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_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一等奖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方面的经验。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1.�õ�����ʧ��������ѧ���

2.《孟子》两章优质教学设计

3.高二上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4.九年级上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反思

5.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_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一等奖

�õ�����ʧ��������ѧ���

       此次公开讲课活动,我受益颇多,现对所听语文课评课如下:

        可以说我参与了一部分备课,了解曹老师从学案教学的安排、语言的表述到问题的设计都进行了反复的斟酌和修改,目的都是为了在短短的45分钟之内学生得到最大提高。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本人也提高了不少,不论是知识还是设计问题的能力,或者是处理教材的能力,我觉得这才是最大的收获和财富。

        精心准备的课堂具备这样几个特点:

        1、教师穿针引线,高屋建瓴点拨疑难。整个过程,教师只发挥了连个作用,一,在环节与环节之间说几句过渡语,使本节课更加自然流畅;二,在学生对某问题发生分歧,没有定论的.时候给予理论加实践的点拨,让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有提升。

        2、真正做到了以学定教。学生能自学学会的知识,教师绝不重复啰嗦;教师只引导学生探讨有争议有疑难的内容。根据学生需要确定重点讲解的内容。

        3、问题设计有水平。首先,符合寺头中学学生的现有知识积累和能力水平;其次,问题中体现了读字,四个问题的首个词语分别是默读、精读、朗读、研读,这样的字眼,既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又对学生的学习语文进行了方法上的指导;最后,能将问题具体定位于文本的段落句子上。

        建议:

        1、教师要具有演讲家风度,这样才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热情投入到学习中,这种热情将使学生精神更加集中,思维更加活跃,效率会更高。

        2、寺头学生有胆小的特点,教师可以因材施评,不要吝啬将溢美之词给予他们,在学生读完课文之后,教师可以将?同学们大部分读得很好,还有少部分声音小,没有投入进去,老师希望下次大家能读好?的评语变为?同学们读得太好了,相信下面的表现会更出色?。

        3、学生站在黑板前讲题,都是一个问题解答完,讲者下去,另一个讲者再走到黑板前,这一上一下造成了时间的浪费,是否可以让学生提前看自己要讲解哪一道,直接站在黑板上展示的题旁听讲并等待讲解。

《孟子》两章优质教学设计

       

        生:(齐答)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师:多助若何?

        生:(齐答)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师:彼二者争战复若何?

        生:(齐答)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品鉴教师用文言的对话达到反刍效果。这样的对话,使课堂古典的气氛更加浓郁,学生隐然进入到雄辩者的角色之中,强化了学生对中华经典的感情;这样的对话,使文气更加贯通,学生隐然领略到了文中坚实的逻辑链条,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师:这一番对答让老师感觉回到了两千多年前,很好,咱们接着进行品味式朗读。同学们请回看课文,你最喜欢读的是哪一句?挑出来读一读。

        生:我最喜欢?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师:你好好地把它读读看。

        生:(读)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比较喜欢读这个句子吗?

        生:因为这句话很有哲理,它揭示了战争当中君主施行仁政的必要性。

        师:揭示了一个哲理,就是君主施行仁政,你一下子看到句子里边的意思里去了,很不简单,老师还想为难你一下,这个句子老师也很喜欢,并且把它稍稍地改了一下,你认为是老师的改句好呢,还是孟子的原句好?

        屏显: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道之得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

        生:我觉得原句好。

        师:为何?

        生:寡助之至,它没有直接说和国家命运的关系,先是说自己的亲戚会如何对待,众叛亲离后,国家的命运也就危在旦夕了。

        师:也就是说原句比改句说得更加的详细、具体、透彻,咱们讲道理就要讲一个?透?字儿,然后从句子的句式上来看,还发现什么不同了吗?

        生:原句的对仗十分整齐。

        师:嗯!原句非常整齐,属于对偶句式。其实从句式上说是对偶,从意思上说还形成了什么?

        师:得道--失道,多助--寡助。

        生:对比。

        师:这样对比对比的好处?

        生:?道?就更重要了。观点更鲜明,说理更透彻。

        师:很好!同学们,文中还有很多这样构成对比关系的句子,除此之外,你还发现有其他特点的句子没有?

        生:我觉得第一句用了顶针的手法。

        师:你还知道顶针啊!?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效果?

        生:读来琅琅上口。

        师:一种回环,琅琅上口的感觉,你能读出来这种感觉?

        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还有自己的发现吗?

        生:还运用了排比。?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后面还有?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里的排比句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读来很有气势,而且从各个方面加强了地利的优势,从而得出了人和的重要。

        师:说得非常好,很有见地。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老师有一个不良嗜好,特喜欢改句子,请看--

        屏显: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委而去之?

        师:我把你说的句子改了一下,是孟子的好呢,还是我的好呢?

        生:孟子的句子,每个句子都是用的双重否定,语气非常强烈。

        师:我又作了一个改动,你看,哪一个好呢?

        屏显: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委而去之?

        生:原句更有气势。原句从城、池、兵革、米粟四个方面说,更能强调地利条件的优越,论证更加的有力。

        师:你能读出其中的气势来吗?老师建议你在语速上应该有所变化:由慢而快;在语调上也应该有所变化。

        (学生读--师示范--学生再读--学生齐读)

        师:还有一个排比句,我读给你听: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师:老师读的时候你感觉到了什么?

        生:感觉音调越来越高,气势也越来越强。

        师: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域民?固国?威天下?,有范围越来越大的意思。

        师:说得好!老师把它叫做层递式排比句,咱们全班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师范读--生再读)

        师:经过一番品读,我整理了一下这篇文章语言的特色,请做笔记。

        助学资料3:

        孟子其文

        对比鲜明

        排比铺陈

        句式工整

        气势磅礴

        说理透彻

        品鉴教师用读的方式教古文。孟子的文章,往往一气贯注,猛浪若奔。但是,如何读出这种气势,如何读懂这种气势背后的道理,却是十分困难的。执教者采用?选择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出自己最有感觉的句子;用?改句读?的方式让学生琢磨并领悟文章气势背后的句法结构;用?示范读?的方式让学生感知层递语势的构段方法;用?回味读?的方式让学生反复涵咏揣摩。每一次朗读都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每一种变式朗读都直接为突破难点服务。

        四、精思篇

        师:接下来进入精思环节。对这篇文章,老师有三种变形,请你琢磨一下,这三种变形,各自都有什么道理。

        屏显:

        二分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屏显:

        三分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屏显:

        四分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学生欲言又止,老师提示别急。三分钟等待之后,学生仍面现难色。)

        师:不大好说是吧?好,请看看老师的提示--

        屏显:

        二分法:话题一--话题二

        三分法:引论--本论--结论

        四分法:起--承--转--合

        师:请根据老师提供的关键词再思考。

        生:二分法,前面写打仗的道理,后面说治理国家的道理。

        师:如果说,话题一主要论述的军事,那么话题二主要论述的就是政事。两个话题各自的核心句是--

        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师:各自的核心词是--

        生:和、道。(板书两个核心词)

        生:三分法,是在二分法的基础上将揭示论点的句子和论证的句子分开,第一段摆出论点,第二段运用了两个事例论证了论点,第三段得出只有?得道?方能实现?人和?的道理,有点像平时说的?总-分-总?的结构。

        师:很好!至于四分法,同学们可以作为一个课后研究的话题,通过查阅资料,咨询老师,同学讨论来完成。最后请同学齐诵课文作为本课的结束。

        品鉴用分段法探摸文章的结构。古人写文章在形式上是不分段的,这就给今人留下了探究的空间。执教者通过不同的段落划分方法,给学生提示出议论文不同的结构方式。三种划分方法,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二分法在教学目标上是总体把握文章要义,在教学层次上是为三分法作铺垫;教师重点教学的是三分法,有前面的教学铺垫,加上屏显提示,教学难点很快就突破了;四分法是中国古人传统的说法,执教者只是点到为止,作为一个拓展延伸的话题,留给学生课后去处理。教学显得有轻重,有留白,有张力。

高二上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

        3.竞赛法

        4.比较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六、总结升华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

        生1:我觉得?人和?就是拉帮结派,君不见,人世间,团团成伙好办事。

        生2: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3: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使他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时代的局限性。

        生4:我觉得,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美伊战争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

        生5: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横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生6: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

        教师明确,也许可以这样回答;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平等的原则,也就是说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第二,有利于维护和平共处,这是鉴于20世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护和平,避免战争,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国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受到我们的重视。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生自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延伸拓展、总结升华: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3.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课堂竞赛,每道题单数题一组回答,双数题二组回答。每小题赋5分。以积分多少分出胜负。

        第一板块:文言知识

        (1)读准下面的字。

        ①畎亩 ②傅说 ③胶鬲 ④行拂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

        (3)一词多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① ② 死于安乐

        入则无法家拂士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③ ④

        国恒亡 死即举大名耳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⑤ ⑥

        发于声 扶苏以数谏故

        (4)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关于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1)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4.教师综合评判,分出优胜组,全班鼓掌祝贺。

        5.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

        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讨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五、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六、课堂小结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七、布置作业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渎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九年级上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反思

        总体设计

        思路方法

        孟子在文中高举“仁政”“民本”的大旗,阐述自己的“王道”思想。在对文本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抓牢文言教学的常规重点外,还应将文学常识的掌握放到重要的地位。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对有关孟子的思想精髓的理解远比掌握几个文言现象重要得多。在教学的过程中,宜将孟子的思想体系作一梳理,以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对孟子的思想作一把握,这也为以后学习《齐桓晋文之事》作一铺垫。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寻找相关的资料,以求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对孟子的思想作适当探讨,以发展与建构学生人文思想。当然这一工作只能更多地依赖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准备,有条件的班级可专门辟一学时,让学生作充分交流。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掌握“数、发、直、兵、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2.遵循自主探究学习的原则,鼓励学生自己解决一些浅近的文言现象;引导学生对主要文言现象作一些归纳,对规律性的知识宜作适当小结;比较评价孟子的“仁政”思想体系。

        3.理解并评价孟子的“仁政”思想,并更好地理解新时期党中央提出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现实意义。

        教学设计

        导语设计

复习导入1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之所以会这样,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从中可以再进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

复习导入2

        有人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孔子大圣人在谆谆教导,而《孟子》给人的感觉是孟轲“亚圣”在侃侃而谈,何以见得?初中学习的《孟子二章》记忆犹新,今天学习《寡人之于国也》再次感受孟子的谈吐风范。

        文本解读

        知识积累

        1.孟子和《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人,思想家,教育家。地位仅次于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常“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非常激烈的战国中期,他主张行“仁政”,统一天下。曾游说各国,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著书立说,有《孟子》一书(现存七章)传世。

        宋代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科举考试,都以“四书”为命题依据之一。

        《孟子》现存七章,全面反映了孟子思想。孟子一向被认为是儒学正统的继承者和捍卫者,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元文宗封他为“亚圣”。《孟子》七章分别是《梁惠王》《公孙丑》《腾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孟子》的篇名和《论语》一样,都是摘取每章开头几个字命名,没有特别意义。汉代赵歧注释《孟子》,把每篇都分为上下两部分,故有《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的篇名。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论语》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以雄辩著称,文势磅礴,感情激越。所以说《孟子》给人的感觉是侃侃而谈。

        《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1)情感强烈,文笔犀利,论辩性强;(2)论证手法灵活善变,或开门见山,或迂回曲折,巧妙控制论辩方向,驱诱论敌就范;(3)巧用比喻,使枯燥理论具体、生动,富有可读性和说服力;(4)文辞方面富于铺陈扬厉,时露尖刻,句式喜用排偶,笔锋咄咄逼人,文章酣畅淋漓。

        2.基础积累

        ①字音:

        王好(hào)战弃甲曳(yè)兵而走谷不可胜(shēnɡ)食也

        数罟(cùɡǔ)不入洿(wū)池养生丧(sānɡ)死无憾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谨庠(xiánɡ)序之教然而不王(wànɡ)者涂有饿莩(piǎo)

        申之以孝悌(tì)之义

        ②通假字

        涂(tú,通“途”)有饿莩

        无(wú,通“毋”)失其时

        颁(bān,通“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信息筛选

        1.解题:

        “寡人之于国也”原句是“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古代国君的自称谦词,今义是形影孤单的人,即孤家寡人。“焉”“耳”“矣”均是文言句末语气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原句是主谓句,感叹句。“于”,介词,与“国”合成介宾短语。“之”,用于主语和介宾短语之间,提顿语气,强调介宾短语的意义。

        2.整体感知:

        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投影]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

        明确: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之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合作探究

        1.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如多。”

        2.在提出“民不加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学生回答)“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3.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

        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4.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他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争设喻。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5.问题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提问: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6.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时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7.当采取了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8.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一段作者采用类比论证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方法点拨

        本专题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关注,利用相关信息,解读潜藏在文本背后的主题。这是全新的阅读要求。

        文本研习的手段、途径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方法比结果更重要,教师不必过早地将结论和自己的判断告诉同学,也不必让学生一定要认同自己的观点,而是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倡导个性化的阅读,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与体验。

能力提升

        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以下问题:

        (1)“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理解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所以,应采取学生广泛讨论、相互交流的方法,教师稍作点拨分析)

        明确:梁惠王自以为自己对于国家比邻国国君尽心,自己的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会自动投奔他。可是,邻国之民不见少,自己的国民不见增多。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员,老百姓看穿了他,又怎会来“送死”呢?孟子以临阵脱逃为喻,“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风趣地说明魏国的政策和邻国的相差无几,本质上讲都是虐民暴政,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于邻国。本体和喻体的贴切,使孟子的比喻充满了逻辑的力量。

        (2)梁惠王不顾人民死活,孟子在严厉批评他之后,为什么接着又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引导学生认识孟子性善论的两重性:一方面,他认为人应该从善,因此他反对统治者残害人民,批评虐政暴君毫不留情;另一方面,他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善,因为人人都有“善端”,只要自觉扩充它,就能养成高尚道德。所以,在孟子看来,梁惠王如果不把百姓苦难归罪于年成,就一定能自反,就会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结果就会使天下归服。

规律总结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本文所体现的孟子散文的特点。

        明确:本文从艺术上充分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②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③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使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之美,音调铿锵,极富音乐性,强化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

课堂小结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并有所发展。在对梁惠王的循循善诱中,孟子抓住重视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虽然在这一篇里,他没有提民为贵,但是在阐述中已明确地表现出来,只是有一些小恩小惠式的救灾措施,是不能使百姓人心归顺的。只有去除苛政、酷政,真正地以百姓为重,使百姓能够在这个国家里“无憾”地生活,得到充分的教养,才是治国的根本。他的思想有着积极、现实的意义,但在重武力,强调征伐的时代,又是远离现实而又不切实际的,因而不被采用。

作业设计

        1.归纳文中的主要文言现象。

        2.在今天“仁政”思想仍有它的时代意义,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板书设计

设计点评

        本课的教学思路是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归纳课内的文言知识;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另外,应让学生多开口说,尤其是字、词、句的翻译,因为许多学生存在“眼高口低”的毛病。课堂时间不够,也应作为笔头作业,落到实处。

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后反思

        在这节课上我显然不在状态:课堂教学语言表达不顺畅,课堂组织不力,引导不到位。总感觉到有些别扭。班还是我经常上的班级,学生还是我熟悉的学生,况且又 没有其他教师听课,这只是一节平常的课,我为什么就这样不自在呢?

        由此,我想到备课不但包括备教材、备学生,而且还应该包括备自己--以最好的状态进入课堂。不管是穿着、心情还是精神气质,都要使自己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因为课堂是神圣的,师者的形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窦桂梅老师说:?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一个举止从容大方、吐高雅、智幽默的教师肯定会赢得学 生敬佩和爱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在课堂开始时导语没有做好。开头很重要,它甚至影响着一节课的质量。在上课时我说:?在战国时代,战争频繁,人民深受战争之苦。继孔子之后,一位儒 家大师出现了。大家说他是谁?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是出孟子。?他有什么政治主张呢?我接着问。这下学生没有回答上来。出乎了我的意料,因为学生在七年 级时学过中国古代史,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但是70多个学生中就没有一个能回答上来。这令我比较失望,影响了接下来的上课心情。

        大凡成功的教师都善于调节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教学进度,调节教学策略,调节自己的情绪。这是教学机智,唯有在实践中不断地锻炼才能养成。

        我串讲了课文以后,让学生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1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者是怎样一步步论证中心论点的?

        3文中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和修辞方法?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4孟子的政治主张对今天有什么指导意义?

        这几个问题只要略动脑筋都能回答上来。因此,我没有让学生讨论,而是引导大家把答案说出来。这也是课堂上做得不足之处。

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反思

        反思课堂?得?失?: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第十八课,属第五单元(先秦史传散文单元)的一篇课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所选课文是先秦诸子散文.学习这些课文,有助于学生认识古代社会,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今天我上了《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借着写教学反思的机会,我就谈谈在这次开课中的?得?与?失?。

        文言文的学习应该有着丰富的内容。它不只是理解词义、句义,不只是积累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和学习几个句式。它既是语言的学习,又是文学的欣赏,更是文化的熏陶和情感的陶冶。

        我就先谈谈我在这次教学中的?得?。

        1、在学习课文之前,我安排了《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语文综合活动,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来了解孟子生活的年代和他思想的精髓。并指导他们分类整理。这样活动就能为文本服务,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

        2、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小组交流中可以质疑,互相解决问题,交流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3、用读书卡片的形式归纳整理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温故而知新?,这样可以巩固学习的成效。

        4、在问题的探究中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

        这些都是我觉得自己在设计过程比较合理的,但课堂只有四十五分钟,想面面俱到确实很难,通过上这节课,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失?。

        1、学生在汇报自己的翻译情况时没能注意形式的变化,使得气氛较沉闷,学生注意力没能高度集中。

        2、文言文应该在诵读中理解,但我考虑到课堂的完整性没有充分的让学生接触文本,朗读不到位。

        3、我设计的整理活动形式很好,但学生要有时间整理消化,最好把它放在《孟子》二章学完后做效果会更好。

        4、在学生讨论中心论点时,没有紧紧围绕论点和论据的关系展开讨论,使得学生的理解还不够到位。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用一位老师的话说:?教师课堂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应该是为学生服务的,应该务实,把每个问题都要讲透,这样学生才会有所得。?我想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课堂设计才会出彩吧。

        总结反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鉴于是诵读欣赏篇目,在设计教案时,注重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在备课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同时,以诵读为主线,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采取诵读、点拨、讨论、质疑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节课的教学实施过程由几个板块内容构成:第一板块?整体感知,诵读训练?;第二板块?深入文本,品读赏析?,具体又分合作探究、疑难字词释义,探究文章主旨、赏析论证艺术,吟哦讽诵、积累经典;第三板块?古为今用,拓展迁移?,设计一道开放性思考题谈谈?和?的新意,力争让学生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运用现代观念的角度来理解和评价文章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培养学生主动阅读文言经典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吸取民族智慧;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积累,积淀传统文化底蕴,应当成为所有教师在教授经典文言文时的终极追求。

       [编辑本段]成语

        〖拼音〗dé dào duō zhù,shī dào guǎ zhù

        〖解释〗道: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语法〗复句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示例〗彼以武力为后盾,我以公理为前驱,~。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三十一回

       [编辑本段]作者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南宋教育家朱熹将《孟子》和《大学》,《中庸》,《论语》合称为“四书”。

       [编辑本段]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②,环⑨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③非不深也,兵革④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⑤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⑥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⑦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⑩,亲戚畔⑧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1[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郭]外城;

        3[池]护城河;

        4[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5[委]舍弃;

        6[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7[山溪]地势;

        8[畔]通“叛”:背叛;

        9[环]包围

        10[至]极点

        11[天时]指天然的时运,自然形成的时机,机会;一说天气和时令。

        12[地利]地理优势。

       [编辑本段]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地理条件,有利于地理条件不如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亲外戚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被内外亲属背叛的人,所以君子不作战则已,作战就一定能胜利。

       [编辑本段]简析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编辑本段]解析

        我们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这里,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那么,什么叫“正义”?《现代汉语词典》中说:“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这是富于现代气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义一脉相承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著名论断。《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里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对的意思。这段话是说,对得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对失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就连亲戚都会反对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拿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来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人,要么不战,一战必胜。

        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孟子通过论述战争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然而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那么,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关爱和保护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就替他们聚积起来,人民所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人民所希望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认为,这是行仁政的根本着眼点。做到了这一点,然后民心归服、天下归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

        “战必胜矣”的主要原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编辑本段]整体把握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本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很有说服力。比如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的否定句,充分铺张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很强的说服力。又如在阐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时,作者也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编辑本段]史实和现代事例

        1.周武王姬发伐商纣

        2.隋末杨广无道,各地农民起义,瓦岗军得道多助

        3.元顺帝无道,朱元璋率领的红巾军得道多助

        4.二战期间,德意日三国失道寡助,中美英等抗战国得道多助

        5.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得道多助,国民党失道寡助

        6.抗日战争中,国共部队得道多助,日本侵略军失道寡助。

        7.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失道寡助,陈胜和吴广得道多助

       今天关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