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现在,请允许我来为大家详细解释一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关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的讨论,我们正式开始。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翻译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绘了哪几浮画面?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3.初中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实录

4.为茅屋所破歌注音及译文是什么?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

6.八年级语文《石壕吏》优秀的教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翻译

       作品原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作者: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作品注释

       ⑴秋高:秋深。怒号(háo):大声吼叫。

       ⑵三重(chóng)茅:几层茅草。三,泛指多。

       ⑶挂罥(juàn):挂着,挂住。罥,挂。长(cháng):高。

       ⑷塘坳(ào):低洼积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边低地。

       ⑸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忍能,忍心如此。对面,当面。为,做。

       ⑹入竹去:进入竹林。

       ⑺呼不得:喝止不住。

       ⑻俄顷(qǐng):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

       ⑼秋天漠漠向昏黑(古音念hè):指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

       ⑽布衾(qīn):布质的被子。衾,被子。

       ⑾娇儿恶卧踏里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坏了。恶卧,睡相不好。裂,使动用法,使……裂。

       ⑿床头屋漏无干处:意思是,整个房子都没有干的地方了。屋漏,根据《辞源》释义,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床头屋漏”,泛指整个屋子。

       ⒀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雨脚,雨点。

       ⒁丧(sāng)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⒂沾湿:潮湿不干。何由彻: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彻,彻晓。

       ⒃安得:如何能得到。广厦(shà):宽敞的大屋。

       ⒄大庇(bì):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盖,掩护。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是泛指贫寒的士人们。俱:都。欢颜:喜笑颜开。

       ⒄呜呼:书面感叹词,表示叹息,相当于“唉”。

       ⒅突兀(wù):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广厦。见(xiàn):通“现”,出现。

       ⒆庐:茅屋。亦:一作“意”。足:值得。

作品译文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八月。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巴陵。公元760年(乾元三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作品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二百一十九。下面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文艺理论家、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霍松林教授对此诗的赏析要点。

       此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读这几句诗,读者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法,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节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然而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盗贼!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用诗人《又呈吴郎》一诗里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浇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难以入睡。“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儿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当读者读完最后一节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名家点评

       《唐诗援》:“‘安得广厦千万间’,发此大愿力,便是措大想头。”申凫盟此语最妙。他人定谓是老杜比稷、契处矣。

       《唐诗镜》:子美七言古诗气大力厚,故多局面可观。力厚,澄之使清;气大,束之使峻:斯尽善矣。

       《诗源辨体》:《茅屋为秋风所破》,亦为宋人滥觞,皆变体也。

       《唐诗归》:钟云:好笑!好哭(“南村群童”二句下)。钟云:“入竹”妙!妙(“公然抱茅”句下)!谭云:“恶卧”,尽小儿睡性(“娇儿恶卧”句下)。

       《杜臆》:“广厦万间”,“大庇寒士”,创见故奇,袭之便觉可厌。……“呜呼”一转,固是曲终馀意,亦是通篇大结。

       《义门读书记》:元气淋漓,自抒胸臆,非出外袭也。“自叹息”三字,直贯注结处(“归来倚杖”句下)。“风”字带收前半(“风雨不动”句下)。

       《唐宋诗醇》:极无聊事,以直写见笔力,入后大波轩然而起,叠笔作收,如龙掉尾,非仅见此老胸怀。若无此意,则诗亦可不作。朱鹤龄曰:白乐天云:“安得布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同此意。

       《读杜心解》:起五句完题,笔亦如飘风之来,疾卷了当。“南村”五句,述初破不可耐之状,笔力恣横。单句缩住、黯然。“俄顷”八句,述破后拉杂事,停“风”接“雨”,忽变一境;满眼“黑”、“湿”,笔笔写生。“自经丧乱”,又带入平时苦趣,令此夜彻晓,加倍烦难。末五句,翻出奇情,作矫尾厉角之势。……结仍一笔兜转,又复飘忽如风。《楠树篇》峻整,《茅屋篇》奇奡。

       《杜诗镜铨》:邵子湘云:此老襟抱自阔,与蝼蚁辈迥异。诗亦以朴胜,遂开宋派。蒋弱六云:此处若再加叹息,不成文矣。妙竞推开自家,向大处作结,于极潦倒中正有兴会(“安得广厦”句下)。还说穷话,妙(“风雨不动”句下)。

       《网师园唐诗笺》:“安得”三句,固屋破而思广厦之庇,转说到独破不妨,想见“胞与”意量。末二句,有意必尽,惟老杜用笔喜如此。

       《岘佣说诗》:后段胸襟极阔,然前半太觉村朴,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四语,及“骄儿恶卧踏里裂”语,殊不可学。

       《十八家诗钞》:张曰:沉雄壮阔,奇繁变化,此老独擅。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绘了哪几浮画面?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依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题解

       

        选自《杜少陵集详注》。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少陵。祖籍襄阳(今湖北省),出生于巩县(今河南省)。唐代大诗人。杜审言之孙。七岁即能写诗。二十岁后,南游吴、越,北游齐、赵。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此间所写《望岳》、《房兵曹胡马》、《画鹰》等诗,显示出青年时期的气概与抱负。天宝五年赴长安应试,因权奸李林甫作祟,不第。在困居长安近十年中,无法施展才能。眼见朝 *** 败和人民疾苦,忧愤地写下了《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著名诗篇。安禄山陷长安后,他流离失所,为叛军所俘,后逃至凤翔,被肃宗任为左拾遗。期间所作《春望》、《羌村》、《北征》等不朽诗篇。此时,贼乱未平,朝廷为扩充兵源,滥向民间征发。他在去华州任所途中,目击此种惨景,写出了杰出的新乐府组诗“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标志着他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已达到高峰。不久,弃官而去,客秦州,寓同谷,后至成都定居,筑草堂于浣花溪畔。随后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官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有“杜工部”之称。《秦州杂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严武去世后,遂携家出蜀,漂泊湘、鄂一带,作有《秋兴八首》等诗。后病逝于赴郴州途中(湖南耒阳)。杜甫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同情人民的苦难,思想深厚,境界开阔,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生活,展现出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后世誉为“诗史”。亦被尊为“诗圣”。在艺术上,成就极高。其诗众体兼备,尤以古体、律诗见长。五古、七古,铺陈展叙,抒怀议论,气势宏伟;五律、七律,韵律严谨,对仗工整,形象鲜明,成为唐代律诗的楷模。其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在文学史上,他把现实主义传统推向了一个更高更成熟的阶段,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有《杜工部集》。

        乾元三年(760),安史之乱未平,杜甫由陕西漂泊来到成都。此时,杜甫没有官职,生活困苦,在友人的资助下,于西郊浣花溪畔建筑草堂,前后营建年余,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次年秋天八月,不料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暴雨,湿透了屋内的衣被。漫漫长夜,诗人难眠,百感交集。诗人由己身之苦,想到广大人民的疾苦,不禁产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宏愿,写下了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即成都草堂。“歌”,诗体。

        解读

        全诗分四段。第一段(至“下者飘转沉塘坳”),风破茅屋,茅洒江郊。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八月秋高气爽,突然狂风怒号,卷去我屋上一层又一层茅草。〕

        起势迅猛。上句写“风”,风是“秋”风,是八月秋高气爽的季节,从高处远处刮来的狂风。“怒号”,把秋风拟人化,似愤怒地吼叫,形象地写出了风声的凄厉,风势的强劲猛烈。“风怒号”三字,音响宏亮,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下句写风卷屋上茅草。诗人在友人的资助下,好不容易盖了这座茅屋,暂且栖身,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茅草质轻,“怒号”的狂风“卷”去“三重”。“卷”字,准确地写出了秋风的狂暴。“三重”,强调了秋风的威力,一层又一层地把茅草卷走,生动地表现了狂风破屋的声势,受害的严重。此时,诗人身历其境,怎不万分焦急?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茅草飞过江去飘洒在江边,有的挂结在高大的树梢之上,有的随风旋转沉进了水塘。〕

        这句中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随风“飞”走了。诗句用了“飞”、“渡”、“洒”三个动词,把狂风卷走的茅草,满天“飞”舞,“渡”过了草堂边的浣花溪,“洒”在了江边的情景,描绘得生动逼真。诗人向高处看,有的茅草挂结在高大的树梢之上,想够,也够不下来;诗人向低处看,有的茅草随风飘扬旋转,沉进了水塘里,想捞,也捞不上来。茅草卷走后七零八落的纷乱状态描述得具体而又真实,意在突出所遭自然灾害的不幸。“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作,绘成了一幅鲜明的画图,而且每一个动作牵动着诗人的视线,拨动着诗人的心弦。面对这种景况,诗人的心境真像“风卷茅草”一般的烦乱。这又怎能不激起我们读者在情感上的共鸣呢!

        第二段(至“归来依杖自叹息”),群童抱茅,唇舌喊焦。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依杖自叹息。”〔南村的一群顽童欺负我年老力衰,竟忍心这样当着面抢我的东西,公然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我喊得口燥舌干他们也全不理睬,回家来我依着手杖唉声叹气心中不快。〕

        这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是否还有落在地上可以收回的呢?有。这里, *** 了“南村群童”“抱茅入竹”的插曲,使诗歌的情节曲折,画面生动,气氛活跃,生活气息浓厚,也便于对诗中人物心理、形象进行刻画。“南村”,表明相距极近。附近村的一群顽皮孩子,看“我老无力”,不仅不予同情,反而“欺我”,一个“欺”字,流露了诗人极为不满的情绪。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轻力壮,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这群顽童竟然忍心这样“对面”做起抢劫之事来,公然抱着茅草跑进竹林而去。这是日常口头戏语中随便说的“盗贼”,并非是作者对孩子的痛骂。后句的“公然”,扣合前句的“对面”。“忍能”二句,把“欺”的程度作了具体细致的刻画。诗人多想把这些茅草讨回,以修补茅屋,暂遮风雨。作者声嘶力竭地呼喊,喊得“唇焦口燥”,也都枉然,“群童”全不理睬,毫无效果。诗人如果不是十分穷困,就不会对狂风卷走茅草那么心疼;“群童”如果不是十分穷困,也不会冒着大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就为结尾埋下了伏笔。作者无可奈何,回到家来,依着拐杖,自叹心中的不悦。诗人“叹息”什么?诗人苦心经营借以安身的茅屋,毁于一阵风暴,怎不叹息?茅屋的茅草,被风卷走,被顽童抢走,散失殆尽,将以何物补修,困难重重,怎不叹息,作者在“自叹息”时,分明是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归来依杖”,当然,出门也是“依杖”。“依杖”这一细节,突出地表现了诗人“老无力”的形象,怎不唤起读者的深切同情。

        第三段(至“长夜沾湿何由彻”),长夜沾湿,盼望天亮。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会儿大风停息,乌云浓如墨色,秋日的天空时近傍晚就更加昏黑。〕

        这两句,用饱蘸浓墨的笔渲染出暗淡愁悲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苦的心境。前文集中笔力写“风”,暴风吹来了满天云,狂风大作,乌云翻滚。这句重在写“云”,云是“墨色”的,黑沉沉的雨云。“俄顷”,一会儿,“风定”,风停了。后句写“天色”,“秋天漠漠”,秋季的天空,“漠漠”,乌云密布。“向昏黑”,渐近黄昏,天色阴沉,灰蒙蒙一片,笼罩着大地。大雨欲来,雨云重重地压了下来,压在了诗人的头上、心上,使作者再次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描绘了一幅暴雨欲来的景象,烘托出诗人愈来愈沉重的心情。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被子盖了多年,没有一丝暖气,冷得简直像铁,娇儿冻得睡不安稳,把被里也蹬破了。〕

        这两句诗,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写诗人的“布衾”,即布质的被子,因使用“多年”,棉絮已经板结,表里已经破旧,一盖上身,没有一点软暖的感觉,冰冷似铁,极不舒服。“布衾”已失去了保暖作用,娇儿难以入睡。“恶卧”,睡相不好,把被里早已蹬裂了,大洞小孔,破烂不堪。一个比喻,一个细节描写,反映了诗人家境的贫困,潦倒,心境的不快,寒酸。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床头打湿了,到处漏雨,室内没有一块干燥的地方,雨脚密密麻麻,彻夜不停。〕

        此时,夜已降临,由昼入夜,人已就寝;此时,由风而雨,雨已大作,由屋外到屋内,屋漏雨打,人难入眠。“床头屋漏”,床头处漏雨,最易被人发觉,对人的干扰也最大,又怎能入眠?诗人多想在屋内寻一不漏之处啊,但狂风“卷”走了“屋上三重茅”,后果出现了,整个屋内“无干处”,又向哪里躲藏呢?“雨脚”,像线条似的雨丝,从屋顶垂下,如麻杆,没完没断,一直不停。真是“屋外大下,屋内小下;屋外不下,屋内还滴答”。通宵达旦,彻夜无眠,实是难熬!这是诗人辛酸生活的写照。

        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那么,为什么说“布衾多年冷似铁”呢?因为“床头屋漏无干处”,所以才感到“冷”。一个“冷”字,把前后文串联了起来。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自从经过安史之乱,我就忧国忧民少睡眠,如今长夜漫漫,辗转受苦,何时才能挨到天明!〕

        到处躲雨,不能入眠的诗人,此时想到:“自经丧乱少睡眠”,回忆自安史之乱以来的流离颠沛的经历,因为忧国忧民就一直失眠。更何况此时面对此景,“长夜”漫漫,“屋漏”,湿冷,布衾“似铁”。“何由彻”,何时挨到天亮呢?“彻”,天晓。此与前文的“未断绝”相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长夜沾湿何由彻”,语义双关,意味深长。诗人从眼前,忆过去,望将来;从自己,想到人民,想到国家,不都在“风雨”之中吗?如此深重的灾难,何时才能结束?诗人饱受“风雨”之苦,因而他憎恨“风雨”,他厌恶“长夜”,渴望“天明”早早到来,这是诗人的崇高的思想,善良的愿望。

        诗人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广大人民的类似处境,自然地过渡到诗的结尾。

        第四段(至诗末),舍己为人,境界崇高。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怎么才能有宽敞高大的房子千间万间,把天下贫寒的人都庇护起来,使他们都有安身之处,都展开欢笑的容颜,即使风狂雨骤,也能稳如泰山呢?〕

        在夜雨煎熬中的诗人,此时想的是什么呢?想的不是个人的苦乐,不是个人小家庭如何盖上几间新房,一家老小安逸度日。诗人关心的是“天下寒士”,天下的贫寒之人,都陷于日日夜夜的风和雨的苦境之中。理想和愿望在痛苦中产生,从现实进入幻想,诗人迫切地希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安得”,怎么能得到,“广厦”,宽敞高大的房子(晴日,窗明几净;雨日,遮风避雨;夏日,清凉;冬日,和暖)“千万间”。“大庇”,广泛地庇护,遮蔽,使得“天下寒士”都有安身之所。“风雨不动”,即使遇到风狂雨暴的恶劣天气,“广厦”岿然不动,稳如大山。那时,“天下寒士”“俱欢颜”,都欢天喜地,笑逐颜开。当然,诗人也在这千万张笑颜之中尽情地欢笑了。

        这里,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充分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 *** 和希望。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啊,什么时候眼前能高高地出现“广厦千万间”,即是只有我的草房被风雨摧垮,以致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一声“呜呼”,表现了诗人情绪的激荡。作者备受“长夜沾湿”之苦,以急切的心情呼出:那理想中的“千万间”“广厦”,什么时候在眼前高高地出现呢?理想倘能变为现实,“吾庐独破”,宁愿我的茅屋单单被风雨所破,以致受冻而死,我也心满意足的!诗人由己之苦,推想到“天下寒士”之苦的思想境界,已是很可贵的了,而今诗人又由“推己及人”提升到“舍己为人”的思想高峰。诗人的伟大的人格,博大的胸怀,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心灵,在这闪光的诗句中得到了有力鲜明的表现。

        结句,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和舍己为人的思想感情,是诗的主题的深化,确为“点睛”之笔。在狂风骤雨袭击的秋夜,诗人心里翻腾着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忧国忧民的感情和迫切要求变革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读者的心。

        综述

        这首诗叙写了诗人茅屋被秋风所破,被秋雨袭击,一家人遭受雨淋的痛苦。表现了作者把个人疾苦与广大人民的疾苦联系起来,由个人受冻,而希望“天下寒士”都能住上“广厦”的宽广胸怀,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诗歌围绕中心,选取安排材料,在写实的基础上抒发感情,突出主旨。诗以秋风、秋雨为线索,写了风破茅屋、茅洒江郊、顽童抱茅、娇儿恶卧、床头屋漏、长夜沾湿等情节,层层深入地描写诗人的困境,以及作者在这困境中思想感情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末段,推己及人,直抒胸臆,揭示主题。全诗由困苦的现实进到理想的境界,完全符合诗人感情发展的规律。诗歌层次清晰,主题鲜明。

        语言质朴、通俗、鲜明,富有表现力。写动态用:卷、飞、渡、洒、挂罥、飘转、沉、欺、抱、入、呼、依、卧、踏、裂、得、见、破;写景色用:高、墨色、漠漠、昏黑;写声音用:怒号、叹息;比喻用:冷似铁、雨脚如麻、安如山。诗歌运用朴素通俗的语言,更好地表现了诗人的真情实感。

        歌行体,长短句兼用,打破了七言的束缚,有散有韵,散韵交错,自由活泼,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初中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实录

       这是我们老师上课讲的:

       ①图画:共四幅

       1.秋风破屋图 心情:焦灼苦痛

       2.群童抱茅图 心情:无可奈何

       3.长夜沾湿图 心情:忧思难眠

       4.祈求广厦图 心情:忧国忧民

       ②前三个寓情于事,最后一个直接抒情。

       1、修辞手法:拟人

       八月秋bai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译文: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2、修辞手法:比喻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译文: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冷似铁”为比喻修辞

       3、修辞手法:摹色修辞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译文: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

       其中“墨”为“黑”的摹色修辞。

为茅屋所破歌注音及译文是什么?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领会诗歌的内涵。

        2、体会诗人推已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学习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二、教学设想

        1、杜甫的这首借景抒情的诗,从内容到艺术都有很高的成就,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杜甫作为现实主义义诗人的伟大,而且可以从他关心人民的博大胸襟中接受诗人人道主义精神的陶染,在深入理解体味本诗和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方面,我打算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的训练,因此本节课我考虑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通过加强诵读训练,使学生充分领会诗歌的内涵及精髓,注重拓展延伸,促进学生从基础性学习到研究性学习的质的飞跃。

        2、教学方法

        (1)朗读与鉴赏相结合。

        (2)交流、合作与探究相结合。

        3、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杜甫的诗及资料

        4、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5、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师: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学史中,唐诗是一串璀璨夺目的明珠。在这串明珠中,杜甫的诗作以其强烈的时代感,深沉的人民性而独战鳌头,被誉为?诗圣?。上次布置了同学们回去预习,查找有关杜甫的作品。生:学生背诵中学语文教材中学过的《石壕吏》、《江畔独步寻花》、《月夜》、《水槛遣心》、《春夜喜雨》等九篇作品。

        师:以幻灯片的形式检查学生对背景和作者的掌握。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杜甫(板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味杜甫忧国忧民的感情,鉴赏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现在大家默读这首诗,参看提示、注释,读懂诗句的含义。

        生:(阅读课文揭示,边诵读课文,边参看注释,有的查字典,有的翻阅资料,有的互相询问、讨论;教师在学生行间查看,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

        师:?茅屋?指诗人求亲告友,于公园761年春,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造的一座草堂。建成后,诗人十分喜悦。《江畔独步寻花》中?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水槛遣心》中?细雨鱼儿去,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就是茅屋建成后诗人在江边独自散步和雨中凭栏远眺时喜悦心情的反映。不料,当年深秋,风雨大作,屋破雨漏,长夜沾湿,诗人推己及人而作此诗。

        杜甫草堂至今犹在,诗因秋风破屋而作,茅屋凭诗人高风亮节而传。千百年来,杜甫草堂是人们瞻仰的圣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众口传颂的诗篇。多少名人大家为此作诗题联,咏志赞叹,现在,我们以名家的诗作题联及诗人自己相关的诗句作引子,来共同欣赏学习这一名篇。请问,诗人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写这首诗的?

        生:在安史之乱的社会动乱中写下的。?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学过的杜诗中是怎样描写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

        生甲:《石壕吏》写到?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孙有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可以看出,战争残酷,死伤惨重,民不聊生,衣食无着,就连老妇人也被逼上战场。

        生乙:《月夜》中写到?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这是诗人在安史之乱时,在逃亡中和在长安俘虏营中所写的。痛诉上战争给诗人带来妻离子散的痛苦。?

        师:针对这样的现实,有人为杜甫草堂写了一副楹联,(板书)?十年幕府悲秦日,一卷唐诗补蜀风?。道出了诗人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个人际遇和目的。?十年幕府悲秦日?概括了诗人747年到长安,想通过考试进入仕途,实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但唐肃宗昏庸、专横,使他的政治抱负破产,安史之乱的暴发,致使他不愿再作一筹莫展的华州司功参军的官儿,因而于759年,弃官西行,带着家小,离开了饥民遍野的关中,经陕西、甘肃逃到四川成都。?十年幕府悲秦日?正是诗人对十年幕府生活中看到朝廷昏庸,国家混乱,民生疾苦而疾首痛心,哀惋叹息的总结;?一卷唐诗补蜀风?指出诗人希冀用一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发胸臆,企求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来实现?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愿望。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自我牺牲的精神,实现当初赴长安?再使风俗淳?的抱负。现在我们共同研读诗文,看看诗人是如何表现他的思想愿望的。请同学们欣赏动画FLASH诵读,把握其中的情感。

        生:(欣赏)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饱含感情在朗读一遍,注意读出诗歌的停顿、节奏等。

        生:齐读。

        师:请几位同学朗读一下,比比看谁读得最好。

        生读。

        师:结合课文,疏通文义,用最简炼的词句概括出各段内容,考虑好后回答。

        生:(诵读、琢磨、窃窃私议,在笔记上概括各段内容。)

        师:(行间巡视、指点、解疑。)

        生甲:第一段,写狂风破屋;第二段,写群童抱茅;第三段写屋破雨漏。

        生乙:第一段应概括为秋风破屋,既能点明时令,又能与题目照应。?

        生丙:第三段应概括为娇儿恶卧。?

        生丁:第三段就概括为长夜沾湿。?

        (各执己见,意见不一)

        师:第三段这三种概括,各从不同的角度概括的,都简炼、正确;但是如果我们从诗人?归来倚仗自叹息?的心境,和?床头屋漏无干处?的处境的角度来分析,都是写诗人秋风破屋后雨夜的痛苦,所以?长夜沾湿?为宜,请同学们概括出前三段内容。

        生:前三段,记述秋风破屋,诗人长夜沾湿的痛苦。?

        师:诗人只为哀惋自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长夜沾湿而写这首诗吗?请看四幅图画,并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感情。

        这首诗深沉地概括出诗人杜甫茅屋在?雨卷风掀地欲沉?的恶劣环境中所遭的劫难,但表白的是他忧国忧民的感情,现在我们再次诵读前三段,体会诗人的感情。

        生:(齐读或齐背前三段)

        师:前三段是叙事,写出了诗人在秋风破屋,大雨连绵中的痛苦,后一段是抒情。诗人的感情浓烈,想象奔放,思想跨越的步子大。诗句由?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其中包含着诗人许多没有说出来的思绪,你能说出来吗?

        生:(默然)

        师:诗人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历经战乱折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因此彻夜难眠,请同学们回忆在课外阅读或电视、**中看到的有关安史之乱的画面、诗句,谈谈当时的社会面貌。?

        生甲:《咏怀五百字》里写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政治腐败,贫富不均。?

        生乙:《春望》里写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由于战乱山河破碎,人烟稀少。

        生丙:《垂老别》里写到?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这是一个在战乱中子孙死尽的老汉,愤而参军与老妻告别的场面。

        生丁:《无家别》里写到?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这是连年战争重被征召当兵的哭诉,这是人亡村衰,空寂萧条,毫无生气的社会缩影,是朝廷无能,百姓遭殃的见证。?

        师:很好,同学们课外阅读充实,引用课本学过的和课外阅读得来的材料印证了安史之乱中国家的破败,人民的苦难,充实了这首诗的`蕴含。面对这样的现实,诗人从个人?长液沾湿何由彻?的痛苦,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呼号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爱冻死亦足?的铮铮壮语,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正如当代诗人郭沫若题词:(板书)?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生:(齐读全文)

        师:诗为事作,屋凭人传,如今成都杜甫草堂依在,而现在草堂的浣花溪畔已是一排排平房鳞次栉比,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诗人追求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已经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年代变为现实,如果诗人在天有灵,他定会感到欣慰了。(板书):

        叙事 抒情

        秋风破屋 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圣杜甫) 推已及人

        顽童抱茅 叹

        心忧天下

        屋破难眠 忧

        忧国忧民

        大厦庇寒 愿

[教后记]

        中学语文课本选入了杜甫诗作九首。杜甫是诗坛之圣,《茅》诗是传世之作。《茅》诗所反映的是安史之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抒发的是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高尚思想情操。教育意图通过对《茅》诗的教授,串缀起同一时期、反映同一主题的其它诗作,使学生联想显现当时动荡不宁的社会面貌;使学生体味连年穷兵黩武给社稷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使学生受到爱国爱民的思想教育,激发起强烈的爱国爱民、恤老怜弱的思想感情。?

        课堂上,学生回忆了过去学过的杜诗,使之对杜甫的认识更深刻更全面,对杜诗意蕴的体会更形象更丰满。既温故而知新,又以新而带旧,使学生的感知向深层发展。?

        教学过程中,以诵读为主,用诵读把整节课串联起来,使整节课以诗教诗,以诗学诗,师生沉浸在诗的氛围中,学生受到诗中意境的感化,诗中语言的熏陶,在学诗中提高了认识,愉悦了身心,得到美的享受,达到拓展学生视野,提高欣赏能力的目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

       为茅屋所破歌注音如下:

       dù fǔ ?máo wū wéi qiū fēng suǒ pò gē

       杜 甫 ? 茅 屋 为 秋 ?风 所 破 歌

       bā yuè qiū gāo fēng nù háo ,juàn wǒ wū shàng sān chóng máo 。

       八 ?月 秋 高 ?风 怒 ?号 , 卷 我 ?屋 ?上 三 ?重 茅 。

       máo fēi dù jiāng sǎ jiāng jiāo ,gāo zhě guà juàn cháng lín shāo ,

       茅 ?飞 渡 ?江 洒 ?江 ? 郊 ,高 者 挂 ?罥 ?长 林 ?梢 ,

       xià zhě piāo zhuǎn chén táng ào 。

       下 ?者 ?飘 ?转 ?沉 ?塘 坳 。

       nán cūn qún tóng qī wǒ lǎo wú lì ,

       南 ?村 群 ?童 欺 我 老 无 力 ,

       rěn néng duì miàn wéi dào zéi 。

       忍 ? 能 对 ?面 为 盗 贼 。

       gōng rán bào máo rù zhú qù ,chún jiāo kǒu zào hū bù dé ,

       公 ?然 ?抱 茅 入 竹 去 , 唇 ?焦 口 燥 呼 不 得 ,

       guī lái yǐ zhàng zì tàn xī 。

       归 ?来 倚 ?杖 自 叹 息 。

       é qǐng fēng dìng yún mò sè ,qiū tiān mò mò xiàng hūn hēi 。

       俄 顷 ? 风 ? 定 云 墨 色 ,秋 ?天 漠 漠 ?向 昏 黑 。

       bù qīn duō nián lěng sì tiě ,jiāo ér è wò tà lǐ liè 。

       布 衾 ?多 ?年 ?冷 似 铁 , 娇 儿 恶 卧 踏 里 裂 。

       chuáng tóu wū lòu wú gān chǔ ,yǔ jiǎo rú má wèi duàn jué 。

       床 ? 头 屋 漏 无 干 处 ,雨 脚 如 麻 未 ?断 绝 。

       zì jīng sāng luàn shǎo shuì mián ,cháng yè zhān shī hé yóu chè !

       自 经 ?丧 ? 乱 ?少 ?睡 ?眠 , 长 夜 沾 湿 何 由 彻 !

       ān de guǎng shà qiān wàn jiān ,

       安 得 ? 广 ?厦 ?千 万 ?间 ,

       dà bì tiān xià hán shì jù huān yán ,

       大 庇 天 下 寒 ?士 俱 欢 颜 ,

       fēng yǔ bù dòng ān rú shān 。wū hū !

       风 ?雨 不 动 安 如 山 。呜 呼 !

       hé shí yǎn qián tū wù xiàn cǐ wū ,

       何 ?时 眼 ?前 突 兀 见 此 屋 ,

       wú lú dú pò shòu dòng sǐ yì zú

       吾 庐 独 破 受 冻 死 亦 足 。

为茅屋所破歌通俗易懂的白话译文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出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重点词句注释

       ⑴秋高:秋深。怒号(háo):大声吼叫。

       ⑵三重(chóng)茅:几层茅草。三,泛指多。

       ⑶挂罥(juàn):挂着,挂住。罥,挂。长(cháng):高。

       ⑷塘坳(ào):低洼积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边低地。

       ⑸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忍能,忍心如此。对面,当面。为,做。

       ⑹入竹去:进入竹林。

       ⑺呼不得:喝止不住。

       ⑻俄顷(qǐng):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

       ⑼秋天漠漠向昏黑(古音念hè):指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

       ⑽布衾(qīn):布质的被子。衾,被子。

       ⑾娇儿恶卧踏里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坏了。恶卧,睡相不好。裂,使动用法,使……裂。

       ⑿床头屋漏无干处:意思是,整个房子都没有干的地方了。屋漏,根据《辞源》释义,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床头屋漏”,泛指整个屋子。

       ⒀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雨脚,雨点。

       ⒁丧(sāng)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八月。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巴陵。公元760年(乾元三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二百一十九。下面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文艺理论家、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霍松林教授对此诗的赏析要点。

       此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读这几句诗,读者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法,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杜甫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八年级语文《石壕吏》优秀的教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1

        1、联想与想象是语文的翅膀,缺少联想与想象的语文课也就缺少了灵性。为此,在进行教学时,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以?透过文字,你看到了 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的方式启迪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让学生能认识杜甫的形象,感受杜甫的心情,进而领悟诗歌的主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 果。

        2、教学文言文,不容忽视的一点是?读?。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 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 所以在本节课中,我充分调动学生?读?。采用了范读、分组读、个别读等方式。让学生在读中增强语感,在读中领悟感情,在读中吕味文字的美感。

        3、情感的调动,是欣赏作品的关键所在。本节课中,我自己至始至终保持着充沛的感情,并用这种感情去感染每一个学生。从各个环节去促使学生以全部感情投入到作品的赏析中,并与教师、作者达成心灵上的共鸣。是本节课能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是新课标关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基本要求。我在这节课中,引出问题后给学生提供了较多的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的平台。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5、但是,基于条件的限制,还有些地方不能尽如人意。如对秋天、对草堂、对诗人形象的想象,有些学生还没有形成一个具体的认识。如果能够用上多媒体教学,配合相关的资料和,则能帮助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完成形象思维的飞跃。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2

        本年度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有效教学课题大赛,在课堂教学中探究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这节课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听课老师的好评。但课后回顾时,我有如下反思:

        一、这节课的成功之一在于我一改过去常用的串讲法,采用了诵读法进行教学

        这是一首抒情诗,最能体现出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在制订的三个学习目标中,主要以?朗读训练?为重点。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的过程就是由口入心的过程,逐步深入理解作品的过程。以诵读法教授古诗文,自然、亲切,它兼及了文章的内容了解、感情体会、特色把握,甚至兼及思路、情调、风格等内在美的感悟、欣赏。在这节课上,我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多种形式的读贯穿全课,要求学生在读准、读顺、读懂的基础上读出诗的味道,读出作者的形象,读出自己的感悟。整节课书声琅琅,效果极好。深刻的印象就是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顺势点拨学生的写作方法。比如,在指导第一小节的朗读中让学生找出写景的句子,从找到的字词句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概括出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第二节借事抒情,第三节借细节抒情,第四节直抒胸臆,使文章感情达到高潮。这样便于学生体会抒情在文章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让学生体会学习文章的细节描写

        比如第一节中的?飞?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学生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第二节?倚仗自叹息?不仅可以想象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视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第三节中的?娇儿恶卧踏里裂?一句,学生的注意力放在?恶卧?二字上,我就引导他们可能由于孩子的睡相不好蹬破了被子,还有就是被子本来就不结实了,恰巧孩子一蹬就破了,从而体会作者换不起被子的生活窘迫之景。?娇儿?二字写出了诗人对孩子的疼爱之情,而绝无怨恨之意。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流血死亡的时代背景了。第四节六句,直抒感慨,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诗人在屋破漏雨的困苦情境中,由己及人、由近及远、由小及大,一想到饱经丧乱、颠沛流离的?天下寒士?,在此风雨如磐的困苦中煎熬,他便泯灭了?小我?,为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们振臂高呼,发出了黄钟大吕般的强音。在小结的过程中我再用抑扬顿挫、满含激情的.语调说出下面这段话: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他本人也被称为?诗圣?。这时,教师补充?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的内容,会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杜甫确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从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整节课,我始终处于一个积极的引导者的地位,教学问题的落实始终由学生来完成,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这节课我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也品尝了失败,发现了不足。在开头初读把握较长句子的停顿时,对学生朗读节奏的划分指导不够,以致在这一环节耗时过多,影响了后面的教学环节;在质疑中给学生时间不足,不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对学生发言的评价不够到位等。这些都有待日后教学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3

        中学语文课本选入了杜甫诗作九首。杜甫是诗坛之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是传世之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所反映的是安史之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抒发的是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高尚思想情操。教育意图通过对《茅》诗的教授,串缀起同一时期、反映同一主题的其它诗作,使学生联想显现当时动荡不宁的社会面貌;使学生体味连年穷兵黩武给社稷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使学生受到爱国爱民的思想教育,激发起强烈的爱国爱民、恤老怜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中,首先音乐中老师深情的介绍安史之乱和作者的处境,让学生很快的进入到诗的意境之中。

        其次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既让学生深入理解体味本诗,又对学生进行了美育熏陶。

        再次根据教学大纲中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通过老师示范和借助资料让学生了解诗歌内容,揣摩诗歌语言,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最后引导学生回忆过去学过的杜诗,使之对杜甫的认识更深刻更全面,对杜诗意蕴的体会更形象更丰满。既温故而知新,又以新带旧,使学生的感知向深层发展。反思自己如何去珍惜现在,去实现人生价值,去维护社会和谐,实现先人的理想。

        在教学中我力求把教学大纲的要求与新课程改革标准结合起来,构建语文综合性、实践性、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语文《石壕吏》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语文《石壕吏》优秀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积累文学常识。

        2、反复诵读,体会古体诗句式、韵律等特点。

        3、品读诗文,理解诗歌,体会巧妙构思及语言特点。(重点)

        4、品析诗文,感受诗中的社会现实与诗人的情怀。(难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主探究法、教师点拨法

一、新课导入

        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人民在这八年中饱尝的却是数不尽的疾苦,道不完的灾难。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根据自己的真实见闻写就“三吏”“三别”,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石壕村,倾听他痛心的嗟叹。

二、走近诗人,知晓背景

        以填空题的形式提示学生回答有关杜甫的文学常识,通过视频的形式大致了解杜甫的人生轨迹,通过课本注释介绍知晓本诗的创作背景。

三、诵读诗歌,感知音韵

        1、反复诵读,感知古体诗的音形韵律特点

        学生自读,教师纠正字音;

        播放音频,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韵律;

        学生再读,感知内容,读出节奏和韵味。

        2、结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观察,明确杜甫创作的古体诗的特点。

        字数灵活,五言、二言、七言、九言句等;

        句数可多可少,可奇可偶;

        韵律多变,不究平仄。

四、理解诗意,明确结构

        1、结合注释,师生共同梳理诗歌大意。

        2、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叙事诗。记叙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件分别是什么?

        明确:时间:晚上;地点:石壕村老妇人家中;主要人物:官吏、老妇人;事件:官吏捉人。

        3、请你结合译文,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歌中的故事。

        开端:诗人日暮投宿,遇到官吏深夜捉人;

        发展:老妇人开门哭诉,讲述家庭饱受战祸的现状;

        结局:老妇人被抓走,诗人与老翁告别。

五、分析构思,体悟主旨

        1、请分别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差役与老妇的形象?

        明确:差役——怒(嗔怒,蛮横)

        老妇——苦(艰难,悲苦)

        2、老妇苦在何处?

        明确:丧子之痛、家境困窘、年老应役。

        3、有人读完这首诗歌说老妇人致词中的内容是它主动一口气表达出来的,你怎么认为?

        明确:构思之巧——藏问于答(寓问于答)。

        诗人明写老妇,暗写差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赞扬老妇人自请应役的精神,含蓄揭露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

        4、石壕吏粗暴地吆喝了些什么?(结合老妇的回答,发挥想象,补充石壕吏的话)

        5、投宿这样一个家庭,见了这样一件事情,听了这样一段话,“我”制止了吗?“我”说话了吗?你能体会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明确:A、内疚、自责。B、纠结、矛盾。

六、体悟情怀,总结升华

        1、结合背景,明确诗人的情怀:

        上忧国难,下怜百姓。

        2、小结:

        郭沫若先生称颂杜甫:“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以诗文为史,他颠沛流离却心系天下,真可谓诗中“圣杰”!愿杜甫精神长存,世间再无战乱!(再读诗歌)

七、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石壕吏》。

        2、发挥想象,增加细节,将《石壕吏》改写成一则小故事(不少于300字)。

 八年级语文《石壕吏》优秀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如走、致词、裙、前途等。

        2、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复杂思想情感。

        3、了解写作背景及“安史之乱”给当时百姓造成的深重灾难,教育学生珍爱和平幸福的生活。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复杂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复杂思想情感。

        教学时数1课时

        教与学设计

一、导入

        1、播放视频材料。

        2、导语。

二、教学

        1、读一读

        (1)读背景材料。让学生先读注释①,并看教材插图,了解写作背景。

        (2)学生自读。让学生圈点批注自己认为重要的或者不理解的字词句子,学生交流后,教师以课件展示字词。

        (3)指名学生朗读。让其他同学做评价。

        (4)教师范读。强调感情。结合具体诗句做朗读指导(停顿、语速、语调方面)。

        (5)学生齐读。

        (6)你读出了什么?

        2、理一理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生读诗,教师适时讲解点拨,帮助学生疏通文意,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夜捉人”表现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3、想一想

        (1)读后,你对诗歌及其诗人杜甫有什么话要说吗?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吏逼出来的。你如何认为?

        (3)题为《石壕吏》,作者为何不把差吏的话直接写出来?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讨论中探究问题。

        4、练一练

        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可能的话,让学生试背。

        5、写一写

        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若有兴趣,也可改写成一幕短剧。(提示略)

三、结语

        战乱将人民置于水深火热之中。封建时代社会的动荡,政权的更替,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建设和谐社会是我们的责任。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进步的人!(以歌曲《战争不是问题》做背景音乐,并以课件展示结语,以营造情景,引导学生珍爱和平幸福的生活。)

 八年级语文《石壕吏》优秀的教学设计3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重点是“诗史”的体现和“融情入景、景随情移”的手法。并从中分析杜甫的心理变化过程,突出诗歌风格的变化。并导入新课,提示学生找杜甫诗歌“诗史”的地方。

二、分析文章的中心

        1、刚刚我们大家一起仔细阅读了这首诗,那有同学能告诉大家,这首诗的重点是讲的什么事?(参考: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明确:县吏夜晚抓人,老夫自愿服役。

        2、为何抓人?抓何人?老妇人又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中是怎样描述的)?

        明确:打仗抓人;抓壮年男子;“老妪力虽衰”(看图)

        3、为何连这样一个年老力衰的老夫人都不放过?

        明确:特殊的时代造成的,并介绍时代背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要求学生复习文学常识:《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4、主要内容分析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1)第一段交待了什么内容?

        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开端。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刚刚解释到暮,回想一下暮是什么意思啊?明确:傍晚!在我们看来傍晚投宿是很正常的,可是在古代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这个兵祸连接的时代!但是杜甫,却于夜色苍茫之时才匆忙地投奔大盘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有一种暗示性,大家可以想像n种可能,可以提问引发学生的想象。

        提问为何作者直接点出吏捉人,而不写征兵、点兵?

        明确:如实描绘之中寄寓了揭露批判之意,在用一个夜字作捉的时间状语,含义更丰富。

        第一,表明官吏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

        第二,第二,表明县吏捉人手段的狠毒,在人们都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了个突然袭击。

        这一句话点名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规的时代气氛,为后面老妇的致词埋下伏笔,也交代了致词的由来,是事情发展的开端。

        (2)吏呼一何怒与妇啼一何苦对比分析

        这两句极其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吏和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可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酝酿出了悲痛的气氛。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听妇前致词一句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时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

        (3)对话练习:把吏和妇人的对话补充完整,用现代文的方式,构成对话,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等老妇出门看的时候,县吏便扑了进去,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到哪里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赖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的处境是够让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来博取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也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老妇说:“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到了怒吼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呢!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妇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我这老太婆虽然已年迈力尽,但请让我连夜跟你们回衙门,然后好到河阳去当名伙头军,等赶到那里也许还来得及为将士们做早饭。”

        这二、三两段是本文的重点,就是老妇致词的内容,事件在这里也达到了高潮。

        可让同学进行即兴表演,揣摩人物形象。

        (4)明确这是古代诗歌“藏问于答”的手法,使内容更加的集中。

        如贾岛《寻隐者不遇》最为典型。

        (5)最后一段的写作意图(提问:如果去掉后会有怎么的效果?)

        夜久表明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有无限深情。试想昨日傍晚投诉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老翁是何心情?诗人作何感想?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

        (6)此一家人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收留杜甫对其有恩,为何杜甫不加以指责?

        明确:杜甫一种矛盾的心理体现,渴望早日平定叛军,唐王朝又急需补充兵力,所以没办法阻拦,大力赞扬了老妇人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但杜甫在诗歌中表达了对战争中人民的同情,也有对县吏委婉的批判。

        作业:续写文章,注意有所侧重和“融情入景、景随情移”的手法运用。

 八年级语文《石壕吏》优秀的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寓意,理解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诗史”的特点。

        2、能力目标:文言文的诵读;古代诗歌的分析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习百姓勇于担当的献身精神,认识吏治的关键性作用。

教学重难点

        1、分析老妇人的话对表达中心的作用,及“诗史”的体现

        2、杜甫矛盾心理的理解

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读法、延伸拓展法

时间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3分钟)

        1、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后人尊称他为“诗圣”,誉其诗“诗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2、安史之乱从公元755年开始,整整持续了八年,这八年,大唐土地上一直是狼烟四起、战事连绵;这八年,整个大唐江山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特别是公元758年的冬末,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的六十万大军兵败邺城,大唐政权更是危在旦夕。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根据自己的真实见闻写就“三吏”“三别”,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石壕村,倾听他痛心的嗟叹。

        (二)自读(10分钟)

        1、自由大声诵读,借助音节努力把课文读正确。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

        三男邺城戍死者长已矣惟有乳下孙

        老妪力虽衰急应河阳役如闻泣幽咽

        2、自主质疑,探究学习。积累一字、一词、一句。

        词义:

        暮投()石壕村老翁逾()墙走()

        吏呼一何()怒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

        惟有乳下孙()老妪()力虽衰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句子: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老师的积累:

        戍——戊、戌(点戍(shù)横戌(xū)戊(wù)中空)

        一何——多么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苟且偷生

        3、试着理一理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4、你读到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用诗中的一句来概括吗?——“有吏夜捉人”

        齐读,读出一点故事味

        (三)朗读(10分钟)

        1、读出情感。

        杜甫“天明登前途”之时,百感交集,试着体会体会。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同情苦难的百姓,痛恨凶恶的差役,无奈于腐朽的政治统治——读出一种真挚的情感(忧国忧民)。

        2、读出角色。

        在杜甫的叙事中,凸显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试着揣摩一下这二者的形象特点。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读出两人不同的口吻(官吏——暴,老妇——苦)。

        3、读出起伏。

        仔细体会老妇的陈词的过程,体察百姓之苦。

        丧子之苦、困窘之苦、应征之苦——读出三层无奈的苦楚。

        (四)品读(15分钟)

        1、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诗人仅用120字就栩栩如生的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精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我却有一个疑惑,文中鲜少描写石壕吏,却为之起名为《石壕吏》。请你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作出圈点批注,谈谈你的发现。

        示例:“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环境刻画——“暮投”反映出乱世动荡,人心不安,天刚一落黑就不敢继续赶路。“村”字透露出兵慌马乱的年月,行人不敢走大道,只有寻小路,歇荒村。“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由此生发。不说“征兵”、“招兵”而说“捉人”,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

        正面刻画——“夜”字,含义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们白天躲藏或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在人们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2、小结,其实这首诗还有很多地方值得鉴赏的地方,语言的简省来源于“尺水兴波”的艺术构思。

        藏答于问、明暗结合

        语中有人、事中有理字字情深、言简意深、

        3、读《石壕吏》,要读到情难自抑,涕泪满襟,你才真正读懂了“诗史”的含义,读杜甫,要读到悲天悯人,忧患苍生的情怀,你才真正读懂了“诗圣”的分量。故,请我们以悲沉的语调,再一次朗读这首诗。注意“一何”“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独”的语音、语调的处理。

        五、作业:

        1、改写《石壕吏》为一篇记叙文。

        2、背诵《石壕吏》

        3、课外阅读“三吏”、“三别”。

        六、课堂小结。

        赞曰:少陵野老真性情,妙笔书尽安史乱。

        有吏捉人在夜半,老翁逾走老妇看。

        致辞娓娓辛酸泪,貌似绵绵却不然。

 八年级语文《石壕吏》优秀的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积累并理解诗中相关词语的含义。

        2、品析关键词句,体会诗人在巧妙的叙事中所表达的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以及对悍吏的谴责。

        3、了解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

        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诗意,体会诗人在巧妙的叙事中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联系作者经历,感知一个饱经忧患、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回顾旧知

        1、读对联,猜诗人。以评价杜甫及其诗作的对联导入。

        2、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杜甫的诗歌,并交流有关杜甫的资料。

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理解字词,读懂大意。

        2、教师示范诵读,学生朗读。

        3、概括这首叙事诗的主要内容,并补充介绍作者写作本诗的时代背景。

三、品读诗歌,重点研读

        1、思考:诗歌题目是《石壕吏》,可是诗中提到“石壕吏”的句子只有两句,主要篇幅却是在写老妇人的诉说,为什么?

        提示:细读老妇人“致词”的十三句诗,想一想老妇人的话中包含了几层意思?

        老妇人面对官吏怎样的逼问才有这番“致词”的?

        讨论交流,想象并补充官吏的问话,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2、思考:除老妇人的“致词”外,诗中还有哪些诗句让我们感受到当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结合关键语句进行分析。

        四、再次诵读,感悟情感(完成表格,归纳小结)

五、布置作业,拓展提升

        1、熟读成诵,掌握关键字词的含义

        2、把本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提示:发挥想象,合理补充故事情节,注意对人物进行具体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适当加上环境烘托。)

       好了,今天关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