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怀杜甫拼音版_旅夜书怀杜甫拼音版古诗

       对于旅夜书怀杜甫拼音版的问题,我有些许经验和知识储备。希望我的回答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1.杜甫旅夜书怀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

2.旅夜书怀古诗的意思

3.杜甫 旅夜书怀

4.求杜甫的旅夜书怀的赏析

5.《旅夜书怀》翻译及赏析是什么?

6.《旅夜书怀》原文及注释译文

旅夜书怀杜甫拼音版_旅夜书怀杜甫拼音版古诗

杜甫旅夜书怀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

       1、《旅夜书怀》杜甫〔唐代〕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2、翻译: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

       星星低垂在辽阔的天际,月亮倒映在江面上,随波涌动。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3、注释

       岸:指江岸边。

       危樯(qiáng):高竖的桅杆。危,高。樯,船上挂风帆的桅杆。

       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

       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

       大江:指长江。

       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应,认为是、是。

       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月“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4、赏析:

       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在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着诗人的什么感情呢?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浦起龙《读杜心解》),有人认为是写出了“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很明显,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面的两种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思,这就很难令人信服。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写得多么动人!

       诗的后半是“书怀”。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关于这一联的含义,黄生说是“无所归咎,抚躬自怪之语”(《杜诗说》),仇兆鳌说是“五属自谦,六乃自解”(《杜少陵集详注》),恐怕不很妥当。最后两句说,飘然一身象个什么呢?不过象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全诗景情交融,景中有情。整首诗意境雄浑,气象万千。用景物之间的对比,烘托出一个独立于天地之间的飘零形象,使全诗弥漫着深沉凝重的孤独感。这正是诗人身世际遇的写照。

旅夜书怀古诗的意思

       

        《旅夜书怀》

        唐代: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译文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注释

        岸:指江岸边。

        危樯(qiáng):高竖的桅杆。危,高。樯,船上挂风帆的桅杆。

        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

        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大江:指长江。

        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应,认为是、是。

        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月“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赏析

        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在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着诗人的什么感情呢?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浦起龙《读杜心解》),有人认为是写出了“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很明显,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面的两种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思,这就很难令人信服。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写得多么动人!

        诗的后半是“书怀”。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关于这一联的含义,黄生说是“无所归咎,抚躬自怪之语”(《杜诗说》),仇兆鳌说是“五属自谦,六乃自解”(《杜少陵集详注》),恐怕不很妥当。最后两句说,飘然一身象个什么呢?不过象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前者写宜于表达诗人所要抒发的情的景物,使情藏于景中;后者不是抽象地写情,而是在写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诗,就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范例。

        全诗景情交融,景中有情。整首诗意境雄浑,气象万千。用景物之间的对比,烘托出一个独立于天地之间的飘零形象,使全诗弥漫着深沉凝重的孤独感。这正是诗人身世际遇的写照。

        大历三年(768年),迟暮之年的诗人终于乘舟出了三峡,来到湖北荆门,心境不免孤寂。此诗开头四句写“旅夜”:岸上有细草微风,江上只有一叶孤舟,依岸而宿,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岸上星垂,舟前月涌,用“星垂”来描写原野的广阔,用“月涌”来形容大江的东流,形象而细致地描绘了江上的夜景。唯有在广阔的原野上才可感到“星垂”;唯其“星垂”,才能见出原野的广阔。而大江中有“月涌”,才能反映出江水的流动;也只因江水的流动,才能感到“月涌”。“星垂”、“月涌”是以细腻称阔大的手法,首四句塑造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寂的江边夜境。

        后四句书“怀”:“名岂文章著”,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反因文章而显著,这本非自己的矢志,故说“岂”,这就流露出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说“官应老病休”,诗人辞去官职,并非因老而多病,什么原因,诗人没有直接说出。说“应”当,本是不应当,正显出老诗人悲愤的心情。面对辽阔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己漂泊无依,在这静夜孤舟的境界中自己恰如是天地间无所依存的一只沙鸥。以沙鸥自况,乃自伤飘泊之意。

        扩展阅读:人物生平之蜀中漂泊

        乾元二年(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广德二年(764年)春,严武再镇蜀,杜甫才又回到草堂,此前漂泊在外将近两年。严武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的参谋,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不久杜甫又辞了职。这五、六年间,杜甫寄人篱下,生活依然很苦,他说:“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狂夫》)“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他用一些生活细节来表现自己生活的困苦,他说他的孩子那种还没有懂事的孩子不知道对父亲很尊重,不知夫子礼,饿了的时候不管是不是爸爸,是不是要遵循父子之礼,饿了就吵着要饭吃,在东门外号哭,到了秋风暴雨之中,杜甫的茅屋破败,饥儿老妻,彻夜难眠,他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广德三年(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离开了成都。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云安(云阳),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到达夔州(奉节)。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住,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十亩果园,雇了几个雇工,自己和家人也参加一些劳动。这一时期,诗人创作达到了高潮,不到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杜甫 旅夜书怀

       《旅夜书怀》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全诗的字面意思: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

       星星低垂在辽阔的天际,月亮倒映在江面上,随波涌动。

       名字或许因文章而显著,官位应该在年老多病时停止。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全诗如下: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赏析:

       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

       诗的后半是“书怀”。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求杜甫的旅夜书怀的赏析

        《旅夜书怀》

        作者: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释:

        1、危樯:高耸的桅杆。

        2、星垂句:远处的星星宛如低垂至地面,使原野更为辽阔。

        3、月涌句:银色的月光映着奔流汹涌的长江。

        4、沙鸥:水鸟名。

        译文:

        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江岸畔的细草,

        深夜江边,泊着桅杆高耸的孤舟。

        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

        明月在水中滚涌,才见大江奔流。

        我的名气,难道是因为文章着称?

        年老体弱,想必我为官也该罢休。

        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何以相比?

        活象是漂零天地间一只孤苦沙鸥。

        赏析:

        诗作于代宗永泰元年(765),诗人由华州解职离成都去重庆途中。全诗流露了诗人奔波不遇之情。诗的前半写旅夜的情景。以写景展现境况和情怀,寓情于景之中。后半写书怀。抒发自己原有政治抱负,没有想到却是因为文章而得扬名四海,而宦途却因老病而被排挤。表现了内心飘泊无依的伤感,字字是泪,声声哀叹,感人至深。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旅夜抒怀

        杜甫 旅夜抒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译文及注释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1、危樯:高高的桅杆。

        2、独夜舟:孤零零的一只船在江上过夜。

        3、平野阔: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4、著:著名。

        5、应:认为是、是

        6、飘飘:随处飘泊,无依无靠。

        赏析

        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765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在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着的感情,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浦起龙《读杜心解》),有人认为是写出了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面的两种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思。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写得十分动人。

        诗的后半是书怀。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关于这一联的含义,黄生说是无所归咎,抚躬自怪之语(《杜诗说》),仇兆鳌说是五属自谦,六乃自解(《杜少陵集详注》),并不很妥当。最后两句说:飘然一身像个什么呢?不过像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前者写宜于表达诗人所要抒发的情的景物,使情藏于景中;后者不是抽象地写情,而是在写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这首《旅夜抒怀》诗,就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范例。

        漂泊无依的孤寂,却正是对社会的评价,那个时候,那皇城,如此之大,却无他容身之处,辗转来到成都,却因为严武的离世,被迫离开,因为无重用他的人,无他的伯乐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无奈。如此,全诗也从侧面烘托了当时朝廷政治的腐败,以及,自己内心怀才不遇的愤懑与无奈。 杜甫 天末怀李白

        《天末怀李白》

        作者: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释:

        1、天末:犹天边;

        2、君子:指李白。

        3、文章句:意谓有文才的人总是薄命遭忌。

        4、魑魅句:意谓山精水鬼在等着你经过,以便出而吞食,犹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一憎一喜,遂令诗人无置身地。

        5、应共句:因屈原被谗含冤,投江而死,与李白之受枉窜身,有共通处,往夜郎又须经过汨罗,故也应有可以共语处。

        6、汨罗:汨罗江,屈原自沉处,在今湖南湘阴县。

        译文:

        凉风习习来自天边的夜郎,

        老朋友啊你心情可还舒畅。

        鸿雁何时能捎来你的音信?

        江湖水深总有不平的风浪!

        有文才的人往往薄命遭忌,

        鬼怪正喜人经过可作食粮。

        你与屈原有共冤共语之处,

        请别忘了投诗祭奠汨罗江!

        赏析:

        李白于至德二载(757),因永王之罪受牵连,流放夜郎,行至巫山遇赦得还。杜甫于乾元二年(759)作此诗,眷怀李白,设想他当路经汨罗,因而以屈原喻之。其实,此时李已遇赦,泛舟洞庭了。因凉风而念故友,望秋雁而怀思。文人相重,末路相亲,跃然纸上。

秋居书怀

        白居易 秋居书怀

        门前少宾客,阶下多松竹。

        秋景下西墙,凉风入东屋。

        有琴慵不弄,有书闲不读。

        尽日方寸中,澹然无所欲。

        何须广居处,不用多积蓄。

        丈室可容身,斗储可充腹。

        况无治道术,坐受官家禄。

        不种一株桑,不锄一垄谷。

        终朝饱饭餐,卒岁丰衣服。

        持此知愧心,自然易为足。

        赏析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 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旅夜书怀》翻译及赏析是什么?

       诗词原文 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词解释 注解:①危樯:高耸的桅杆。②星垂句:远处的星星宛如低垂至地面,使原野更为辽阔。③月涌句:银色的月光映着奔流汹涌的长江。④沙鸥:水鸟名。译文: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江岸畔的细草,深夜江边,泊着桅杆高耸的孤舟。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明月在水中滚涌,才见大江奔流。我的名气,难道是因为文章著称?年老体弱,想必我为官也该罢休。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何以相比?活象是漂零天地间一只孤苦沙鸥。诗词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本作的韵脚是:十一尤;可"十一尤"通押。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写作背景 诗作于代宗永泰元年(765),诗人由华州解职离成都去重庆途中。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飘泊。这首五言律诗大概是他舟经渝州、忠州一带时写的。全诗流露了诗人奔波不遇之情。诗的前半写“旅夜”的情景。以写景展现境况和情怀,寓情于景之中。后半写“书怀”。抒发自己原有政治抱负,没有想到却是因为文章而得扬名四海,而宦途却因老病而被排挤。表现了内心飘泊无依的伤感,字字是泪,声声哀叹,感人至深。“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有异曲同工之妙。诗词赏析 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象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象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在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着诗人的什么感情呢?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浦起龙《读杜心解》 ),有人认为是写出了“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 )。很明显,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面的两种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思,这就很难令人信服。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写得多么动人!诗的后半是“书怀”。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关于这一联的含义,黄生说是“无所归咎,抚躬自怪之语”( 《杜诗说》 ),仇兆鳌说是“五属自谦,六乃自解”( 《杜少陵集详注》 ),恐怕不很妥当。最后两句说,飘然一身象个什么呢?不过象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诗词中的对比 对比之一:自然的宏阔与诗人的渺小之对比。在诗人的笔下,一个细草微风的“旅夜”,一叶随波飘零的孤舟,本已显出极其的渺小,但杜甫偏偏将视野投向辽阔的平野与奔涌的大江,着力打造出一个宏伟阔大的境界:极目远眺,水天相接,天地相连,野阔星垂,江流月涌。联想到自己痛苦的遭遇,面对如此宏阔无比的境界,个人的渺小在宏阔的自然面前更显得凄凉无限,令人唏嘘!自己不正是天地间无所依存的“一沙鸥”吗?对比之二:壮丽的乐景与孤独的哀情之对比。颔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写景的千古名句。地平线上,大地是那样的辽阔,星星仿佛也俯首亲吻着原野;大江之中,江水浩荡东流,一轮圆月映印其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涌着。这该是多么发人遐思的一个宁静的港湾啊!可是,这一切在一个孤独的羁旅之人看来,外界环境越是辽阔,越显出自己的孤独无助;周边的情境愈是祥和,越见出自己的寂寞悲哀。天地虽大,却无自己的安身之处;景色辽阔壮丽,却只能反衬出诗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这里景与情会,在这一对比中更显出诗人的感慨,也更使人领悟到“独夜舟”的孤独寂寞了。对比之三:伟大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之对比。杜甫本怀着“穷年忧黎元”的思想,一心想普济苍生,报效君王,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但自己一生却一直处于战乱之中,颠沛流离,屡遭排挤,空有满腔报国之志,却难以实现。颈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是诗人愤激之辞,说“岂”是反诘,说“应”是悲愤。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反因文章而闻名;诗人辞去官职,并非因为老而多病,个中原因,不言而喻。这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这是非颠倒的现实,怎不令诗人满腔悲愤呢?而这种悲愤之情,正是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中越发鲜明,更加深沉。

《旅夜书怀》原文及注释译文

       原文

       旅夜书怀

       杜甫?〔唐代〕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译文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

       星星低垂在辽阔的天际,月亮倒映在江面上,随波涌动。

       名字或许因文章而显著,官位应该在年老多病时停止。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注释

       岸:指江岸边。

       危樯(qiáng):高竖的桅杆。危,高。樯,船上挂风帆的桅杆。

       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

       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

       大江:指长江。

       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应,认为是、是。

       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有“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赏析

       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在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着诗人的什么感情呢?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浦起龙《读杜心解》),有人认为是写出了“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很明显,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面的两种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思,这就很难令人信服。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写得多么动人!

       诗的后半是“书怀”。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关于这一联的含义,黄生说是“无所归咎,抚躬自怪之语”(《杜诗说》),仇兆鳌说是“五属自谦,六乃自解”(《杜少陵集详注》),恐怕不很妥当。最后两句说,飘然一身象个什么呢?不过象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前者写宜于表达诗人所要抒发的情的景物,使情藏于景中;后者不是抽象地写情,而是在写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诗,就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范例。

       全诗景情交融,景中有情。整首诗意境雄浑,气象万千。用景物之间的对比,烘托出一个独立于天地之间的飘零形象,使全诗弥漫着深沉凝重的孤独感。这正是诗人身世际遇的写照。

       大历三年(768年),迟暮之年的诗人终于乘舟出了三峡,来到湖北荆门,心境不免孤寂。 此诗开头四句写“旅夜”:岸上有细草微风,江上只有一叶孤舟,依岸而宿,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岸上星垂,舟前月涌,用“星垂”来描写原野的广阔,用“月涌”来形容大江的东流,形象而细致地描绘了江上的夜景。唯有在广阔的原野上才可感到“星垂”;唯其“星垂”,才能见出原野的广阔。而大江中有“月涌”,才能反映出江水的流动;也只因江水的流动,才能感到“月涌”。“星垂”、“月涌”是以细腻称阔大的手法,首四句塑造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寂的江边夜境。

       后四句书“怀”:“名岂文章著”,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反因文章而显著,这本非自己的矢志,故说“岂”,这就流露出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说“官应老病休”, 诗人辞去官职,并非因老而多病,什么原因,诗人没有直接说出。说“应”当,本是不应当,正显出老诗人悲愤的心情。面对辽阔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己漂泊无依,在这静夜孤舟的境界中自己恰如是天地间无所依存的一只沙鸥。以沙鸥自况,乃自伤飘泊之意。

创作背景

       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公元765年)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榆州(今重庆市)至忠州(今重庆忠县)。此诗约为途中所作。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旅夜书怀原文及翻译

        《旅夜书怀》

       作者: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释

       

       ⑴岸:指江岸边。

       ⑵危樯(qiáng):高高的船桅杆。

       ⑶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

       ⑷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⑸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大江:指长江。

       ⑹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着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⑺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应:认为是、是。

       ⑻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月“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译文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着名,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旅夜书怀》原文及翻译如下:

1、原文

       《旅夜书怀》

       杜甫·唐代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2、翻译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

       星星低垂在辽阔的天际,月亮倒映在江面上,随波涌动。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鸡。

《旅夜书怀》赏析

       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

       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

       很明显,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面的两种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思,这就很难令人信服。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

       今天关于“旅夜书怀杜甫拼音版”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