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歌注解有何寓意_好了歌及其注解的寓意

       我很荣幸能够为大家解答关于好了歌注解有何寓意的问题。这个问题集合囊括了好了歌注解有何寓意的各个方面,我将从多个角度给出答案,以期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1.求《红楼梦》中的《好了歌注解》

2.《红楼梦》中《好了歌》及其解注想阐述什么道理?

3.好了歌注解的全文

好了歌注解有何寓意_好了歌及其注解的寓意

求《红楼梦》中的《好了歌注解》

       一、原文

       《好了歌解注》

       作者:甄士隐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二、作品鉴赏

       这篇解注比《好了歌》说得更具体、更形象、更冷峭无情。富贵的突然贫贱了,贫贱的又突然富贵了;年轻的突然衰老了,活着的又突然死掉了——人世无常,一切都是虚幻。想教训儿子光宗耀祖,可他偏偏去当强盗;想使女儿当个贵妇,可她偏偏沦为娼妓;想在官阶上越爬越高,可是偏偏成了囚徒——命运难以捉摸,谁也逃脱不了它的摆布。可是世上的人们仍不醒悟,还在你争我夺,像个乱哄哄的戏台,闹个没完。

       它同《好了歌》一样,同属愤世嫉俗的产物。由于它处处作鲜明、形象的对比,忽阴忽晴,骤热骤冷,时笑时骂,有歌有哭,加上通俗流畅,迭富有致,就使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对于当时封建社会名利场中的人物,无异于一盆透顶醒心的冷水;对于今天的人们认识封建社会的腐败黑暗,也有某种认识意义。

扩展资料

       这首《好了歌》解注,在全书开头造成一种“忽荣忽枯、忽丽忽朽”(脂砚斋语)的险恶气氛,也是对全书荣宁二府兴衰际遇的一种概括和预示。 这种概括和预示,是就其整体而言的,不好说哪一句是专指哪个或哪几个人物。如有人以为“转眼乞丐人皆谤”指的是甄宝玉和贾宝玉;“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指的是贾雨村等人;“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指的贾雨村、贾赦等人;“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指的是贾兰、贾菌等人,等等。

       《好了歌注》有些话带有普遍性,指浓粉香,一变而为两鬓如霜,便是自然规律。它可能是对大观圆中一些女儿的概括描写;倘说白首孀居,则有指薛宝钗、史湘云的可能。此外,小说八十回以后的原稿已佚,所以也难对其所指,下确切的断语。但线索还是有的。

       比如甲戌本的批语(它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指出,沦为乞丐的是“甄玉(甄宝玉)、贾玉(贾宝玉)一干人”。这与原燕京大学藏七十八回《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十九回脂砚斋批语说贾宝玉后来“寒冬噎酸齑(jī,腌菜),雪夜围破毡”是一致的。但由此又知甄宝玉的命运也与之相似,可见贾(假)甄(真)密切相关。

       “蓬窗”换作“绿纱”的,脂砚斋批语说是“雨村一干新荣暴发之家”,又说戴枷锁的也是“贾赦、雨村一干人”,那么他们后来因贪财作恶而获罪的线索就更加清楚了。穿紫袍的,说是“贾兰,贾菌一干人”,贾兰的官运可从后面李纨册子中的判词和曲子是得到印证;贾菌的腾达,则是他人后续四十回所根本未曾提到的。

       百度百科-好了歌解注 (红楼梦插曲)

《红楼梦》中《好了歌》及其解注想阐述什么道理?

       注解如下:

       ①笏(hù 户)满床——形容家中做大官的人很多。笏:一名“手板”。封建时代臣僚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象牙或木、竹片制成,可作临时记事之用。

       ②黄土陇(lǒng 拢)头——指坟墓。陇:通“垄”,田中高地;坟墓。

       ③强梁——横暴;蛮不讲理。《庄子·山木》:“从其强梁。”唐代陆德明《释文》:“强梁,多力也。”这里指强盗。

       ④择膏粱——意谓挑选富贵人家子弟作婿。膏:脂肪。粱:精米。膏粱:本指精美的饭菜,这里用作“膏粱子弟”的省称。

       ⑤烟花巷——就是妓院聚集的地方。烟花:歌女;娼妓。

       ⑥紫蟒——紫色的蟒袍。紫:古代按官阶等级穿着不同颜色的公服;唐制,亲王及三品服用紫色。

       ⑦反认他乡是故乡——这里把现实人生比作暂时寄居的他乡,而把超脱尘世的虚幻世界当作人生本源的故乡;因而说那些为功名利禄、姣妻美妾、儿女后事奔忙而忘掉人生本源的人是错将他乡当故乡。

       ⑧为他人作嫁衣裳——喻白白替他人奔波,死后一切皆空。唐代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解注:

       甄士隐家破人亡,暮年贫病交迫,光景难熬。一日上街散心,遇一跛足疯道人口念此歌,士隐听了问道:“ 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见些‘好’‘了’‘好’‘了’。”那道人笑道:“你若 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

       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我这歌儿便名《好了歌》。”士隐本是有宿慧的,?一闻此言, 心中早已彻悟。因笑道:“且住! 待我将你这《好了歌》解注出来何如?”道人笑道:“你解, 你解。”

好了歌注解的全文

       世人都晓神仙好 ,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知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 ,孝顺子孙谁见了?解注: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肠,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红楼梦》虽然没有了七十九回以后的文字,但前七十九回字里行间处处暗伏玄机,每每有迹可循,而脂砚斋的点评更是有点睛妙用,从而使我们可以发掘出很多的“因”来推断出相应的“果”。仅仅是甄士隐对《好了歌》的解注里就隐含了多人的命运和结局。在此,仅小作探究。

       一、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脂砚斋注解道:宝钗、湘云一干人。

       由脂砚斋所批可知薛宝钗、史湘云等一直活到两鬓成霜,这在衰败的贾府可算得上长寿了,但并不使人感到意外,因为这正应了此二人性格,她们都是性情豁达、用现代话说——很看得开的人,没有了爱人照样能活得下去,不象黛玉为情而活。

       二、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

       脂砚斋注解道:黛玉、晴雯一干人。

       此二人中途殒命是不争的事实,至于黛玉是如何死法在此暂不作讨论,但此一句若与下句连贯起来看,则正揭露了一个秘密。下一句便是:

       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脂砚斋注解道:一段妻妾迎新送死,倏恩倏爱,倏痛倏悲,缠绵不了。

       《红楼梦》中的贾府从第七十五回便迅速败落,黛玉死后的贾府再迎送嫁娶恐怕不是那么经常的事了,但贾府的公子们自然例外,就是再不济这婚也是要结的。我的观点是这里分明指的是宝玉与宝钗的新婚之夜,在《红楼梦》里恐怕也只有他二人的婚事最值得预言了。这样看来二人结婚必在黛玉死后,而不是象续貂的后四十回所写的黛玉死在宝玉和宝钗的成婚之夜,这样也更符合人物的性格和故事的发展逻辑。

       三、展眼乞丐人皆谤

       脂砚斋注解道:甄玉、贾玉一干人。

       这样说来,家事败落后,甄宝玉、贾宝玉二人后来皆曾沦落为乞丐,贾宝玉本就是甄宝玉的化身,所以二人也当然会同甘共苦了。

       四、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脂砚斋注解道:柳湘莲一干人。

       《红楼梦》第六十六回写的是“情小妹耻情归地府,冷二郎一冷入空门”,讲柳湘莲因尤三姐耻情自杀而心灰意冷遁入空门,但由此一句诗及批语可知,七十九回以后的柳郎君又去绿林做了强梁。《红楼梦》的回目上下联对仗极其工整,但第六十六回却明显上下不对应,下句完全可以是“冷二郎冷意入空门”等诸如此类,但却偏偏不用,而《红楼梦》又是绝对前后呼应、无一句空话的,所以此处有了一冷,下文必然会有二冷,也就是日后的“冷二郎二冷作强梁”,这样才符合脂砚斋的批注和曹雪芹原著。

       五、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脂砚斋注解道:贾赦、雨村一干人。

       看来此二人皆锒铛入狱了,这两位有此下场却是不足为怪的,无需脂砚斋提醒,单看原著也能想象得出二人的结局。

       六、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脂砚斋注解道:贾兰、贾菌一干人。

       看来二人后来都飞黄腾达了,在贾家义学中他们既是好朋友也都是肯用功读书的,能够能日后有点“出息”的也就得是他们俩了,只是似乎后来却也有飞扬跋扈之嫌。但无论如何走仕途的也不会是贾宝玉,那不是他的个性,写成那样的文字的也绝不是曹雪芹,所以《红楼梦》后四十回续得的确糟糕。

       《红楼梦》因缺了结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便成了一本颇具推理性质的书,而曹雪芹的生花妙笔偏又把小说写得文理严谨、前后呼应、丝丝入扣,从而有千万条蛛丝马迹贯穿在文字当中,让我们有机会剥茧抽丝,去推导七十九回以后的情节,偏偏又难以十分肯定,可能这正是读红楼的妙趣之处。

       意思:房子简陋空空荡荡,曾经坐满朝廷大元,平地荒草,却是宴饮歌舞的大殿。

       原文: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垅头送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译文:

       简陋的房子里空空的,当年满床都是丝绸,草枯了,杨树也苦了,曾经是歌舞的场所,雕着画的房梁上面布满蜘蛛丝,窗户上长满绿色的蔓藤,说什么胭脂正浓,脂粉正香,为什么两边的头发都白了?

       昨天在黄土前送亲人入葬,今天在挂红帐的床上成亲,喜欢富贵,谁希望流落在烟花之地做风尘女子!因为嫌官小,结果去坐牢,昨天可怜破棉袄冷,今天嫌华丽的服装太长。

       乱哄哄的你唱完我才登场,反而认别的地方为自己的故乡。真是荒唐,到头来还是为别人图谋利益。

       出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扩展资料

       好了歌注的现实意义

       这篇解注比《好了歌》说得更具体、更形象、更冷峭无情。

       富贵的突然贫贱了,贫贱的又突然富贵了;年轻的突然衰老了,活着的又突然死掉了——人世无常,一切都是虚幻。

       想教训儿子光宗耀祖,可他偏偏去当强盗;想使女儿当个贵妇,可她偏偏沦为娼妓;想在官阶上越爬越高,可是偏偏成了囚徒——命运难以捉摸,谁也逃脱不了它的摆布。可是世上的人们仍不醒悟,还在你争我夺,像个乱哄哄的戏台,闹个没完。

       这就是《好了歌》解注的基本思想。它同《好了歌》一样,同属馈世嫉俗的产物。由于它处处作鲜明、形象的对比,忽阴忽晴,骤热骤冷,时笑时骂,有歌有哭,加上通俗流畅,迭富有致,就使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它对于当时封建社会名利场中的人物,无异于一盆透顶醒心的冷水;对于今天的人们认识封建社会的腐败黑暗,也有某种认识意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好了歌注

       好了,今天关于“好了歌注解有何寓意”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好了歌注解有何寓意”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