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整理_五代史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整理

       大家好,我很乐意和大家探讨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整理的相关问题。这个问题集合涵盖了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整理的各个方面,我会尽力回答您的疑问,并为您带来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1.高中语文必修文言文实词虚词

2.求所有高考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3.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体系

4.文言文阅读孔颖达翻译

5.重点用文言文怎么说

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整理_五代史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文言文实词虚词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4.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缺例文)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5.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6.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7.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二)用作代词。

       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6?1高帝纪》)

       3.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①车后若干递送夫。

       8.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所谓所说的。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所在

       1.到处。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所在之处,处所。

       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

       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9.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

       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

       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求所有高考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郕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代指阙秦以利晋这个事件)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代词,他们)

        与坐谈,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代词,这件事)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君之所知也。(《烛之武退秦师》)

        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他的。)

        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勾践灭吴》,她的。)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愚溪诗序》)

        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愚溪诗序》)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祭十二郎文》,难道。)

        三、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而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滕王阁序》)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触龙说赵太后》)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因人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则

        一、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愚溪诗序》)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东门之》)

        二、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但过午则日光射人。(《虎丘记》)

        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勾践灭吴》)

        以

        一、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

        洞庭君览毕,以袖掩面而泣曰……(《柳毅传》)

        戒奢以俭。(《谏太宗十思疏》)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触龙说赵太后》)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陈情表》连词,表目的)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连词,因为)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虎丘记》连词,因为)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辞》)

        三、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一、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元。(《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在)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对)

        二、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三、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今是溪见辱于愚。(《愚溪诗序》)

        四、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在这职业上。)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勾践灭吴》,在这里。)

        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例如: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谏太宗十思疏》,动词,成为。)

        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一、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介词,替。)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毅深为之戚。(《柳毅传》介词,表目的。)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虎丘记》,因为。)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而夫婿乐逸,为婢仆所惑。(《柳毅传》)

        二、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因

        一、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副词,随着,依靠。

        因人成事。(《毛遂自荐》介词,依靠)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介词,趁机)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动词,依靠。)

        二、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退而再拜。(《柳毅传》连词,于是。)

        所

        一、用作助词。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前所谴责,因而获免。(《柳毅传》所字结构。)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兰亭集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三、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虎丘记》,凭借……方法。)

        者

        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如: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采草药》)

        "者"的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如: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古之让天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五蠹》)

        "者"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如: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如: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且

        一、用作连词。

        且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连词。)

        二、用作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然后图南,且适南冥。(《逍遥游》,将要。)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将近。)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白马篇》,尚且。)

        且臣少仕伪朝。(《陈情表》,副词)

        也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一、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左忠毅公逸事》)

        稍见云中白若?数十立者,山也。(《登泰山记》)

        二、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愚溪诗序》)

        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如:

        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书博鸡者事》)

        三、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何为其然也?(《赤壁赋》)

        四、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谏太宗十思疏》)

        五、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焉

        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不然者,吾何辞焉?(《柳毅传》助词,呢)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愚溪诗序》)

        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报刘一丈书》)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

        二、用作介词

        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师说》)

        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

        此外,可作词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与

        一、作虚词用。

        (一)连词,解释为:和、跟、同。例如: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愚公移山》)

        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寡人之于国也》)

        (二)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写作"欤"。

        二、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给","结交、交好"。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动词,依靠。)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体系

       文言实词填空练习(常见120个文言实词)

       1、爱: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⑴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 )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 )人。(《过秦论》)

       ⑶爱( )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⑷嗟夫!使六国各爱( )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

       2、安: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哪里,哪儿;⑥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⑴既来之,则安( )之。(《季氏将伐颛臾》)

       ⑵沛公曰:“君安( )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⑶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 )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⑷臣死且不避,卮酒安( )足辞!(《鸿门宴》) ⑸项王曰:“沛公安( )在?” (《鸿门宴》) ⑹思国之安( )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

       ⑺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 )人(《谏太宗十思疏》)

       ⑻安( )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⑼成语“皮之不存,毛将安( )附”

       3、被:①被子;②覆盖;③施及,加于……之上;④蒙受,遭受;⑤介词,表示被动;⑥音同“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⑦音同“披”,披散,散开。

       ⑴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 )冰雪。(《促织》)

       ⑵屈原至于江滨,被( )发行吟泽畔(《史记?屈原列传》)

       ⑶虽万被( )戮,岂有悔哉! (《报任安书》) ⑷项王亦身被( )十余创。(《项羽本纪》) ⑸将军身被( )坚执锐(《陈涉世家》)

       ⑹成语“泽被( )后世”“被( )发左衽”

       4、倍:①一倍,加倍;②通“背”,背向着,背对着;③通“背”,违背;④通“背”,背叛,反叛。

       ⑴尝以十倍( )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过秦论》)

       ⑵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 )德也。(《鸿门宴》)

       5、本:①草木的根;②根源,来源;③根本、基础的东西;④本业,特指农业;⑤推究,探究;⑥副词,本来;⑦底本,版本;⑧封建社会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后起意义)。

       ⑴兵弱于外,政乱于内,此亡国之本( )也。(《韩非子》)

       ⑵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

       ⑶抑本( )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⑷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 )图宦达,不矜名节。(《陈情表》)

       ⑸今背本( )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末,指工商业;残,祸害。)(《论积贮疏》) ⑹成语“舍本( )逐末”“本( )末倒置”

       6、鄙:①边邑,边远的地方;②庸俗,浅陋;③看不起,轻视,鄙视。

       ⑴孔子鄙( )其小器。(《训俭示康》)

       ⑵蜀之鄙( )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⑶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⑷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

       7、兵:①兵器,武器;②用兵器伤害人;③军事,战争;④军队;⑤兵士。

       ⑴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 )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⑵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 )也’?(《寡人之于国也》)

       ⑶左右欲兵( )之。(《史记?伯夷列传》)

       ⑷当是时,项羽兵( )四十万,在新丰鸿门。《鸿门宴》

       ⑸可汗大点兵( )(《木兰诗》) ⑹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扬州慢》)

       ⑺成语“穷兵( )黩武”“兵( )不厌诈”“厉兵( )秣马”“兵( )临城下”

       8、病:①重病;②患病,生病;③疲倦,劳累;④困苦;⑤毛病,缺点;⑥担心,忧虑。

       ⑴其后二年,余久卧病( )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项脊轩志》)

       ⑵臣少多疾病( ),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陈情表》)

       ⑶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 )矣。(《捕蛇者说》)

       ⑷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问说》)

       ⑸君子病( )无能焉,不病( )人之不己知也。(《论语》)

       9、察:①观察,仔细看;②看清楚;③考察;④考察后予以推荐;⑤精明;⑥明察,细究。

       ⑴察( )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寡人之于国也》)

       ⑵前太守臣逵察( )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⑶明足以察( )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成语“明察秋毫”)(《齐桓晋文之事》)

       ⑷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 )则无徒。(《答客难》)

       ⑸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必以情。(狱,案件;以,根据。)(《曹刿论战》)

       10、朝:①早晨;②一日,一天;③上朝,朝拜,朝见(天子);④朝廷;⑤拜见;⑥朝代;也指某皇帝的一代。

       ⑴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过秦论》) ⑵序八州而朝( )同列,百有余年矣。(《过秦论》) ⑶朝( )歌夜弦,为秦宫人。(《阿房宫赋》) ⑷逮奉圣朝( ),沐浴清化。(《陈情表》) ⑸相如每朝( )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⑹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 )开济老臣心。(《蜀相》)⑺成语“班师回朝( )”“朝( )秦暮楚”

       11、曾:①zēng,指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如“曾祖”“曾孙”;②zēng,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可译为“竟然”或“连……都……”;③通“增”,增加;④céng,,曾经。

       ⑴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 )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⑵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 )不能以一瞬。(《赤壁赋》)

       ⑶所以动心忍性,曾( )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⑷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 )相识。(《琵琶行》)

       12、乘:①驾驭,乘坐;②登上;③趁,顺应;④顶着,冒着;⑤车,兵车,包括一车四马;⑥车的量词,“辆”。

       ⑴乘( )彼垝垣,以望复关。(《氓》)

       ⑵因利乘( )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⑶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 )之势。(《过秦论》)

       ⑷张良曰:“沛公之参乘( )樊哙者也。”(《鸿门宴》)

       ⑸余以(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 )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⑹若夫乘( )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逍遥游》)

       ⑺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质于齐,齐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⑻成语“乘( )人之危”

       13、诚:①真心,不虚伪;②确实,的确;③连词,表假设,“如果”“果真”。

       ⑴此诚( )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⑵盖在殷忧,必竭诚( )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

       ⑶君人者,诚( )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⑷楚诚( )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史记?屈原列传》)

       ⑸成语“诚( )惶诚恐”

       14、除:①台阶;②任命,授职;③去除,除掉;④修治;⑤流逝,过去。

       ⑴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 )臣洗马。(《陈情表》) ⑵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朱子家训》) ⑶兴利除( )弊。 ⑷爆竹声中一岁除( ) (《元日》)

       ⑸即除( )魏阉废祠之址而葬之。(《五人墓碑记》)

       15、辞:①口供;②言词,文辞;③告诉,讲话;④推辞,不接受;⑤辞别,告别;⑥文体的一种;⑦托辞,借口。

       ⑴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

       ⑵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鸿门宴》) ⑶臣以供养无主,辞( )不赴命。(《陈情表》) ⑷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⑸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⑹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 )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房宫赋》) ⑺成语“在所不辞(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

       16、从:①跟随;②使……跟随;③依傍,紧挨着;④顺从,听从;⑤堂房亲属;⑥通“纵”,合纵。

       ⑴合从( )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⑵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

       ⑶沛公旦日从( )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⑷樊哙从( )良坐。(《鸿门宴》)

       ⑸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 )之。(《谏太宗十思疏》) ⑹升死,其印为余群从( )所得。(《活版》) ⑺弟走从( )军阿姨死。(《琵琶行》) ⑻成语“从( )善如流”“恭敬不如从( )命”

       17、殆:①危险;②精神疲倦而无所得;通“怠”,懈怠;③几乎;④副词,大概,恐怕。

       ⑴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 )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⑵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谋攻》)

       ⑶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 )遍。(《梦溪笔谈》)

       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⑸有殆( )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18、当:①在(某处、某时);②占据,把守;③掌管,主持;④判罪;⑤抵挡,阻挡;⑥担当,担任;⑦通“倘”,如果。

       ⑴当( )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

       ⑵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 )项王乎?”(《鸿门宴》)

       ⑶人君当( )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谏太宗十思疏》)

       ⑷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 )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⑸猥以微贱,当( )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陈情表》)

       ⑹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 )斩。(《陈涉世家》)

       ⑺一夫当( )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⑻成语“当( )家作主”“锐不可当( )”

       19、:①道路,通道;②途径,方法,措施;③规律,道理;④指道家,道教;⑤主张,思想,学说;⑥说,讲;⑦dǎo,通“导”,引导;⑧道义,正义;⑨风尚,风气。

       ⑴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 )夫先路。(《离骚》)

       ⑵养生丧死无憾,王道( )之始也。(《寡人之于国也》)

       ⑶于是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过秦论》)

       ⑷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 )也。(《韩非子?五蠹》)

       ⑸从郦山下,道( )芷阳间行(《鸿门宴》)

       ⑹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 )哉?(《谏太宗十思疏》)

       ⑺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⑻师者,所以传道( )受业解惑也。(《师说》)

       ⑼嗟乎!师道( )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 )行空,不霁何虹?(《阿房宫赋》)

       ⑾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 )也哉!(《游褒禅山记》)

       ⑿成语“道( )不同不相为谋”

       20、得:①应该,应当;②对,合适;③能够;④收获;⑤心得,体会;⑥得意,满足;⑦融洽;⑧通“德”,感激。

       ⑴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 )兄事之。”(《鸿门宴》)

       ⑵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 )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⑶当其欣于所遇,暂得( )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兰亭集序》)

       ⑷古人之观於天地……,往往有得( )。(《游褒禅山记》)

       ⑸轩凡四遭火,得( )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⑹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 )我欤?(《鱼我所欲也》)

       ⑺某亦守法,于公甚相得。(《记王忠肃公翱事》)

       21、度:①量长短的标准;②限度,尺度;③制度,法度;④度量,气度;⑤渡过,越过;⑥量词,表示次数;⑦duó,量长短;⑧duó,估计,揣度,推测;⑨谱曲,谱写;⑩思考,考虑。

       ⑴内立法度( ),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⑵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 )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过秦论》)

       ⑶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谏太宗十思疏》)

       ⑷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⑸度( )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⑹会天大雨,道不通,度( )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阴山。(王昌龄《出塞》)

       ⑻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 )之。” ⑼权,然后知轻重;度( ),然后知长短。

       ⑽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 )此曲。(《扬州慢》)

       ⑾成语“置之度( )外”“一年一度( )”

       22、非:①不对的,不合理的;②非难,责怪;③不是;④无,没有;⑤认为……不对。

       ⑴非( )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⑵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⑶臣之辛苦,非( )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陈情表》)

       ⑷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 )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⑸是己而非( )人,俗之同病。 ⑹成语“惹是生非( )”“是古非( )今”

       23、复:①夹层的,双层的;②繁复,重复;③再,又;④返回;⑤恢复;⑥回答;⑦告诉,上报;⑧通“覆”,遮盖,盖上。

       ⑴呜呼!师道之不复( ),可知矣。(《师说》)

       ⑵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 )道行空,不霁何虹?(《阿房宫赋》)

       ⑶乃使人复( )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项脊轩志》)

       ⑷不敢出一言以复( )。(《送东阳马生序》) ⑸复( )之以掌,虚若无物。(《促织》)

       ⑹有复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齐桓晋文之事》)

       ⑺成语“髀肉复( )生”“故态复( )萌”

       24、负:①背,用背驮东西;背靠着;②承载,担负,支撑;③使承担;④凭借,依仗;⑤享有;⑥违背,背弃;⑦辜负,对不起;⑧蒙受,遭受;

       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 )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⑵使负( )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

       ⑶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孔雀东南飞》)

       ⑷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 )大舟也无力。(《逍遥游》)

       ⑸久负( )盛名 ⑹均之二策,宁许以负( )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⑺秦贪,负( )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同上)

       ⑻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 )约不偿城。(同上)

       ⑼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 )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同上)

       ⑽成语“负( )屈衔冤”“负( )隅顽抗”

       25、盖:①车盖;②遮蔽,掩盖;③胜过,超过;④副词,大概,大约,表推测,推断;⑤连词,表示推测原因,译为“大概因为”;⑥ 句首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⑦通“盍”,何不;⑧通“盍”,何,怎么。

       ⑴ 盖(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将伐颛臾》)

       ⑵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 )寡。(《谏太宗十思疏》)

       ⑶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 )音谬也。(《游褒禅山记》)

       ⑷盖( )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同上)

       ⑸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 )矣。(《项脊轩志》)

       ⑹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⑺盖( )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赤壁赋》)

       ⑻盖(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报任安书》)

       ⑼力拔山兮气盖( )世(《垓下歌》)

       ⑽嘻,善哉!技盖( )至此哉?(《庖丁解牛》)

       26、故:①旧,与“新”相对;②旧有的,原来的;③老朋友;旧交情;④衰退,衰老;⑤原因,缘故;⑥故意,特意;⑦所以,因此;⑧复音词“是故”,因此。

       ⑴温故( )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⑵故(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⑶(吴)广故( )数言欲亡,忿恚尉。(亡:逃亡。忿恚:使……愤怒。)(《史记?陈涉世家》)

       ⑷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⑸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 )业,因遗策。(《过秦论》)

       ⑹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 )?”(《鸿门宴》)

       ⑺故( )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⑻豫章故( )郡,洪都新府。(《滕王阁序》)

       ⑼是故( )圣益圣,愚益愚。(《师说》)

       ⑽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琵琶行》)

       ⑾成语“故( )弄玄虚”“故( )伎重演”“一见如故( )”

       27、顾:①回头看;②看;③探望,拜访;④顾念,考虑;⑤副词,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只是”、“不过”;⑥ 副词,表反问,岂,难道。

       ⑴三顾( )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⑵人之立志,顾( )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⑶樊哙曰:“大行不顾( )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⑷每移案,顾( )视无可置者。(《项脊轩志》)

       ⑸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 )妻子(《报任安书》)

       ⑹相顾( )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⑺相如顾( )召赵御史书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⑻顾( )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同上)

       ⑼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 )未有路耳。(《史记?魏公子列传》)

       ⑽成语“瞻前顾( )后”

       28、固:①坚固,牢固,特指地形险要和城郭坚固;②巩固、稳固,安定,使……坚固(稳固);③坚持,坚决;④固执,顽固;⑤鄙陋;⑥本来,原来;⑦确实,实在;⑧表让步,固然。

       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⑵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 )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⑶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拥雍州之地。(《过秦论》)

       ⑷君臣固( )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过秦论》)

       ⑸斯固( )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 ⑹至于颠覆,理固( )宜然。(《六国论》) ⑺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 )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⑻人固( )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⑼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⑽仆非敢如此也。请略陈固( )陋。(《报任安书》) ⑾成语 “固( )若金汤”

       29、归:①女子出嫁;②返回;③送回,归还;④归附,归顺;⑤汇聚;⑥通“馈”,赠送。

       ⑴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 )之,若水之归( )下也。(《勾践灭吴》)

       ⑵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 )?(《孔雀东南飞》) ⑶后五年,吾妻来归( )。(《项脊轩志》) ⑷自牧归( )荑,洵(的确,确实)美且异。(《静女》)

       ⑸成语“完璧归( )赵”

       30、国:①国家;②周代诸侯国以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地;③国都,京城。

       ⑴登斯楼也,则有去国( )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岳阳楼记》)

       ⑵九国( )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

文言文阅读孔颖达翻译

       1.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

        原发布者:李凤琴

        基础课程教学资料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一、一词多义

        “之”

       

        1、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 2、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 3、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

        4、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 5、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以”“而”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 2、敢以烦执事(介词,拿) 3、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 4、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 5、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 “焉”

        1、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

        2、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

        3、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4、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其”

        1、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

        2、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

        3、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

        二、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3、秦伯说(同“悦”) 4三、词类活用 1372414二、通假字:蟹六跪而二螯222意动43

2. 高中文言文基础知识

        文言文基础知识

        (一)高中文言文阅读能力要求

        1.应达到的要求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B

        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 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应熟练掌握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1)重点掌握常见文言实词

        爱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

        曾 乘 诚 除 辞 从 殆 当 道 得

        度 非 复 负 盖 故 顾 固 归 国

        过 何 恨 胡 患 或 疾 及 即 既

        假 间 见 解 就 举 绝 堪 克 类

        怜 弥 莫 乃 内 期 奇 迁 请 穷

        去 劝 却 如 若 善 少 涉 胜 识

        使 是 适 书 孰 属 数 率 说 私

        素 汤 涕 徒 亡 王 望 恶 微 悉

        相 谢 信 兴 行 幸 修 徐 许 阳

        要 宜 遗 贻 易 阴 右 再 造 知

        致 质 治 诸 贼 族 卒 走 左 坐

        (2)重点掌握常见文言虚词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 有没有高中文言文知识汇总

        高中文言文专题复习——18虚词一、而(一)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解其惑者也。

        (《师说》)⑤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①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鸿门宴》)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④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⑤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⑥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祭十二郎文》)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③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④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烛之武退秦师》)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③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左传?襄公三十年》)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译为“地”“着”或不译。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寡人之于国也》)④夜缒而出(《烛之武退秦师》)⑤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成“因此”“因而”。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可译成“以”“以此”“来”。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了”。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译为“才”,“方才”,表示时间的副词。

        ①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柳敬亭传》)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出师表》)③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送东阳马生序》)而况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之意。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石钟山记》)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庖丁解牛》)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一般可译为“不久”,“一会儿”“后来”。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二、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赤壁之战》)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用于宾语前置句中“何”要后置(疑问句中,若宾语是疑问代词,这个疑问代词放在动词前)。

        ①问:“何以战?”(《曹刿论战》)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④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3、作定语,可译为“这”“那““什么”。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③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孔雀东南飞》)(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哪里”。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④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4. 谁有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啊

        一些文言文语法知识,例如使动,状语后置,重要的句式结构 答:同学你好,具体知识如下 文言常用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基本上是相对应的,主要要求同学们掌握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变式句等五种。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

        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

        (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

        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 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代词,这样) (苏轼《石钟山记》)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

        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

        (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二、疑问句 文言中的疑问句,一般要用疑问代词(谁、何、易、胡、安、孰、焉等)或疑问语气词(乎、欤、耶等)提出问题。

        用疑问代词的,例如: 谁为哀者? (张溥《五人墓碑记》) 独五人之激檄,何也? (同上)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同上)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司马迁《鸿门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韩愈《师说》) 且焉置土石? (《列子·愚公移山》) 用疑问语气词的,例如: 壮士,能复饮乎? (司马迁《鸿门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沟《六国论》) 三、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动词本身表被动。

        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省略句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

        (柳宗元《捕蛇者说》) 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

        ……录毕,( )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问:“( )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左传·曹判论战》) 2.省略谓语。

        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例如: 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同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省略宾语。

        有。

重点用文言文怎么说

       1. 《孔颖达阅读答案附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

        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善属文,通步历。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

        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炀帝召天下儒官集东都,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得免。

        补太学助教。隋乱,避地虎牢。

       

        太宗平洛,授文学馆学士,迁国子博士。 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

        时帝新即位,颖达数以忠言进。帝问:“孔子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对曰:“此圣人教人谦耳。

        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非特匹夫,君德亦然。故《易》称‘蒙以养正’,‘明夷以莅众’。

        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自古灭亡,莫不由此。”

        帝称善。除国子司业,岁余,以太子右庶子兼司业。

        与诸儒议历及明堂事,多从其说。以论撰劳,加散骑常侍,爵为子。

        皇太子令颖达撰《孝经章句》,因文以尽箴讽。帝知数争太子失,赐黄金一斤、绢百匹。

        久之,拜祭酒,侍讲东宫。帝幸太学观释菜,命颖达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诏褒美。

        后太子稍不法,颖达争不已,乳夫人曰:“太子既长,不宜数面折之。 ”对曰:“蒙国厚恩,虽死不恨。”

        剀切愈至。后致仕,卒,陪葬昭陵,赠太常卿,谥曰宪。

        初,颖达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受诏撰《五经》义训凡百余篇,号《义赞》,诏改为《正义》云。虽包贯异家为详博,然其中不能无谬冗,博士马嘉运驳正其失,至相讥诋。

        有诏更令裁定,功未就。永徽二年,诏中书门下与国子三馆博士、弘文馆学士考正之,于是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张行成、侍中高季辅就加增损,书始布下。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三》全文节选)4。 下列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善属文,通步历。 步:推算B。

        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 举:考中C。 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 资:资助D。

        非特匹夫,君德亦然 特:只是5。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直接表明孔颖达“博学”和“忠直”的一组是(3分)A。

        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 帝知数争太子失,赐黄金一斤、绢百匹B。与诸儒议历及明堂事,多从其说 时帝新即位,颖达数以忠言进C。

        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 皇太子令颖达撰《孝经章句》,因文以尽箴讽D。就加增损,书始布下 后太子稍不法,颖达争不已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颖达博学多才,在与国子秘书学士辩论中,他最为突出,而且年龄最小,老师及有修养的儒士耻于在他之下,暗中派刺客去刺杀他,他躲藏在杨玄感家中得以幸免。

        B。 孔颖达在回答太宗的询问时,首先概括了孔子那句话的意义和作用,然后具体解释了各句的意思,接着进一步把道理引入执政治国的事情中。

        这样既思维缜密又表现了他知识广博。C。

        太宗听了孔颖达的解释和讽谏以后,认为孔颖达博涉经书,学问渊博,特别是孔颖达忠正的讽谏精神很值得称许。 于是授予他国子司业官职。

        D。孔颖达等人撰著《五经》义训的百余篇文章,虽然包罗各家很是广博,但其中不可能没有谬误,博士马嘉运批驳指正他们的失误,以至于互相讥讽诋毁。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 (5分)(2)乳夫人曰“太子既长,不宜数面折之。”

        对曰“蒙国厚恩,虽死不恨。”(5分)。

2. 文言文阅读 优伶 的相关练习,答案,还有翻译

        你说的不太清楚,是不是《伶官传序》的练习?下面是原文: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忘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下面是翻译;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概,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

        《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于是作《伶官传》。

3. 文言文翻译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nilupar2002 151.狐猪争功,文言文翻译狐笑猪曰:“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

        猪曰:“汝何必笑我,汝亦不见得能立功于世。”狐曰:“我之皮,能衣被苍生,如何言无功?若汝则无功耳。”

        猪曰:“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羊贸贸然来,曰:“汝等不必争,我能兼汝二者之长,又当如何?”语未竟,狼突如其来,尽扑杀而食之。笑曰:“这一班奴隶性质的畜生,动辄言功,只合做我的牺牲也。”

        译文:狐狸笑猪说:“你是一个大蠢物,哪能和我相比呢?”猪说:“你就不必讥笑我了,你也不见得在世界上有什么功劳。”狐狸说:“我的毛皮,能作衣服、被子造福百姓,怎么说我没有功劳呢?如果是你则没有功劳了。”

        猪说:“我的肉,能让人吃饱肚子,怎么能说没有功劳呢?”这时一只羊莽莽撞撞地走过来了,说:“你们就不用再争了,我兼有你们两个的长处,你们觉得呢?”话还没说完,一只狼突然来到,将它们全部扑杀了。然后笑着说:“这一帮只适合做奴隶的动物,动不动就说自己的功劳,只能做我的食物罢了!”152.文言文《沈沌子多忧》的翻译沈屯子生性多虑,整日忧心忡忡。

        一天,他与朋友一块来到集市上,听说书人说到“杨文广围困柳州城中,内乏粮,外无援”时,他立时紧皱眉头,站在一旁唏嘘不已。朋友把他拉回家中,他竟日夜不忘此事,口中不住地念叨着:“文广被困在那里,怎么才能解脱呢?”竟因此忧愁得生了一场大玻家里人劝他到外面走走,散散心,他就走了出来。

        途中正好看见有人扛着一捆竹竿。

4. 文言文翻译请老师翻译一下:《礼记大传》说宗子合族之礼道∶同姓

        原文是: 同姓从宗,合族属;异姓主名,治际会。

        名著而男女有别。其夫属乎父道者,妻皆母道也。

        其夫属于子道者,妻皆妇道也。谓弟之妻妇者,是嫂亦可谓之母乎?名者,人治之大者也,可无慎乎?——《礼记?大传第十六》 参考译文如下: 同姓的人(即“父系时代本氏族里的人”)要依着血系的支分派别,(如先分为老大房、老二房、老三房,再各统率其所属的房分之类……),合起来成为一个宗族,明确亲疏远近关系;异姓的人(即“来嫁者”,亦即一个家族内的太太媳妇儿们)只是分别她们的辈份,而不再分别她们的支派,如只是分为老太太、太太、少太太等,而不再问她们谁是谁的妻子,谁是谁的母亲等),分清辈分关系以定互相交往的相关礼仪。

        名分(辈分)既经确定,也就明确了一个家族里面男女有别。她们的丈夫属于“父道”范畴的,他们的妻子都属于“母道”的范畴;她们的丈夫属于“子道”范畴的,他们的妻子都属于“妇道”的范畴。

        (这就出现了混乱的情况,)难道兄弟的妻子属于“妇道”的范畴,而这位兄弟的嫂子却可以属于“母道”的范畴吗?(所以说,)(女人的)名分(辈分),是一个家庭存在、管理的大事(或“关键”)啊,难道可以不谨慎(对待)吗? 注释: 1、《礼记正义》唐?孔颖达 [疏]“同姓”至“有别”。 ○正义曰:此一节论同姓从宗,异姓主名,明男女有别之事,各随文解之。

        ○“同姓从宗”者,同姓,父族也。从宗,谓从大小宗也。

        ○“合族属”者,谓合聚族人亲疏,使昭为一行,穆为一行,同时食,故曰“合族属”也。○“异姓主名,治际会”者,异姓谓他姓之女,来为巳姓之妻,系夫之亲,主为母、妇之名。

        夫若为父行,则主母名。夫若子行,则主妇名。

        治,正也。际会,所以主此母、妇之名,正昏姻交接会合之事。

        ○“名著而男女有别”者,若母、妇之名著,则男女尊卑异等,各有分别,不相 *** ,凡姓族异者,所以别异人也,犹万物皆各有名,以相分别。天子赐姓赐氏,诸侯但赐氏,不得赐姓,降於天子也。

        故隐八年《左传》云:“无骇卒,公问族於众仲,众仲对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以此言之,天子因诸侯先祖所生,赐之曰姓。

        杜预云:“若舜生妫汭,赐姓曰妫;封舜之后於陈,以所封之土,命为氏。 舜后姓妫而氏曰陈,故郑《驳异义》云:“炎帝姓姜,大皞之所赐也。

        黄帝姓姬,炎帝之所赐也。故尧赐伯夷姓曰姜,赐禹姓曰姒,赐契姓曰子,赐稷姓曰姬,著在《书传》。”

        如郑此言,是天子赐姓也。诸侯赐卿大夫以氏,若同姓,公之子曰公子,公子之子曰公孙。

        公孙之子,其亲巳远,不得上连於公,故以王父字为氏,若适夫人之子,则以五十字伯仲为氏,若鲁之仲孙、季孙是也。 若庶子妾子,则以二十字为氏,则展氏、臧氏是也。

        若男女,则以父祖官及所食之邑为氏,以官为氏者,则司马、司城是也;以邑为氏者,若韩、赵、魏是也。凡赐氏族者,此为卿乃赐。

        有大功德者,生赐以族,若叔孙得臣是也。虽公子之身,若有大功德,则以公子之字赐以为族,若“仲遂”是也。

        其无功德,死后乃赐族,若无骇是也。若子孙不为卿,其君不赐族,子孙自以王父字为族也。

        氏、族对之为别,散则通也。故《左传》云“问族於众仲”,下云“公命以字为展氏”是也。

        其姓与氏,散亦得通,故《春秋》有姜氏、子氏,姜、子皆姓而云氏是也。○注“若卫”至“纳焉”。

        ○正义曰:案《春秋左氏传》桓十六年:“初,卫宣公烝於夷姜,生急子,娶於齐而美。公取之,生寿及朔。”

        又昭十九年《左传》:楚平王,郹阳封人之女奔之,生大子建,为大子建良秦女而美,平王自纳之。是其 *** 之事也。

        2、《礼记正义》唐?孔颖达 [疏]“其夫”至“道也”。 ○正义曰:此一经言他姓妇人来嫁已族,本无昭穆於己亲,惟系夫尊卑,而定母、妇之号也。

        ○“其夫属乎父道”者,道,犹行列也。若其夫随属於己之父行者,其妻皆即己之母行也,故云“妻皆母道”也。

        ○“其夫属乎子道者,妻皆妇道也”者,谓其夫随属於己之子行者,其妻皆妇行也。 故妇人来嫁已伯父之列,即谓之为母也。

        来嫁於己之子侄之行,即谓之为妇也。○注“言母”至“别也”。

        ○正义曰:云“母、妇无昭穆於此”者,此谓己之族也。言他姓之女,或为妇,或为母,先无昭穆於己之亲族。

        云“统於夫耳”者,言所以有母、妇名者,谓系统於夫,始有母、妇之名也。 云“尊之卑之,明非己伦,以厚别也”者,谓之为母者则尊敬之,谓之为妇者即卑远之。

        既尊卑县绝,明知非已之伦位,所以厚重相分别之义也。凡男女若无尊卑,伦类相聚,即 *** 易生,为无相分别也。

        ○“谓弟”至“母乎”。○此一经论兄弟之妻相称谓之义。

        凡子行之妻,乃谓之为妇,弟非子行,其妻亦谓之妇者,以兄弟同伦,嫌相亵渎。 弟虽非子行,其妻同子行之妻,谓之为妇,欲卑远之。

        弟妻既得为妇号,记者恐兄妻得为母号,故记者明之云:“是嫂亦可谓之母乎?”言嫂不可亦谓之为母也。然弟妻既得为妇,兄妻不可亦得为母者,然弟小於己,妻必幼稚,故可谓之为妇。

        而嫂不可借子妻之。

5. 斥“铜臭”

        不用翻译,直接用。

        “铜臭”一词,出自《后汉书·崔实传》。汉代权臣崔烈,名重一时,但他仍不满足于现状,而在卖官鬻爵的腐败中以五百万钱买得司徒一职,从而得享“三公”之尊。

        有一日他问儿子崔钧:“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崔钧如实回答:“论者嫌其铜臭。”由此人们便以“铜臭”一词来讥讽俗陋无知而多财暴富之人。

        千年以来,书香铜臭,人们有着截然不同的褒贬好恶. 通常我们读铜臭( chou ),而不是读铜臭 (xiu) 。读臭为“秀”是后来的事,见于三部委 1985 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这是一部关于现代汉语的语音异读词规范化的标准,如其《通知》所说,对普通话异读词的审定是“采取约定俗成、承认现实的态度”的。

        但是,审音表中关于“铜臭”的读音是值得斟酌的。 铜臭一词,出自《汉书·崔?S··烈传》: 从兄烈,有重名于北州,历位郡守、九卿。

        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黄绶各有差。其富者则先入钱,贫者到官而后倍输,或因常侍、阿保别自通达。

        是时段炯、樊陵、张温等虽有功勤名誉,然皆先输货财而后登公位。烈时因傅母入钱五百万,得为司徒。

        及拜日,天子临轩,百僚毕会。帝顾谓亲幸者曰:“悔不小靳,可至千万。”

        程夫人于旁应曰:“崔公冀州名士,岂肯买官?赖我得是,反不知姝邪?”烈于是声誉衰减。久之不自安,从容问其子钧曰:“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钧曰:“大人少有英称,历位卿守,论者不谓不当为三公;而今登其位,天下失望。”

        烈曰:“何为然也?”钧曰:“论者嫌其铜臭。”烈怒,举杖击之。

        钧时为虎贲中郎将,服武弁,戴曷鸟尾,狼狈而走。烈骂曰:“死卒,父挝而走,孝乎?钧曰:舜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非不孝也。”

        烈惭而止。烈后拜太尉。

        引文略长,以便看到铜臭一词的语源背景。一、东汉桓、灵之时,官爵公然买卖,天子亲临,价格弹性,条件宽松,大小官吏,趋之若鹜;公卿名士,不能免俗。

        崔烈有名于时,以钱五百万买得司徒,担心物议,问其子崔均:“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均曰:“论者嫌其铜臭。”这个铜,就是那个为汉文帝吮痈得宠的邓通造的钱,文帝赐之蜀严道铜山,使可自己铸钱,所以邓氏的铜钱满天下。

        二、铜臭其词,在当时就蕴含强烈贬义。父子之间对话本来还平和,及至儿子如实相告,一听到“嫌”、“铜臭”这样的字眼,崔烈就怒不可遏了,是又怒又骂又打的。

        可见“臭”字只有当恶气讲、含讥讽意时才有惹得名士发怒、咒骂和“举杖击之”的可能。 铜臭,《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铜钱、铜元的臭味,用来讥刺惟利是图的表现( 1979 年版是“用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注音就是 chou )。

        其他词书的解释大致不差,《辞海》:“后常讥讽爱钱的人”;《辞源》:“讥讽以钱买官或豪富者”;《汉语大词典》:“铜钱的臭气。原用来讥讽用钱买官或豪富者。

        后常用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所以,在现代汉语语用习惯里,铜臭一词具有鲜明的贬义色彩。

        臭的音读并不复杂,其古音读 xiu ,是一个会意字,“用鼻子辨别气味”(《汉语大字典》),就是嗅的意思,引申为气味的总称,有“善气”和“恶气”的分别。《诗·大雅·文王》:“无声无臭”,是作气味讲,也就是《孟子·尽心》里所说“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的臭,即“通于鼻者”(孔颖达)。

        这是臭字的本义。《易·系辞》:“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孔颖达疏:“臭,气香馥如兰也”, 是作香气(善气)讲;东汉仲长统《昌言·理乱》:“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是作臭气(恶气)讲,即秽恶的气味。

        从恶气引申,臭就成了令人厌恶、拙劣和狠毒的贬词,曰人的躯壳为“臭皮囊”,曰人下的不高明的棋为“臭棋”,曰狠狠的骂为“臭骂”;《儒林外史》:“从早上到此刻,一碗饭也不给人吃,偏生有这些臭排场!”《红楼梦》:“人命官司一事,他竟视为儿戏,自以为花上几个臭钱,没有不了的。”铜臭的音和义也是这样来的:铜臭,铜钱的臭气(恶气、秽气)。

        从词典的注释中可以知道,铜臭,是铜钱的臭味、臭气。其实,铜作为金属,本无气味可言,说它有“臭味”或“臭气”,显然加上了人们主观上的好恶色彩。

        而在现代汉语里,作为注释文字的“臭味”和“臭气”的臭,都该念 chou ;那么,铜臭的臭念 chou 是顺理成章的。 还可以从前人的著作中找到许多例证。

        《聊斋志异·席方平》中二郎的判语:“羊某:富而不仁,狡而多诈。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

        余腥犹能役鬼,大力直可通神。宜籍羊氏之家,以尝席生之孝。”

        骈句以“铜臭熏天”反对“金光盖地”,以及后句的“余腥”和“铜臭”的关联,“腥”是对“臭”的极好的阐释,这里的“余腥”就是“铜臭”,是铜臭的另一比譬说法。因此,可以判定这个“臭”应该作“恶气”讲,读音念 chou 。

        戴名世《南山集·钱神问对》:“有神色赤而目方,刺其面为文。立中衢,臭达于远。”

        意译:有一位神,脸色殷红,眼睛方正,脸上刺了一些文字, 站在大道中间。

6. 求达人给翻译一段文言文不胜感激~如下是新唐书阎立本传的一段看了

        武德年间(618-626),阎立本在当时还是秦王(注:李世民曾被封为秦王)的李世民手下担任秦王府的总管后勤。

        这段时间,他一直和阎立德在一起。武德四年,唐太宗当时担任“太尉尚书令,雍州州长(牧是意译就是领导)、左右卫大将军,刚被任命为天策上将军,位居三公之上”,于是刻苦学习经书典籍,在艺术和学术上寻找快乐,开办学官来招待各地的学士。

        于是宣布:‘以前楚王比申穆更早知道尊重贤士重视道德,梁园接待士人,品比得上德邹枝。于是写文章记录前任的修养,给后来的人当榜样,无论出身高贵还是卑微,多是赞扬古人。

        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能够达到敬仰羡慕。于是加强道德修养,到各处走访;到偏僻的清幽的地方,大量地招募贤俊的人才。

        (((既而场苗盖寡,空留皎皎之姿;乔木徒迁,终愧嘤嘤之友。所异过人正训,匡其阙如。)

        )){这句就给你意译吧,直译很麻烦。}于是村子里没什么人,只剩下田野上的秧苗;有才华的人徒劳地离开家乡,到底有愧于朋友。

        他们比别人优秀的方面是正统道德,大都很难觉察出来。 坐在齐的大庭两侧,吃饭都感觉有愧于燕的饭馆。

        大行台司勋郎中是杜如晦,记室考功郎中是房玄龄能够心志宁静,军谘祭酒是苏世长,天策府记室是薛收,文学方面有禇亮、姚察,太学博士陆德明、孔颖达,主簿李玄道,天策仓曹李守素,秦王记室虞世南,参军蔡允恭、颜相时,著作郎记室许敬宗、薛元敬,太学助教盖文达,典签苏勖等。 {{{{或背淮而致千里,或通赵以欣三见。

        咸能垂裾邸第,委质藩维,或弘礼度而成典则,畅词学而铭风雅,优游幕府,是用嘉焉。}}}}这几句主要意思是说,他们能够担当重任,使国家得到治理。

        等到薛收死后,征召东禹州的录事参军刘孝孙进学馆,寻求变更得正直。 阎立本图形貌,都把名字题到上面,仍然能够得到文学禇亮为他的画像的赞赏。

        集中到一起,称作十八学士。并且给与珍美得膳食,分成三次,直接住在阁里面。

        只要国家军事安顿下来,参谒回来休息,(唐太宗)就引见他(阎立本)。讨论陵墓和典礼,商讨以前的事,考察其中的得与失,优势半夜才睡,又起来继续讨论,礼数很厚重。

        于是天下都归顺,有才能的人甘愿为他效力,能够进入学馆的很是被仰慕,称作登上瀛洲云。贞观十七年,又被诏画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皇上亲自赞赏他。

        (贞观十七年下诏说:”从古自今的皇帝和国王,褒奖歌颂品德,都将名字刻在鼎上面,又画图像。是用甘露一样的良辰辅佐,麟阁写满赞颂;武将立功,建造云台来纪念功绩。

        赵国公司徒无忌,已故扬州都督司空河间元王孝恭,已故司空蔡国公如晦,已故司空相州都督郑国文贞公徵,司徒梁国公玄龄,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谢申国公士廉,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敬德,特进卫国公靖,特进宋国公瑀,已故辅国大将军杨州都督褒国忠壮公志玄,辅国大将军夔国公弘基,故尚书左仆射忠国公通,已故陕东道大行台尚书右仆射郧节公开山,已故荆州都督谯国公绍,故荆州都督邳襄公顺德,洛州都督郧国公张亮,光禄大夫吏部尚书陈国公侯君集,已故左骁卫大将军郯襄公张公谨,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已故礼部尚书永兴文懿公虞世南,已故卢部尚书渝襄公刘政会,光禄大夫户部尚书莒国公唐俭,光禄大夫兵部尚书英国公李积,已故徐州都督胡庄公秦叔宝等,有的拥有国家栋梁的才华,谋略长远,准备充分,经验学识深厚;有的能够精通古籍,道德高尚,能避免犯罪发生,并忠于国家;有的高举忠义的旗帜,在外国府邸做人质,一直忠于朝廷,不被诱惑;有的接受命令管理国家,吸纳贤士方面,再次有了重视他们的气氛,君主的策略得到宣扬,~~~~)}}}这里一大堆都是歌功颂德的,大致了解下就行了{{{{ 当时国家刚安定下来,外国使节来朝贡,下诏让阎立本画外国的图画。 又鄂杜间有老虎伤人的隐患,太宗带领上前骁勇的将士去平定。

        虢王元凤,是太宗的弟弟,能够把三十均重的弓压弯,一箭就能射死人,召唤阎立本给他画像,来表彰他的英勇。《国史》说:“太宗和侍臣在春苑游玩,池中有奇特的飞鸟,随着波浪流动。

        太宗玩得很得很高兴,召唤侍歌颂咏唱,立即召唤阎立本为他画像。 阁楼内传唤画师阎立本,阎立本当时已经是主爵郎中,到处不停奔波,在池塘边弯着腰,挥舞着画笔和颜料,眼睛看着坐着的宾客,心里很惭愧。

        回来后对儿子说:‘我小时候喜欢读书作词,现在只有画画被人知道,弯腰这样的职务,这是最大的羞辱。你应该引以为戒,不要学习(画画)这门手艺。

        ’”然而性情所喜欢,到底无法舍弃。到了担任右相得时候,和左相姜恪整理事务。

        姜恪曾经历过抵御外敌的功勋,阎立本 只是擅长画画,当时人称他千字文,有传言:“左相应该威震边疆,右相擅长画画。”话的意思是说他不是当宰相的材料。

        咸亨元年,再改任中书令。 第四年逝世,谥为“文贞”僧琮说“阎立本拜郑为师,奇怪的地方很多,画像变化多端,是国家变化的写照”(窦蒙说:“学的东西来自内心,意境在画功外面,和老师张郑没有关系。”

        )裴说:立本的老师张郑,一代比一代厉害。人物衣冠、车马台阁,都画得很微妙。

        从古到今。

       1. 初中语文重点古文句子

        古文重点句子翻译 《桃花源记》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这个人一一为桃源中的人详细的说出他所听到的。 4.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寻找原来所做的标记,竟然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原来的路。 《与朱元思书》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好象奔马。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高山凭依山势争着向上,互相比高远。争着高耸,笔直的向上,形成千百座山峰。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追求高位的人,望见这里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了。

        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4.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船随水流飘浮移动,随心所欲任船所至观赏景物。 5.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百鸟相互和鸣,鸣声和谐动听。 6.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在白天还像在黄昏时一样阴暗。 《岳阳楼记》 1.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3.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_——在朝做官就担忧他的人民,不在朝做官就担忧他的君主。 4.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忧之后才乐”吧。 《醉翁亭记》 1.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位下落,石头露出来,这就是山间的四季。 3.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曹刿论战》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必定把它分给别人。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3.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衰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失了。

        4.小惠未扁,民弗从也。——小恩惠没有遍及民众,人民不听从您。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信用未能使神信任,神灵不保佑您。

        《邹忌讽齐王纳谏》 1.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比,谁美?”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一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能够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缺点,使我听到的,受到下等奖赏。

        5.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燕、赵、韩、魏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鱼我所欲也》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躲避祸患,但有人不去干这种事情。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原先为了礼义宁愿身死也不接受(一单食,一豆羹),现在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而接受它。

        4.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是所说的失掉了他本来的思想。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假使人们所喜欢的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求得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假使人们所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躲避祸患的,什么事情不做呢?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这些办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的才干。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常常灭亡。 3.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必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内心忧困,思虑堵塞,而后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而后人们才了解他。 《出师表》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升降官吏,评论人物好坏(的标准),不应该不同。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

2. 如何写文言文重点字和翻译

        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

        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

        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如果有时间可以看更多:文言文翻译的要求文言文翻译 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

        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二、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选、固、意。

        1 .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不翻译。

        例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滴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2 .补。

        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例如:(成名)喜置(之于)榻上,(子)半夜复苏(《促织》)3 .删。

        删去不译的词。例如:夫战,勇气也议。

        (《曹哙论战》) “夫”,发语词。翻译时应删去。

        奏将鼓之(《曹哙论战》)“之”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无实义,应删去。4 .换。

        在翻译时应把古词换成现代词。例如:“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中“而”“翁”“汝”应分别换成“你”“爹”“你”。

        5 .调。在翻译时,有些句子的词序需要调整(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蚓无爪牙之利”可调成“姗无利爪牙”的形式。

        6 .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

        对文言文中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的情况,须根据语境选用恰当的词义。例如“顾”:相如顾(回头)召赵御史(《 廉颇蔺相如列传》)君巨相顾(看),不知所归(《伶官传序》)大行不顾(考虑)细谨(《 鸿门宴》)眷顾(思念)楚国,系心怀王 (《屈原列传》 )三顾(拜访)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顾(但)计不知所出耳(《 荆辆刺秦王》)人之立志,顾(难道)不如蜀鄙之僧栽(《 为学》 )7 .固。

        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例子见“固定句式”部分。

        8 .意。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等意义;有时直译会不明确,应用意译。

        例如:“秋毫不敢有所近”不能直译为“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应意译为“连最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这些方法,要学以致用哦!本文转载来自我爱学习网 原文地址。

       好了,今天关于“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整理”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整理”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