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自序原文及翻译_太史公自序原文及翻译是岁

       非常感谢大家对太史公自序原文及翻译问题集合的贡献。我会努力给出简明扼要的回答,并根据需要提供一些具体实例来支持我的观点,希望这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路。

1.吴广以为然翻译

2.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求翻译

3.此碗腹殊空的殊的意思

4.跪求太史公自序 通假字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的解释

5.读书笔记:《太史公自序第七十》3

太史公自序原文及翻译_太史公自序原文及翻译是岁

吴广以为然翻译

       吴广以为然翻译是:吴广认为他讲得对。

原文节选:?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译文:

       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作为天下首发,应当会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他讲得对。于是二人就去占卜(来预测吉凶)。占卜的人了解了他们的意图,说:“你们的大事都能成功,可以建立功业,然而你们把事情向鬼神卜问过吗”

创作背景: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云:“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作陈涉世家第十八。”这段话意思是说:桀、纣丧失王道而汤、武兴起,周失其王道而《春秋》一书问世。

       秦失其为政之道,陈涉发起反秦义举,诸侯相继造反,风起云涌,终于灭掉秦朝。天下亡秦之端,始于陈涉发难。于是作《陈涉世家》第十八。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求翻译

        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①久矣’。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②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太史公曰:“《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讥刺而已也。汉兴以来,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于是论次③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於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本文节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注①渐:渐进发展 ② 经事:常规之事。 ③论次:论述编次。

       

        9.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君不君则犯 犯:犯罪

        B. 被之空言而不敢辞 被:遭受

        C. 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 咸:全部

        D. 犹不能宣尽其意 宣:颂扬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春秋》者,礼仪之大宗也”的一组是( )

        ①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②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

        ③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 ④《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

        ⑤《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 ⑥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

        A. ①⑤⑥ B. ②④⑥ C. ②③⑤ D. ①③④

        11.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司马迁与壶遂的对话来看,司马迁写《史记》的原因是他曾担任太史令的职务,不愿弃置天子圣明盛德而不予记载,埋没功臣、世家、贤大夫的功业而不予载述,从而违背先父的临终遗言。

        B. 因为上没有圣明君主,处在下面又得不到任用,所以孔子撰写《春秋》。留下一部空洞的史文来裁断礼义,当作一代帝王的法典。

        C.《春秋》之中记载了三十六次弑君事件,五十二次亡国事件和诸侯不计其数的不能保其国家的事件。所以《春秋》是一部讥刺历史的著作。

        D. 司马迁开始论述编次所得文献和材料。到了第七年,太史公遭逢李陵之祸,被囚禁狱中,横被腐刑,愤懑不平之辞,使读者不禁掩卷叹息 。

        1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

        (2)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

        (3)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不超过6处)(3分)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

        参考答案

        9.A

        10.C(①句是说《春秋》的作用 ④句是说《春秋》文字篇幅,要旨多。⑥句是说孔子写春秋的原因。)

        11.C(《春秋》是一部讥刺历史的著作错。原文“非独讥刺而已也”。)

        12(9分)

        (1)(3分)答案:做人君、人父若不通晓《春秋》的要义,必定会蒙受首恶之名。(而,如果1分 蒙,蒙受1分,大意1分)

        (2)(3分)答案:礼于没有发生之前禁绝坏事,法规于坏事发生之后施行(未然,没有发生1分 状语后置1分 ,大意1分 )

        (3)(3分)答案:这些人都是心中聚集郁闷忧愁,不能使理想主张实现。(意,心中1分,通,使……实现1分,大意1分。)

        13. (3分)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

        译文:“人的祸福没有门路,完全是由自己招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像人影紧跟着形体一样,绝不差错。所以天地之间,有专管过错的神明,按照犯罪的轻重,来削减年寿。(人活一百天叫一算,十二年叫一纪)。不但年寿被减,而且罚他贫困损耗,患难的事情纷至沓来。

文言文翻译 汉书原文及翻译 旧五代史·王审知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门山县吏隐堂记(王若虚)阅读答案附翻译 萧颖士风节(容斋随笔)阅读答案附翻译 戴高帽(俞樾)阅读答案附翻译 北齐书·卢文伟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北史·魏收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旧五代史·李愚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资治通鉴·唐纪九(选节)阅读答案附翻译 归氏二贤传(归有光)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蒲宗盂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魏书·杨大眼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侯蒙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阅读答案附赏析 三国志·朱桓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 李显忠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南史·顾越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陈书·任忠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魏知古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此碗腹殊空的殊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违背是非标准追求邪曲,争着苟合取悦作为法则。这句话出自屈原的《离骚》。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

       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关于《离骚》的创作年代,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据此则当作于屈原放逐之后。今人对此说法不一,有说作于楚怀王时屈原被疏远以后,还是作于楚顷襄王时屈原被流放以后,有说作于怀王末顷襄王初,有说始作于怀王时而成于顷襄王初,迄无定论。

       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

       百度百科——离骚

跪求太史公自序 通假字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的解释

       此碗腹殊空的殊的意思是很;甚。

       原文:

       王公与朝士共饮酒,举琉璃碗谓伯仁曰:“此碗腹殊空,谓之宝器,何邪?”答曰:“此碗英英,诚为清彻,所以为宝耳。”

       注释:

       1、朝士:周代官名,后泛称朝廷官吏。

       2、“此碗”句:王导以碗比喻伯仁,嘲笑他无能,腹中空洞无物。

       3、英英:明亮的样子。

       4、殊:副词,很;甚。

       译文:

       王导和朝廷的官员一道饮酒,他举起琉璃碗对周伯仁说:“这个碗腹内很空,还称它是宝器,为什么呢?”周伯仁回答说:“这个碗亮晶晶的,确实晶莹澄澈,这就是成为宝器的原因啊。”

       殊的其他意思:

       一、动词

       1、斩首,断其首身而死

       今世殊死者相枕也。——《庄子·在宥》

       2、引申为死

       太子即自刭,不殊。——《史记·淮南王刘安列传》

       不殊(不死)

       3、断绝

       殊,断也。——《广雅》

       4、分开;离开

       官而衣食之,殊身而后止,此之谓养疾。——《管子》

       5、分;区别

       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史公自序》

       6、超过

       母氏年殊七十。——《后汉书·梁统传》

       二、形容词

       1、异;不同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汉· 贾谊《过秦论》

       2、特异;出众;突出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乐府诗集·陌上桑》

       3、特别,独特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诸葛亮《出师表》

读书笔记:《太史公自序第七十》3

       原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曹刿论战)

       (1)

       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国。庄公将要应战,曹刿请求接见。

       原文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2)

       译文 我不能早任用您,现在〔国家〕危急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上面两段译文,除〔 〕内是必要的增补外,字词,古今是一对一的关系;词序、句法结构,古今相同。这种翻译方法就是对译。

       对译的好处是逐字逐句落实,便于准确地表达原文内容。由于古今汉语相同之处颇多,所以对译也就成了古文今译的一项基本方法。凡是能够对译的地方,应尽量对译。对译有困难或对译后意思表达不清楚的,才可作适当调整。

       2.移位

       移位是指古代汉语某些特殊词序与表达方式,今译时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移动词语位置。例如:

       原文 彼且奚适也?(北冥有鱼)

       (1)

       译文 他将要去哪里呢?

       原文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齐桓公伐楚)

       (2)

       译文 楚国把方城山作为城墙,把汉水作为护城河。

       原文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郑伯克段于鄢)

       (3)

       译文 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来讨伐京邑。

       原文 晋侯饮赵盾酒。(晋灵公不君)

       (4)

       译文 晋侯使赵盾饮酒。

       原文 邴夏御齐侯。(齐晋鞌之战)

       (5)

       译文 邴夏给齐侯驾车。

       原文(1)的“奚”是疑问代词作宾语,置于动词“适”的前面,今译时应按现代汉语词序置于动词后面。“奚适”应译为“去哪里”或“往哪里去”。原文(2)的“方城”、“汉水”是介词“以”的前置宾语,今译时要移至介词后面。原文(3)的“二百乘”是“车”的后置定语,今译时要移至“战车”的前面。原文(4)中“饮”与“赵盾”之间是古汉语特有的动宾关系,今译时,词序应调整为“使赵盾饮”。原文(5)“御齐侯”也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宾语不是行为的目的物,而是动词为宾语而动,今译时词序应调整为“给齐侯驾车”。

       3.增补

       增补是指古代汉语省略或表达过于简古的地方,今译时作必要的增添补充。古汉语省略比现代汉语普遍,今译时应补出必须补出的省略成分;古汉语一般表达简古,为准确清晰地表达原意,今译时须作必要的增添。例如:

       原文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巌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1) (郑伯克段于鄢)

       译文 等到庄公登上君位,〔姜氏〕替公叔段请求制这个地方。庄公说:“制是险要的城邑,〔从前〕虢叔死在那里,〔不适合给他〕。别的城邑一定听从〔您的〕吩咐。”

       原文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2)

       译文 第一次击鼓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已经衰落,第三次〔击鼓〕〔士气〕便泄尽了。

       原文(1)的译文,补出“姜氏”以明确“为之请制”的主语;增添“从前”和“不适合给他”两处,是为了揭示原文中隐含的意义;增补“您的”以限定听从谁的“吩咐”,使语意表达更清楚。原文(2)于“再”、“三”之前承前省略了谓语动词“鼓”,在“衰”、“竭”前面惩前省略了主语“气”。翻译时分别补出“击鼓”和“士气”,这样才能使语意显豁。

       增补宜慎重,只有不增补原意无法表达清楚的地方,才可增补。如随意乱补,就会使译文臃赘,失去准确性。

       4.删减

       与“增补”相反,删减是指原文中个别词语可以删掉不译。古代汉语中某些表达方式和某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和相应的虚词,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译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了,个别词语可以删除不译。例如:

       原文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前出师表)

       (1)

       译文 从那时以来已经二十一年了。

       原文 狼度简子之去远。(中山狼传)

       (2)

       译文 狼估计赵简子已经离远了。

       原文 维禹浚川,九州攸宁。(史记·太史公自序)

       (3)

       译文 禹疏通河道,使九州安宁。

       原文(1)十位数与个位数之间起连接作用的“有”字,原文(2)置于“简子”和“去远”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之”字,原文(3)的句首语气词“维”字与“宁”前的词缀“攸”字,现代汉语没有类似的表达结构和相应的词语,今译时均可删除不译。

       5.保留

       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词语可以不译而径直保留在译文中。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特别是许多基本词汇,如人、牛、山、草等,当然可以保留不译;象一些表示已经消失的古代事物的词语,一些专有名词,诸如人名、国名、历史地名、民族名及官号、年号、谥号、特殊称谓、特殊学术用语以至专业术语等,一般都可保留不译。例如:

       原文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公叔段。(郑伯克段于鄢)

       (1)

       译文 当初,郑武公在申国娶妻,称为武姜,生下庄公和公叔段。

       原文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月八日卒,年四十七。(柳子厚墓志铭)

       (2)

       译文 子厚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逝世,享年四十七岁。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

       (3)

       译文 道可以用言词表达的,就不是常道;名可以说得出来的,就不是常名。

       原文(1)中的人名、国名都移入译文,保留不译;原文(2)中的“子厚”是柳宗元的字,“元和”是唐宪宗年号,也保留不译;原文(3)中的“道”、“名”、“常道”、“常名”都是具特定含义的哲学概念,也可径直移入译文,保留原貌。

       所谓保留,是就字面说的,实质上它仍是对译。这类保留的词语如须加以说明,可用加注方式处理,如在“元和”后用(唐宪宗年号)注明。但所加的注只是解说,而不是翻译。

       上述五种具体方法中,对译是最基本的,其他几项则是根据具体情况在对译基础上的变通调整。我们在今译时应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以求既准确信实地译出原文内容,又行文通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平时练习中,要注意练习“操作程序”,这就是:

       第一步,将古文中词的现代汉语的意义对应着写下来。

       第二步,看不能理解的句子是否是词类活用、名词状语、前置宾语等。尤其要注意词类活用。

       第三步,看有无需要调整的地方(移位、增补、删减等)。

       如果按部就班,即使有难以理解的句子,一般都可以顺利地解决。

       你去看看这里:/ketang/view.asp?id=488&page=2

       

参考资料:

/ketang/view.asp?id=488&page=2

       原文:

        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愍学者之不达其意而师悖,乃论六家之要指曰:

       注释:

        天官:指天文治之学。

        唐都:汉代著名天文学家,武帝时曾参与制订太初历。

        杨何:汉代《易》学名家,元光元年(前134年)以治《易》征,官至中大夫。

        道论:道家学说。指黄老之学。

        黄子:治黄老之学的著名学者,史失其名。子:古代对人的敬称。

        愍[mǐn]:哀怜。? 达:通晓。

        师悖:囿于师说,而相乖背。

        要指:主要的意旨。指:指“旨”,意思。

        译文:

        太史公从师唐都学习天文之学,从师杨何学习《易经》,从师黄子学习道家理论。太史公在建元至元封年间做官,他忧虑学者不能通晓各学派的要义而所学悖谬,于是论述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的要旨说:

        原文:

        《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注释:

        直:仅,只是。

        所从言之异路:指阐发学说的角度或着眼点不同。

        译文:

        《周易·系辞》说:“天下人为了达到同一个目标,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思路,采取不同的办法。”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和道家都是致力于治理天下的学派,只是所遵从的学说有异,有的明白,有的不明白罢了。

        原文:

        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注释:

        大祥:指过于繁琐。祥,《汉书》作“详”。

        众忌讳:禁忌众多。指阴阳家过于讲究吉凶灾祥。

        译文:

        我曾私下研究过阴阳家的学说,发现它注重吉凶祸福的预兆且禁忌避讳很多,使人受到束缚并多有所畏惧,但阴阳家关于一年四季运行顺序的学说是不可丢弃的。

        原文: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注释:

        博而寡要:体系广博庞杂而重点不够突出。

        译文:

        儒家学问广博,但殊少要领,花费了气力,功效却有限,因此儒家的主张难以完全遵从,然而儒家序列君臣父子之礼,夫妇长幼之别,这些学说则是不可改变的。

        原文:

        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注释:

        强本节用:指注重发展农业,节约财用。强本,使本业(农业)得以加强。

        译文:

        墨家俭省而难以依遵,因此该派的主张不能全部遵循;但他们注重发展农业及节约财用的主张,则是不可废弃的。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却刻薄寡思;但他们明确君臣上下的名分等级,则不可更改的。

        原文:

        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

        注释:

        俭:拘束。这句是说名家在名词概念上纠缠不休,反而使人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动合无形:一切举措都不着痕迹,谓顺应自然。

        译文:

        名家使人受拘束,反而使人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和真相,但它辩证名与实的关系,则是不能不认真察考的。道家使人精神专一,行动合乎无形的规律,使万物丰足。

        原文:

        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译文:

        道家学说是依据阴阳家四时变化运行的顺序,吸收儒、墨两家之长,撮取名、法两家之精要,随着时势的发展而发展,顺应事物的变化,树立良好风俗,应用于人事,无不适宜,意旨简约扼要而容易掌握,用力少而攻效多。

        原文:儒者则不然。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如此则主劳而臣逸。至于大道之要,去健羡,绌聪明,释此而任术。

        注释:

        去健羡: 屏除刚强和贪欲。《老子》云:“知其雄 ,守其雌,为天下溪。”又云:“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即是“去健羡”的意思。

        绌聪明:指放弃聪明和智慧,《老子》云:“绝胜弃智,民利百倍。”

        译文:

        儒家则不是这样。他们认为君主是天下人的表率,君主倡导,臣下应和,君主先行,臣下随从。这样一来,君主劳累而臣下安逸。对于大道的要旨,是舍弃刚强与贪欲,去掉聪明智慧,将这些放置一边而用智术治理天下。

        原文:

        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

        译文:

        精神过度使用就会衰竭,身体过度劳累就会疲惫,身体和精神扰乱不宁,却想要与天地长久,则是从未听说过的事。

       好了,关于“太史公自序原文及翻译”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太史公自序原文及翻译”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