,空酌万年杯。

        《闻春雷》 ——唐·司空曙

        水国春雷早,阗阗若众车。

        自怜迁逐者,犹滞蛰藏馀。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

        芳树已寥落,孤英万可嘉。可怜团团叶,盖覆深深花。

        游蜂竞攒刺,斗雀亦纷拏。天生细碎物,不爱好光华。

        非无歼殄法,念尔有生涯。春雷一声发,惊燕亦惊蛇。

        清池养神蔡,已复长虾蟆。雨露贵平施,吾其春草芽。

       

扩展资料:

        春雷形成:

        每年春季,尤其在惊蛰以后,明显增强的暖湿空气与负隅顽抗的冷空气激烈对峙,引发了强烈的空气垂直对流运动,当潮湿的暖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就会形成高大的积雨云,云中强烈的电场使正负电荷发生碰撞而放电,从而使万钧雷霆骤然发生。

        可见由于江淮地区春季受南方暖湿气流影响,空气潮湿,同时太阳辐射强烈,近地面空气不断受热而上升,上层的冷空气下沉,易形成强烈对流,所以多雷雨,甚至降冰雹。并可见此时雷电的发生不仅与近地面层气温回升有关,与冷空气活动有关,与此时空中的水汽明显增多更加有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春雷

5.描写夏,雷,电的散文经典语段各5句,急

        七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春天随着落花走了,夏天披着一身的绿叶儿在暖风里蹦跳着走来了。

        初夏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铜钱大小的粼粼光斑。

        风儿带着微微的暖意吹着,时时送来布谷鸟的叫声,它在告诉我们:“春已归去。”

        青草、芦苇和红的、白的、紫的野花,被高悬在天空的一轮火热的太阳蒸晒着,空气里充满了甜醉的气息。

        初夏时节,各色野花都开了,红的、紫的、粉的、黄的,像绣在一块绿色大地毯上的灿烂斑点;成群的蜜蜂在花从中忙碌着,吸着花蕊,辛勤地飞来飞去。

        盛夏,天热得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处飞,好像怕阳光伤了自己的翅膀。

        空中没有一片云,没有一点风,头顶上一轮烈日,所有的树木都没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

        七月盛夏,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河里的水烫手,地里的土冒烟。

        烈日当空,道路两旁,成熟的谷物在热得弯下腰,低着头。蚱蜢多得像草叶,再小麦和黑麦地里,在小麦和黑麦地里,在岸边的芦苇丛中,发出微弱而嘈杂的鸣声。

        大雨像一片巨大的瀑布,从西北的海滨横扫着昌潍平原,遮天盖地地卷了起来。雷在低低的云层中间轰响着,震得人耳朵嗡嗡地响。闪电,时而用它那耀眼的蓝光,划破了黑沉沉的夜空,照出了在暴风雨中狂乱地摇摆着的田禾,一条条金线似的鞭打着大地的雨点和那在大雨中吃力地迈动着脚步的人影。一刹那间,电光消失了,天地又合成了一体,一切又被无边无际的黑暗吞没了。对面不见人影,四周听不到别的响声,只有震耳的雷声和大雨滂沱的噪音。

        风雨漫天而来!大家从廊上纷纷走进自己屋里,拼命地推着关上门窗。白茫茫里,群山都看不见了。急雨打进窗纱,直击着玻璃,从窗隙中溅了进来。狂风循着屋脊流下,将水洞中积雨,吹得喷泉一般地飞洒。我的烦闷,都被这惊人的风雨,吹打散了。

        忽然天空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条缝!不折不扣一条缝!像明晃晃的刀口在这幔上划过。然而划过了,幔又合拢跟没有划过的时候一样,透不进一丝风。一会儿,长空一闪,又是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次缝。然而中什么用?

        像有一只巨人的手拿着明晃晃的大刀在外边想挑破那灰色的幔,像是这巨人已在咆哮发怒;越来越紧了,一闪一闪满天空瞥过那大刀的光亮,隆隆隆,幔外边来了巨人的愤怒的吼声。

6.有关雷的句子 只要好句或好段 谢谢咯

        一啸震天河汉惊,春雷滚过远山鸣。--------七律 雷阵雨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州震荡风雷激。--------毛泽东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雷隐隐,感妾心,倾耳清听非车音。--------傅玄《杂言诗》

        江甫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惊雷奋兮震万里,威凌宇宙兮动四海,六合不维兮谁能理?----------------傅玄《惊雷歌》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 思公子兮徒离忧。-------屈原《九歌.山鬼》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乱哄哄的摇摆,地上的花草却笑得浑身抖动。突然哗哗下起了倾盆大雨,雷越打越响, 雨越下越大,地上的积水越来越多。 路上的水一会儿漫过人的脚底, 它们汇集在一起象一条条小溪水流入地下。 慢慢的雨停了,打开窗户清醒的空气迎面扑来,真舒服! 霎时, 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绚丽多彩的彩虹,真美啊!

7.关于雷电的诗歌,和随便两首诗歌

        总是忆江南夜雨

        东风初停西风紧

        满天烁烁声不息

        湿帘外雨亮若晴

        乞彩笺歌

        唐韦庄

        开卷长疑雷电惊,挥毫只怕龙蛇走.

        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仰荷圣泽聊书鄙诚

        唐白居易

        雷电颁时令,阳和变岁寒.

        折槛行

        唐杜甫

        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

        其他的:

        送丹师归闽中

        唐贾岛

        行李经雷电,禅前漱岛泉.

        华山

        唐李洞

        风驱雷电临河震,鹤引神仙出月游.

        代孔明哭先主

        唐李山甫

        忆昔南阳顾草庐,便乘雷电捧乘舆.

       

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 上阕描绘了什么图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关于端午节最简单的古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最简单的古诗词1

        端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竞渡歌[唐] 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七律 端午 [唐]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五丝 唐 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端午日赐衣唐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唐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f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竞 渡 诗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诗 五月五日 [宋]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宋]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齐天乐 宋杨无咎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菩萨蛮 宋陈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念奴娇 宋张榘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喜迁莺 宋黄裳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花心动 宋史浩

        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菖b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最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

        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贺新郎 宋许及之

        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 。

        新愁不障西山雨。问楼头、登临倦客,有谁怀古。回首独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与。漾不到、潇湘江渚。我又相将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渔父。君有语,但分付。

        已酉端午 [明]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 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

        午日观竞渡 [明]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五日(选一)明 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节令门 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端午节最简单的古诗词2

        一、 《南乡子·端午》

        宋代:李之仪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二、 《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唐代: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三、《端午日赐衣》

        唐代: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四、《端午》

        唐代: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五、《端午三首》

        宋代: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六、 《端午日》

        唐代: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七、 《同州端午》

        唐代: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八、 《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代: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九、 《贺新郎·端午》

        宋代: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十、 《减字木兰花·竞渡》

        宋代: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十一、 《乙卯重五诗》

        宋代: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十二、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宋代: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十三、《小重山·端午》

        元代: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十四、《摸鱼儿·午日雨眺》

        清代:纳兰性德

        涨痕添、半篙柔绿,蒲梢荇叶无数。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呕哑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

        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泪,也似汨罗投赋。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

        十五、《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宋代:苏轼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十六、 《已酉端午》

        元代: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十七、 《屈原塔》

        宋代: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十八、 《南歌子·游赏》

        宋代: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十九、 《澡兰香·淮安重午》

        宋代:吴文英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

        二十、乙卯重五诗》

        宋代: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二十一、 《端午》

        唐代: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二十二、

        明代: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二十三、 《和端午》

        宋代: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二十四、 《竞渡歌》

        唐代: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蜺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

        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

        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

        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摧车折楫时。

       这首词上阙描绘了一幅雪地行军图。

       出自毛泽东创作的近代词《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原文如下: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处?

       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译文如下:

       天全白了, 大军在雪中前进,心情迫切。

       头上是峻岭, 狂风漫卷红旗越过关山。

       此行将去何方?

       赣江畔风雪正迷乱。

       命令昨日已下达, 十万工农武装就要直取吉安。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上阕描写行军的场面。起句“漫天皆白”全景展现了恶劣的行军气候。“漫”、“皆”二字,充分写出了降雪之大。“雪里行军情更迫”用自然困难与心情的对比,拉大反差,突出了“情更迫”,写出了行军人内心的焦急,使人感到了行军步伐的不断加快,表现出行军队伍对困难的藐视。

       在大雪之外还有困难,“高山”、“风”、“大关”都挡在面前。然而“红旗”意象的出现,展现了红军队伍翻山越岭的动人画面,表现出红军战士具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和一往无前的精神。

       下阕回答行军的任务。“此行何去?赣江风雪弥漫处。”站在雩山向吉安望去,只能看到赣江那边风雪迷漫,可见雪还在下,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写得既真实又形象。“命令昨颁”露出底牌,令人眼前一亮:“十万工农下吉安”。

       原来是十万之众的各路大军要一起会攻吉安。这时,作者不仅回答了行军的目标任务,而且回答了“情更迫”的原因,因为是十万人争相进军,所以要想不落人后就要快走快走再快走。这里一个“下”字,加强了工农武装力量雷霆万钧的气势和必胜的信念。

       纵观全词,意境壮阔,感情豪放。特别是“行”、“过”、“下”三个动词的运用,串起了整个事件的开始、经过、结尾,使动词的独立性与连贯性达到了高度统一。

       毛泽东作词,一般先将美丽的大自然描绘在面前,然后再将重大的历史事件放在这个壮美的环境之中,从而营造出极为和谐的诗歌意象和典型的文学形象。

       百度百科——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好了,关于“减字木兰花竞渡”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减字木兰花竞渡”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