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满庭芳原文及译文_苏轼满庭芳原文及译文 so.古诗文.org
大家好,今天我来和大家聊一聊关于苏轼满庭芳原文及译文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会将我所了解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并与大家分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苏轼的满庭芳中有一句“须放我、些子疏狂”是什么意思?
2.《满庭芳》注释原文
3.苏轼 《满庭芳 蜗角虚名》
4.苏轼的 满庭芳 归去来兮 清晰无底 的赏析
5.苏轼关于云的诗句
苏轼的满庭芳中有一句“须放我、些子疏狂”是什么意思?
《满庭芳》 苏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
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注释〕
1.本词当系元丰五年(1082)苏轼在黄州时作。
2.蜗角:极言微小。《庄子·则阳》谓在蜗之左角的触氏与右角的蛮氏,两簇常为争地而战。
3.蝇头:本指小字,此取微小之义。
4.些子:一点儿。
5.百年里三句:语本李白《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6.能几许三句:意谓计算下来,一生中日子有一半是被忧愁风雨干扰。
7.苔茵两句:以青苔为褥席铺展,把白云当帐幕高张。
鉴赏:
这首词以议论为主,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同时也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从词中所表现的内容来看,它的写作年代当为苏轼谪贬黄州之后。此作情理交融,奔放舒卷,尽情地展示了词人人生道路上受到重大挫折之后既愤世嫉俗又飘逸旷达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他宠辱皆忘、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词人以议论发端,用形象的艺术概括对世俗热衷的名利作了无情的嘲讽。他一开始就引用《庄子》中的一个寓言故事,以蔑视的眼光,称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进而以“算来着甚干忙”揭示了功名利禄的虚幻,并由世俗对名利的追求,联想到党争中由此而带来的倾轧以及被伤害后的自身处境,叹道:“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事”,指名利得失之事,谓此事自有因缘,不可与争;但得者岂必强,而失者岂必弱,因此也无须过分介意。以上几句,既是对营营苟苟世俗观念的奚落,也是对政治派系内部倾轧的厌倦和批判,大有洞悉人生之慨。东坡感到人世间名利场的角逐如同梦幻,所以,“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试图醉中不问世事,以全身远祸。一“浑”字抒发了以沉醉替换痛苦的悲愤,一个愤世嫉俗而又渴求摆脱尘世羁绊的文人形象呼之欲出。
过片“思量、能几许”,承上“百年里”说来,谓人生能几;而“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宦海浮沉,辗转流迁,命运多舛,饱经忧患。这几句是作者的人生自叙,隐含着身受惨祸、壮志难酬的沉痛哀叹。
“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是因“忧愁风雨”而彻悟之语。此句愤激地表达了词人对于忧患人生的失望和怅惘,读来令人感慨万千。下面笔锋一转,以“幸、无际的绿茵、高张的云幕,与浩大无穷的宇宙合而为一,求得了内心的宁静。结尾”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一句,情绪豁达开朗,充满了飘逸旷达、超凡脱俗的闲适至乐之情,表明作者终于摆脱了世俗功名的苦海,获得了精神的超脱与解放。正如有人所说,诗词固然以”主性情“为主,但是”主议论“的诗词如能做到”带情韵以行“,同样可以收到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东坡这首《满庭芳》词的成功便说明了这一点。
称这首词是一篇抒情的人生哲理议论,应当是恰如其分的。全篇援情入理,情理交融,现身说法,真抒胸臆,既充满饱经沧桑、愤世嫉俗的沉重哀伤,又洋溢着对于精神解脱和圣洁理想的追求与向往,表达了词人人生矛盾的困惑中寻求超脱的出世意念,可谓一曲感人至深的生命的觉醒和呼唤。
《满庭芳》注释原文
满庭芳原文:
恩放归阳羡,复作一篇归去来兮,清溪无底,上有千仞嵯峨。画楼东畔,天远夕阳多。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船头转,长风万里,归马驻平坡。无何。何处有,银潢尽处,天女停梭。问何事人间,久戏风波。顾谓同来稚子,应烂汝、腰下长柯。青衫破,群仙笑我,千缕挂烟蓑。 诗词作品:满庭芳 诗词作者: 宋代 苏轼 诗词归类:七夕节、神话、悼亡
苏轼 《满庭芳 蜗角虚名》
满庭芳原文:
鹦鹉洲边,芙蓉城下,回然水秀山明。小舟双桨,特地访云英。惊破兰衾好梦,开朱户、一笑相迎。良宵永,南窗皓月,依旧照娉婷。别来,无限恨,持杯欲语,恍若魂惊。念霎时相见,又惨离情。还是匆匆去也,重携手、密语叮咛。佳期在,宝钗鸾镜,端不负平生。
满庭芳注释:
水秀山明山水清丽,风景优美。宋陆游《练塘》诗:“水秀山明何所似?玉人临镜晕螺青。”《水浒传》第一一五回:“话说浙江钱塘西湖这个去处,果然天生佳丽,水秀山明。”《白雪遗音·马头调·春景》:“莺歌燕语,云淡风轻,水秀山明。”亦作“水明山秀”。宋张先《满江红·初春》词:“渐迤逦,水明山秀,暖生帘幕。”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南山胜迹三》:“马浩澜《念奴娇》词:‘冷翠柔金红绮幔,掩映水明山秀。’”典
芙蓉城1.今四川省成都市的别名。后蜀孟昶于宫苑城上遍植木芙蓉,因以得名。简称蓉城。见宋张唐英《蜀檮杌》卷下。南唐李煜《感怀》诗:“空有当年旧烟月,芙蓉城上哭蛾眉。”2.古代传说中的仙境。宋欧阳修《六一诗话》:“曼卿卒后,其故人有见之者云,恍惚如梦中,言我今为鬼仙也,所主芙蓉城。”宋苏轼《芙蓉城》诗序:“世传王迥字子高,与仙人周瑶英游芙蓉城。元丰元年三月,余始识子高,问之信然,乃作此诗。”
鹦鹉洲省武汉市西南长江中。相传东汉末江夏太守黄祖长子射在此大会宾客,有人献鹦鹉,祢衡作《鹦鹉赋》,故名。后衡为黄祖所杀,葬此。自汉以后,由于江水冲刷,屡被浸没,今鹦鹉洲已非宋以前故地。唐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元白贲《鹦鹉曲》:“侬家鹦鹉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清孔尚任《桃花扇·投辕》:“你看城枕着江水滔滔,鹦鹉洲阔,黄鹤楼高。”参阅宋陆游《入蜀记》。
整理:zhl201610
苏轼的 满庭芳 归去来兮 清晰无底 的赏析
《满庭芳·蜗角虚名》
宋 苏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注释
1.本词当系元丰五年(1082)苏轼在黄州时作。
2.蜗角:极言微小。《庄子·则阳》谓在蜗之左角的触氏与右角的蛮氏,两簇常为争地而战
3.蝇头:本指小字,此取微小之义。
4.些子:一点儿。
5.百年里三句:语本李白《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6.能几许三句:意谓计算下来,一生中日子有一半是被忧愁风雨干扰。
7.苔茵两句:以青苔为褥席铺展,把白云当帐幕高张。
翻译
人世间的虚名薄利,不过是蜗牛触角、苍蝇头那么大的得失,有什么好为之奔忙争夺的。
凡事都有命中注定,谁弱谁强也没有意义。
暂且趁着闲散之身还未老去,容自己稍许张狂。
一百年中就算每天沉醉度日,也不过三万六千场。
想想,能有多少呢?
还有忧愁风雨要占去一半。
又何必硬要说短论长。
有幸面对这清风皓月,苍苔作垫铺展,流云作帷帐高张。
江南好,有千钟美酒,歌一曲《满庭芳》。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关于云的诗句
满庭芳(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佘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这首词,于平直中见含蓄婉曲,于温厚中透出激愤不平,在依依惜别的深情中表达出苏轼与黄州父老之间珍贵的情谊,抒发了作者在坎坷、不幸的人生历程中,既满怀悲苦又寻求解脱的矛盾双重心理。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因“乌台诗案”而谪居黄州达五年之久的苏轼,奉命由黄州移汝州(今河南临汝)。对于苏轼来说,这次虽是从遥远的黄州调到离京城较近的汝州,但五年前加给他的罪名并未撤消,官职也仍是一个“不得签书公事”的州团练副使,政治处境和实际地位都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改善。当他即将离开黄州赴汝州时,他的心情是矛盾而又复杂的:既有人生失意、宦海浮沉的哀愁和依依难舍的别情,又有久惯世路、洞悉人生的旷达之怀。这种心情,十分真实而又生动地反映在词中。
上片抒写对蜀中故里的思念和对黄州邻里父老的惜别之情。首句“归去来兮”,搬用陶渊明《归去来辞》首句,非常贴切地表达了自己思归故里的强烈愿望,暗含了思归不得归、有家不能归的怅恨。接下来“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二句,以时光易逝、人空老大的感叹,加深了失意思乡的感情氛围。上片的后半部分,笔锋一转,撇开满腔愁思,抒发因在黄州居住五年所产生的对此地山川人物的深厚情谊。“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句,于平和的语气中,传达出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沉重哀伤。“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这三句,真切细致地表现了作者与黄州百姓之间纯真质朴的情谊,以及作者在逆境中旷达超脱、随遇而安的淡泊心态。
词的下片,进一步将宦途失意之怀与留恋黄州之意对写,突出了作者达观豪放的可爱性格。过片三句,向父老申说自已不得不去汝州,并叹息人生无定,来往如梭,表明自已失意坎坷、无法掌握命运的痛苦之情。“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二句,却从未来着笔瞻望自已即将到达之地,随缘自适思想顿然取代了愁苦之情。一个“闲”字,将上片哀思愁怀化开,抒情气氛从此变得开朗明澈。从“好在堂前细柳”至篇末,是此词的感情高潮,以对黄州雪堂的留恋再次表达了对邻里父老的深厚感情。嘱咐邻里莫折堂前细柳,恳请父老时时为晒渔蓑,言外之意显然是:自己有朝一日还要重返故地,重温这段难忘的生活。此处不明说留恋黄州,而留恋之情早已充溢字里行间。词的下片,深沉蕴籍,含蓄委婉,情真意切,将惜别、依恋之情表现得动人肺腑,令人回味无穷。结尾的临别告语,奇峰突起,收束全篇,与上片的纯真友情相呼应,将惜别之情推向高潮。
苏轼关于云的诗句如下:1、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苏轼《满庭芳》
译文:不如面对这清风皓月,以苍苔为褥席,以高云为帷帐,宁静地生活。
赏析:诗人笔锋一转,以“幸”字领起,以解脱的心情即景抒怀。造物者无尽藏的清风皓月、无际的苔茵、高张的云幕,这个浩大无穷的现象世界使词人的心量变得无限之大。
那令人鄙夷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的狭小世界在眼前消失了,词人忘怀了世俗一切烦恼,再也无意向外驰求满足,而愿与造化同乐。
此词洋溢着对于精神解脱和圣洁理想的追求与向往,表达了词人在人生矛盾的困惑中寻求超脱的出世意念。
2、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译文:天空将降瑞雪,湖面上阴云密布;层叠的楼台与青山,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赏析:诗从西湖展开,说自己在一个昏沉欲雪的日子出行,见到西湖上空满积着阴云,低低地压着湖面,西湖边上的楼台与重重叠叠的青山,笼罩在烟雾之中,若有若无。抓住气候特点,略加点染,展现了一幅光线黯淡的水墨图,朦朦胧胧。
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译文: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赏析:诗人想象丰富,黑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中把乌云比作“翻墨”,形象逼真。第二句写雨:白亮亮的雨点落在湖面溅起无数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
用“跳珠”形容雨点,有声有色。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一个“跳”字,一个“乱”字,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
好了,今天关于“苏轼满庭芳原文及译文”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苏轼满庭芳原文及译文”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