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咏翻译及赏析_西施咏原文

       西施咏翻译及赏析的今日更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新,更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今天,我将和大家探讨关于西施咏翻译及赏析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探讨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1.关于美食和美女的诗句

2.《子夜吴歌》原文及翻译赏析

3.我需要高中级别以上的唐诗宋词各20首以及翻译赏析!

4.包含“希”和“绘”的诗句有哪些?

5.五美吟·西施赏析

西施咏翻译及赏析_西施咏原文

关于美食和美女的诗句

       1.形容江南美景、美人、美食的诗句

        江南美景: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到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美人何处教吹箫?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美人: 1.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 2.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3.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4.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5.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 6.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7.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8.冰肌自是生来瘦,那更分飞后 9.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10.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11.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12.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13.届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14.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 15.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16.袅娜少女羞,岁月无忧愁 17.芳容丽质更妖娆,秋水精神瑞雪标 18.珠缨旋转星宿摇,花蔓抖擞龙蛇动 1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0.花心定有何人捻,晕晕如娇靥 2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22.脉脉眼中波,盈盈花盛处 2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2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5.君还知道相思苦,怎忍抛奴去 26.不辞迢递过关山,只恐别郎容易、见郎难 27.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香。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28.芸芸众神赞,飘飘仙子舞 2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30.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31.云一涡,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32.凤眼半弯藏琥珀,朱唇一颗点樱桃 33.柳腰春风过,百鸟随香走 34.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远。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35.笑颜如花绽,玉音婉转流 36.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 37.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38.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39.温柔几许缘何散,爱恨声声怨 40.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41.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42.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43.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44.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45.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46.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47.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48.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 49.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50.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51.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52.爱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 53.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 54.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 55.慕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 56.其静若何,松生空谷 57.其艳若何,霞映澄塘 58.其神若何,月射寒江 59.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 60.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1.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 62.柔桡轻曼,妩媚纤弱 63.班姬续史之姿,谢庭咏雪之态 64.顾盼生辉,撩人心怀 65.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66.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67.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68.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 69.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

        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 70.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71.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72.镜中貌,月下影,隔帘形,睡初醒 73.翩若轻云出岫,携佳人兮步迟迟腰肢袅娜似弱柳 74.委委佗佗美也,皆佳丽美艳之貌 75.丹唇列素齿,翠彩发蛾眉 76.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77.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 78.皎若太阳升朝霞,灼若芙渠出鸿波 79.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80.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 81.共道幽香闻十里,绝知芳誉亘千乡 82.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83.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轻风 84.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85.穆然回首,婷婷玉立 86.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 87.灿如春华,皎如秋月 88.渐消酒色朱颜浅,欲语离情翠黛低 89.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90.盛服浓妆韶颜雅容 91.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92.普天壤其无俪,旷千载而特生 93.秀靥艳比花娇,玉颜艳比春“红” 94.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95.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96.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97.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98.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99.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100.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101.冶容多姿鬓,芳香已盈路 102.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103.微晕红潮一线,拂向桃腮红,两颊笑涡霞光荡漾 104.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105.丽质仙娥生月殿 106.经珠不动凝两眉,铅华销尽见天真 107.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

        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 108.云想衣裳。

2.描写美人美食诗句

        描写美人的古诗1、《西施咏》唐代:王维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译文:艳丽的姿色向来为天下器重,美丽的西施怎么能久处低微?原先她是越溪的一个浣纱女,后来却成了吴王宫里的爱妃。贫贱时难道有什么与众不同?显贵了才惊悟她丽质天下稀。

        曾有多少宫女为她搽脂敷粉,她从来也不用自己穿著罗衣。君王宠幸她的姿态更加娇媚,君王怜爱从不计较她的是非。

        昔日一起在越溪浣纱的女伴,再不能与她同车去来同车归。奉告那盲目效颦的邻人东施,光学皱眉而想取宠并非容易!2、《硕人》先秦:佚名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硕人敖敖,说于农郊。

        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

        大夫夙退,无使君劳。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译文:好个修美的女郎,麻纱罩衫锦绣裳。她是齐侯的女儿,她是卫侯的新娘,她是太子的阿妹,她是邢侯的小姨,谭公又是她姊丈。

        手像春荑好柔嫩,肤如凝脂多白润,颈似蝤蛴真优美,齿若瓠子最齐整。额角丰满眉细长,嫣然一笑动人心,秋波一转摄人魂。

        好个高挑的女郎,车歇郊野农田旁。看那四马多雄健,红绸系在马嚼上,华车徐驶往朝堂。

        诸位大夫早退朝,今朝莫太劳君王。黄河之水白茫茫,北流入海浩荡荡。

        下水鱼网哗哗动,戏水鱼儿刷刷响,两岸芦苇长又长。陪嫁姑娘身材高,随从男士貌堂堂!3、《关雎》先秦:佚名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4、《怨情》唐代: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译文:美人儿卷起珠帘一直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

        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描写美食的古诗5、《上元竹枝词》清代:符曾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译文: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

3.关于美食的诗句

        1.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唐代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释义:和风吹着柳絮,酒店里溢满芳香;吴姬捧出新压的美酒,劝客品尝。

        2.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唐代李白《客中行》

        释义:兰陵的美酒,透着醇浓的郁金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犹如琥珀般晶莹。

        3.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

        释义: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4. 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明代丘浚《咏荔枝》

        释义:世上的珍果没有比它更好的,它像雪一样的肌肤罩着一层红纱。

        5.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宋代陆游《幽居初夏》

        释义: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6.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

        释义: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7.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宋代陆游的《游山西村》

        释义: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8. 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宋代辛弃疾的《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释义:君返乡后,黄鸡白酒庆祝秋社。

        9.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宋代李清照的《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释义: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10.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代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释义:这一天正是端午,人们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

4.描写美食的诗句

        1、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

        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

        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后称东坡春鸠脍。

        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

        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

        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爱好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与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们辑成了茶馆茶庄的名联。

        苏东坡的诗词书稿,其中有很多与美食有关的佳文,《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赋》。2、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脍”是切成薄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

        “金齑玉脍”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即是说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是天上苏陀(即酥)一样。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

        并诗日:“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

        “彘”即“猪”,“彘骨”是猪排。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美至极。

        此外在诗中称道了四川的韭黄、粽子、甲鱼羹等食品。“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

        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他总结了选取用蔬菜不要调味,吃起来也很新鲜。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把大如苋实(鸡头肉)的薏米的白、滑、香的特点都写得非常生动。

        《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仙人名)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鲈肥菰脆调羹美,(麦乔)熟油新作饼香。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

        "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祖国山河无限好,家乡父老不患贫。

        淡云出岫删发何日,也味争如乡味醇。”"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 “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3、唐代诗人杜甫虽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许多关于美食的诗。《丽人行》中有"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的诗句,即为"八珍" 。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全盘空"描写唐代厨师加工鱼生的高超刀功和食客们争食的热烈场面。"春日春盘细生菜""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问答未及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梁(《赠卫八处士》) 甲第纷纷厌梁肉 广文先生食不足(《醉酒歌》) 饔子左右挥双刀 脍飞金盘白雪高 徐州秃尾不足忆 汉阴槎头远遁逃 鲂鱼肥美知第一 既饱欢娱亦萧瑟(《观打鱼歌》)4、郑板桥不仅是有名的画家,而且 对吃也有一定的研究。郑板桥有"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惟有莼鲈堪漫吃,。

5.关于美食的古诗句

        一、唐代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翻译:喊着童仆给我炖黄鸡斟上白酒,孩子们嬉笑吵闹牵扯我的布衣。

        二、唐代张籍《成都曲》: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翻译:江西面烟波浩瀚水碧绿,雨后山坡上荔枝已经成熟。

        三、宋代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翻译:两岸的荔枝,娇红欲滴;蒙蒙的细雨,笼罩万家。

        四、清代符曾《上元竹枝词》: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翻译: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

        五、宋代范仲淹《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翻译: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6.关于美食的诗句有哪些

        1,《食荔枝》 宋代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译文: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上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2,《游山西村》 宋代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鸡肉鱼肉丰盛美味。

        3,《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唐代 杜甫

        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翻疑柁楼底,晚饭越中行。

        译文:把活鲜的鲫鱼切成银丝煲脍,用碧水涧傍的香芹熬成香羹。这分明是在越中吃晚饭啊,哪里是在陕西的柁楼底下用餐呢?

        4,《江上渔者》宋代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5,《寄胡饼与杨万州》唐代 白居易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译文:这里的胡麻饼的模样学着京城的样子制作的,新出炉的面饼酥脆,香气四溢。

7.关于美味佳肴的诗

        关于美食的诗歌篇一:为心爱的人下厨

        作者:二毛

        炉堂里 柴火为你燃烧

        房顶上炊烟为你袅袅

        我系上围腰

        手握明晃晃的菜刀

        心爱的

        你想吃什么

        阳光拌豆苗

        月亮煮清粥

        米线过小桥

        再加上两支红辣椒

        心爱的

        你只要喜欢

        我会为你把春风用来青炒

        雨丝用来下面

        落叶用来红烧

        哪怕去捉五洋的鳖九天的鸟

        飞雪山中的野味道

        哦

        你是盐你是醋你是酱我的红颜调料

        只有你懂我手中的勺秘制的香料

        鼎沸中的微妙

        情爱中的独到

        你说我下厨的样子好爽好飘

        说这顿饭是你一生中的美味佳肴

        哦

        心爱的

        只要你需要

        我会永远紧握这把菜刀

        为你下厨到老

        下辈子也为你烹调

        关于美食的诗歌篇二:饮食与美女

        作者:二毛

        欲火之上 我烹饪什么

        香辣少鸡或17岁的瓶儿

        宫爆仅仅是爱的手段

        饥饿使雪白的肌肤

        在蒸笼里冲动

        然后快乐地成熟

        哦,我粉蒸的粉子

        哦,我热气腾腾的美女

        为了烹饪

        我在丰厚肥硕的土壤中播种美女

        然后在麦田里守望

        香酥胸、雕刻的亲吻

        以及红油娇嫩的指头

        这些滋阴补肾的糯东西

        这些亩产98斤的美人儿

        要长到多少芳龄 才能拦腰收割

        谁能告诉我

        体温要达到几成油热

        情欲该拿到什么火候

        才能使美女细嫩可口

        然而真正的美女

        拒绝爆炒或红烧

        顺从清蒸、沐浴或骨瓷器皿

        她们在红案里快乐的尖叫

        又在白案中被揉捏成花朵

        浑身上下裹满鱼子酱的少女

        被10000双筷子指向的美女

        使我从一匹烈性的情场老手

        一跃而成为一头戴眼镜的美食家

        关于美食的诗歌篇三:猪肉颂

        苏轼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关于美食的诗歌篇四:蜜酒歌

        苏轼

        真珠为浆玉为醴,六月田夫汗流泚。

        不如春瓮自生香,蜂为耕耘花作米。

        一日小沸鱼吐沫,二日眩转清光活。

        三日开瓮香满城,快泻银瓶不须拨。

        百钱一斗浓无声,甘露微浊醍醐清。

        君不见南园采花蜂似雨,天教酿酒醉先生。

        先生年来穷到骨,问人乞米何曾得。

        世间万事真悠悠,蜜蜂大胜监河侯。

        关于美食的诗歌篇五:闲情偶赋·饮馔部

        李渔

        声音之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为其渐近自然。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草衣木食,上古之风,人能疏远肥腻,食蔬蕨而甘之,腹中菜园不使羊来踏跛。是犹作羲皇之民,鼓唐虞之腹,与崇尚古玩同一致也。所怪于世者,弃美名不居,而故异端其说,谓佛法如果,是则谬矣。吾辑《饮馔》一卷,后肉食而首蔬菜,一以崇俭,一以复古;至重宰割而惜生命,又其念兹在兹,而不忍或忘者

       

《子夜吴歌》原文及翻译赏析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西边上浣纱。(上浣纱 一作:尚浣纱)——清代·曹雪芹《五美吟·西施》 五美吟·西施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西边上浣纱。(上浣纱 一作:尚浣纱) 写人 注释 (1)“一代”二句:意思是,一代绝色的美女终于如浪花般消失,她在吴宫里白白地想念儿时的家乡了。越国灭吴国后,西施的命运有二说:一说重归范蠡,跟着他游江海去了;一说吴亡,沉西施于江,以报答被夫差沉尸于江中的伍子胥。诗中只是泛说逝去。倾城,绝色美女的代称,也叫“倾国”。语本汉代李延年的诗歌。见《汉书·外戚传》。忆儿家,明代梁辰鱼据西施传说所编的《浣纱记》中有“思忆”一折,只写她在吴宫时回忆在浣纱溪与范蠡恋爱的事。

        (2)效颦:相传西施家乡东村有女子,貌丑,人称东施,因见西施“捧心而颦(皱眉)”的样子很美,也学着捧心而颦,结果反而更丑。出自《庄子·天运》。浣纱,西施和她家乡的女子曾在若耶溪边漂洗过棉纱。唐代王维《西施咏》:“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又《洛阳女儿行》:“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五美吟·西施》的后两句即取此二首诗意。但王维的诗说西施已享尽荣华,而旧伴却仍须辛苦浣纱;此诗却说西施虽美,已如流水逝去,而东村女虽丑尚能活到白头。 赏析

        这首诗是《红楼梦》中林黛玉惜“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的寄慨之作。林黛玉自谓:“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胡乱凑几首诗,以寄感慨。”恰好被贾宝玉翻见,将这组诗题为《五美吟》。《五美吟·西施》就是其中之一。

        组诗中所写的人事其实并非都据史实。如东施效颦出自《庄子》,带有寓言性质;《西京杂记》中所写王昭君不肯贿赂画工以致不为汉元帝所知而被诏使出塞的情节只是传说;至于出自《虬髯客传》的红拂形象则更经传奇作者的艺术加工。

        这首诗中的议论原本是借古讽今,为现实感受而发。林黛玉嗟叹“一代倾城”的西施如江水东流,浪花消逝,空忆家乡不得归,其命运之不幸远在白头浣纱的“东村女”之上,这是写她自己寄身于四顾无亲的贾府,预感病体难久的悲哀。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钥空房。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衰败饱尝人世辛酸,后以坚韧不拔之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曹雪芹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宋代·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婉约 , 写景 , 写水 , 西湖 , 抒情旷达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只有 一作:惟 / 唯)——唐代·李白《独坐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只有 一作:惟 / 唯) 国小古诗 , 写景 , 写山 , 孤独无奈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宋代·欧阳修《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 /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 /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宋代 : 欧阳修

        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

        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

        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

        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

        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

展开阅读全文∨

        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

        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

        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

        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

        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

        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

        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

写人 , 边塞 , 生活 , 思归组诗

我需要高中级别以上的唐诗宋词各20首以及翻译赏析!

       《子夜吴歌》原文及翻译赏析1

子夜吴歌·夏歌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镜湖之大有三百余里,到处都开满了欲放的苛花。

        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莲,引得来观看的人挤满了若耶溪。

        西施回家不到一个月,便被选进了宫中。

注释

        ①子夜吴歌:六朝乐府吴声歌曲。《唐书·乐志》:“《子夜吴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乐府解题》:“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李白的《子夜吴歌》也是分咏四季,这是第三首《秋歌》。并由原来的五言四句扩展为五言六句。

        ②镜湖:一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

        ③菡(hàn)萏(dàn):荷花的别称。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④若耶: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境内。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相传西施浣纱于此,故又名“浣纱溪”。

        ⑤回舟不待月:指西施离去之速,就在回舟的时候,月亮尚未出来,就被带邀而去了。这是夸饰的修辞手法。

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起端:“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广阔三百里的镜湖,在含着花苞的荷花吐发的时候,西施泛舟出现了,成为采莲人,但是她的艳丽和美名引起了轰动,“人看隘若耶”,人人争餐秀色,使宽阔的若耶溪变得狭隘了,这一“隘”字传神,那种人潮汹涌、人舟填溪满岸的热闹场面,犹如呈现在读者眼前,将王维的“艳色天下重”的虚写,变成了轰动当地的如实描绘。这里又戛然而止,不再在西施身上着墨,而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让读者以合理的想象来补足:勾践早已确定使用美人计来对付吴国,而西施的美艳倾倒众生,轰动当地,那么越国的君臣也不用去费力探访了,有了这位不二的美女人选之后,才“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较之王维的“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语异而意同,王维的诗多了一重曲折,略去了勾践君臣实施美人计的过程;李白的诗实施了“截割”,割去了选作吴宫妃子的结果,同样地表现了“艳色天下重”的意义。这种截割,多了一些含蓄和暗示:既然是“归向越王家”,勾践同样也能留下这个美人,但他在“报吴”、“复仇”的目标下克制住了;而西施的入吴,却成为亡吴的原因之一。这等于是提醒读者:“到底是因为吴王夫差好色之过,还是由于西施成了亡吴的关键?如果西施是灭亡吴国的关键,那么越国在后来的灭亡又是因为什么?”李白没有对后续的发展着墨,并不是他写不出,而是他有意不写。这样做,同样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西施采莲,在若耶溪里,不但有传说,而且合情理;至于泛舟三百镜湖之中,则是作者的想象了。但这一想象却有更改事实之嫌,因为如果是借镜湖湖水的清澈来表现西施“自鉴其美”,或者是借三百里的水程来表现拜倒西施的人的众多,那么下句“人看隘若耶”就显得多余了,这可能是李白百密一疏的笔误。

《子夜吴歌》原文及翻译赏析2

        子夜吴歌

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夏歌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古诗简介

        《子夜吴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又题《子夜四时歌四首》。这四首诗分以四时情景写了四件事。第一首写春景,是说汉乐府中的秦罗敷采桑的故事;第二首写夏景,是说春秋越国西施若耶采莲的故事;第三首写秋景,是说戍妇为征人织布捣衣之事;第四首写冬景,是说戍妇为征夫缝制绵衣之事。作品构思巧妙,层次分明,结体严谨。

翻译/译文

春歌

        秦地有位罗敷女,曾在绿水边采桑。素手在青条上采来采去,在阳光下其红妆显得特别鲜艳。她宛转地拒绝了太守的纠缠,说:蚕儿已饥,我该赶快回去了,太守大人,且莫在此耽搁您宝斑的时间了。

夏歌

        镜湖之大有三百余里,到处都开满了欲放的苛花。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莲,引得来观看的人挤满了若耶溪。西施回家不到一个月,便被选进了宫中。

秋歌

        长安城上一片明月,干家万户都传来阵阵的捣衣之声。秋风吹不尽的是,思妇们对玉门关外的绵绵的思念之情。何日才能扫平胡虑,夫君从此不再远征。

冬歌

        明晨驿使就要出发,思妇们连夜为远征的丈夫赶制棉衣。纤纤素手连抽针都冷得不行,更不说用那冰冷的剪刀来裁衣服了。妾将裁制好的衣物寄向远方,几时才能到达边关临洮?

注释

        子夜吴歌:《子夜歌》属乐府的吴声曲辞,又名《子夜四时歌》,分为“春歌”、“夏歌”、“秋歌”、“冬歌”。《唐书·乐志》说:“《子夜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因起于吴地,所以又名《子夜吴歌》。

        春歌:同以下的“夏歌”等,有些诗集无这些标题,原诗亦无;有些诗集的小标题为“春”······而无“歌”字。

        “秦地”句:秦地,指今陕西省关中地区。罗敷女,乐府诗《陌上桑》有“日出东南隅,归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的诗句。

        素:白色。

        “红妆”句:指女子盛妆后非常艳丽。

        “蚕饥”句:梁武帝《子夜四时歌》:“君住马己疲,妾去蚕欲饥。”此用其句意。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五马”句:意思是,贵人莫要在此留连。五马,《汉官仪》记载:“四马载车,此常礼也,惟太守出,则增一马。”故称五马。这里指达官贵人。

        镜湖:一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

        菡萏:荷花的别称。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若耶: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境内。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相传西施浣纱于此,故又名“浣纱溪”。

        回舟不待月:指西施离去之速,就在回舟的时候,月亮尚未出来,就被带邀而去了。这是夸饰的修辞手法。

        越王:指越王勾践。

        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

        万户:千家万户。捣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在石板上捶击,去浑水,再清洗。

        吹不尽:吹不散。

        玉关: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此处代指良人戍边之地。

        平胡虏:平定侵扰边境的敌人。

        良人:古时妇女对丈夫的称呼。《诗·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罢:结束。

        驿使:古时官府传送书信和物件的使者。驿:驿馆。

        絮:在衣服里铺棉花。征袍:战士的衣裳。

        “素手”二句:指冬夜寒冷,将征夫妻子的手都冻僵了,连针剪都拿不住。素手,白净的手,形容女子的皮肤白皙。

        裁缝:指裁缝好的征衣。

        临洮:在今甘肃省临潭县西南,此泛指边地。

赏析/鉴赏

        李白的《子夜吴歌》共四首,分咏春、夏、秋、冬四季。六朝乐府即有《子夜四时歌》,为作者所承,此体向作四句,内容多写女子思念情人的哀怨,作六句是诗人的创造,尤具新意。这四首诗分以四时情景写了四件事。第一首写春景,秦罗敷采桑的故事;第二首写夏景,西施若耶采莲的故事;第三首写秋景,戍妇为征人织布捣衣之事;第四首写冬景,戍妇为征夫缝制绵衣之事。而连起来就是一组彩绘的春夏秋冬四扇屏美人图。

        第一首诗吟咏了秦罗敷的故事,不仅有美貌,更有美丽的心灵,赞扬她不为富贵动心,拒绝达官贵人挑逗引诱的高尚品质,而且她的勤劳的品质在“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一句中得到了很好的阐述。这是“春歌”,所以用采桑起兴。

        第二首诗以写景起端:“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广阔三百里的镜湖,在含着花苞的荷花吐发的时候,西施泛舟出现了,成为采莲人,但是她的艳丽和美名引起了轰动,“人看隘若耶”,人人争餐秀色,使宽阔的若耶溪变得狭隘了,着一“隘”字而传神,那种人潮汹涌、人舟填溪满岸的热闹场面,犹如呈现在读者眼前,将王维《西施咏》的“艳色天下重”的虚写,变成了轰动当地的如实描绘。这里又戛然而止,不再在西施身上着墨,而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勾践早已确定使用美人计来对付吴国,而西施的美艳倾倒众生,轰动当地,那么越国的君臣也不用去费力探访了,有了这位不二的美女人选之后,才“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较之王维的“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语异而意同,王维的诗多了一重曲折,略去了勾践君臣实施美人计的过程;李白的诗实施了“截割”,割去了选作吴宫妃子的结果,同样地表现了“艳色天下重”的意义。这种截割,多了一些含蓄和暗示:既然是“归向越王家”,勾践同样也能留下这个美人,但他在“报吴”、“复仇”的目标下克制住了;而西施的入吴,却成为亡吴的原因之一。

        西施采莲,在若耶溪里,不但有传说,而且合情理;至于泛舟三百镜湖之中,则是作者的想象了。但这一想象却有更改事实之嫌,因为如果是借镜湖湖水的清澈来表现西施“自鉴其美”,或者是借三百里的水程来表现拜倒西施的人的众多,那么下句“人看隘若耶”就显得多余了,这可能是李白百密一疏的笔误。

        第三首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

        笼统而言,诗人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长安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了“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而见月怀人是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所以写月也有起兴的意义。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月光,也容易勾起思妇的相思之情。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这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一种难耐的挑拨。“一片”“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辞天然而得咏叹味。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便是对思妇的第三重挑拨。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用“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却好像真的在,“玉关情”也很浓。此情之浓,不可遏止,于是有了末二句直表思妇的心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后世的某些人偏爱“含蓄”,认为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好,其实未必是这样。“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本不必故意使用那种吞吞吐吐的用语。而从内容上看,末二句使诗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能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全诗手法如同**,有画面,有“画外音”。月照长安万户、风送砧声、化入玉门关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十分有意味的诗境,这种犹如女声合唱的“插曲”决不多余,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画外也在画中,它回肠荡气,激动人心。因此,这首诗从正面写到思情,而有不尽之情。

        第四首不写景而写人叙事,通过一位女子“一夜絮征袍”的情事以表现思念征夫的感情。时间是传送征衣的驿使即将出发的前夜,大大增强了此诗的情节性和戏剧性。一个“赶”字,不曾明写,但从“明朝驿使发”的消息,读者从诗中处处看到这个字,如睹那女子急切、紧张劳作的情景。关于如何“絮”、如何“裁”、如何“缝”等等具体过程,诗人有所取舍,只写抽针把剪的感觉,突出一个“冷”字。素手抽针已觉很冷,还要握那冰冷的剪刀。“冷”既切合“冬歌”,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加强情节的生动性。天气的严寒,使手指也不灵巧了,而时不我待,偏偏驿使就要出发,人物焦急情态宛如画出。“明朝驿使发”,分明有些埋怨的意思了。然而,她从自己的冷想到“临洮”(在今甘肃临潭县西南,此泛指边地)那边的更冷。因此又巴不得驿使早发、快发。这种矛盾心理亦从无字处表出。读者似乎又看见她一边呵着手一边赶裁、赶絮、赶缝。“一夜絮征袍”,言简而意足,然而随即又情急起来,她想:路是这样远,“寒到身边衣到无”呢?这回却是恐怕驿使行迟,盼望驿车加紧了。“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这迫不及待的一问包含极度的深情与牵挂。这组诗第三首是正面归结到怀思良人之意,而这一首诗却纯从侧面落笔,通过形象刻画与心理描写结合,塑造出一个活生生的思妇形象,成功表达了诗歌主题。结构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势突兀,结句意远,情节生动感人。

        如果说第三首是以间接方式塑造了长安女子的群像,第三首则通过个体形象以表现出一类人——思妇形象。其语言的明转天然,形象的鲜明集中,音调的清越明亮,情感的委婉深厚,得力于民歌,真是“意愈浅愈深,词愈近愈远,篇不可以句摘,句不可以字求”的`佳作。

《子夜吴歌》原文及翻译赏析3

原文: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译文

        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

        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

        砧声任凭秋风吹,怎么也吹不尽,

        总是牵系玉关的亲人。

        什么时候才能平定敌人(胡人),

        丈夫就可以结束漫长征途?

注释

        1子夜吴歌:六朝乐府吴声歌曲。

        2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

        3万户:千家万户。

        4吹不尽:吹不散。

        5玉关:玉门关。这两句说飒飒秋风,驱散不了内心的愁思,而是更加勾起了对远方征人的怀念。

        6平胡虏:平定侵扰边境的敌人。

        7良人:指驻守边地的老剖。罢:结束。

        8捣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在石板上捶击,去浑水,再清洗。

赏析: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

        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笼统而言,诗人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长安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了“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而见月怀人是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所以写月也有起兴的意义。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月光,也容易勾起思妇的相思之情。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这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一种难耐的挑拨。“一片”、“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辞天然而得咏叹味。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便是对思妇的第三重挑拨。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用“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却好像真的在,“玉关情”也很浓。王夫之评价说:“前四句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唐诗评选》)此情之浓,不可遏止,于是有了末二句直表思妇的心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后世的某些人偏爱“含蓄”,如田同之就曾说:“余窃谓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西圃诗说》)其实未必是这样。“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本不必故意使用那种吞吞吐吐的用语。而从内容上看,正如沈德潜指出的“本闺情语而忽冀罢征”(《说诗晬语》),使诗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能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全诗手法如同**,有画面,有“画外音”。月照长安万户、风送砧声、化入玉门关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十分有意味的诗境,读者须知,这种犹如女声合唱的“插曲”决不多余,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画外也在画中,它回肠荡气,激动人心。因此,《秋歌》从正面写到思情,而有不尽之情。

《子夜吴歌》原文及翻译赏析4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翻译

        秦地有位罗敷女,曾在绿水边采桑。

        素手在青条上采来采去,在阳光下其红妆显得特别鲜艳。

        她宛转地拒绝了太守的纠缠,说:蚕儿已饥,我该赶快回去了,太守大人,且莫在此耽搁您宝斑的时间了。

注释

        “秦地”句:秦地,指今陕西省关中地区。罗敷女,乐府诗《陌上桑》有“日出东南隅,归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的诗句。

        素:白色。“红妆”

        句:指女子盛妆后非常艳丽。

        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五马:这里指达官贵人。

赏析

        这首诗吟咏了秦罗敷的故事,赞扬她不为富贵动心,拒绝达官贵人挑逗引诱的高尚品质。这是“春歌”,所以用采桑起兴。唐代孟棨在《本事诗》中评价说:“李白才逸气高。其论诗云:‘兴寄深微……况使束于声调俳优哉!’”

包含“希”和“绘”的诗句有哪些?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一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002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二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003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三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004张九龄:感遇四首之四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005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006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007李白: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008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汤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009杜甫: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010杜甫: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011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012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013王维: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闻,白云无尽时。

       014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015王维: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016王维: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017王维: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018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019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020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注解]

       ①感遇:古诗题,用于写心有所感,借物寓意之诗。诗人在贬官荆州期间作《感遇》诗12首,此处所选分别为第四、第一、第二和第七首。②池潢(huang):积水池,护城河,代指朝廷。③双翠鸟:即翡翠鸟,雄为翡,雌为翠,毛色华丽多彩。④三珠树:神话传说中的宝树。本作三株树。见《山海经:海外南经》:“三株树在厌火国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⑤“得无”句:岂不惧怕有子弹打来?得无,表反问语气、岂不、能不。金丸,弹弓的子弹。⑥“美服”句:身着华美的服装应担心别人指责。⑦“高明”句:官位显要会遭到鬼神的厌恶。高明,指地位官职尊贵的人。西汉扬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⑧冥冥:高远的天空。⑨“弋者”句:弋者,猎鸟的人。慕,想猎取鸟的欲望。

       [赏析]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一只来自大海上的鸿雁,独自飞临一座城池边。城中高高的神树之上,两只翠鸟正得意洋洋地站在那儿。鸿雁预料他们终将自取祸患,于是自己展翅高飞,离开了这险恶之地。

       显然,诗中暗寓的是作者自己的遭际与感受。孤鸿是自喻,而双翠鸟则指在朝中窃据高位的李林甫、牛仙客之流。全诗以孤鸿的口气,写出了诗人的政治生活中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高逸的情怀。

       全诗共十句,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借孤鸿所见,描写双翠鸟盛气凌人、得意忘形的神态;前两句很耐人寻味,经历过大海上的惊涛骇浪的孤鸿,对对一条小小的护城河却不敢顾,说明人世(特别是朝廷)的险恶远远超过了自然界的险恶。而在这孤鸿“不敢顾”的地方有一双小小的翡翠鸟却竟在珍贵的三珠树上营巢,高高在上,气势熏天。“侧见”有两重意义,一是说明翡翠鸟盛气凌人,不可一世,令人侧目而视;二是说纵然翡翠鸟悲气焰嚣张,但孤鸿对之却不屑正视,由此,也就引发出第二层,即第五句以下的六句。前两句从翡翠鸟骄横情态,想到它们会招致的后果提出问题,这是一个反问。翡翠鸟站立在珍木之颠,窃据高位,飞扬跋扈,难道就不怕别人难以容忍吗?不怕从背后打来的致命的金弹吗?接着平静地指出了一条耐人寻味的生活哲理:“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物极必反,地位与权势在官场中愈显赫,也就愈易成为别人猎取的目标,覆灭的日子也就愈近。正因如此,诗中这只孤独的鸿雁,并不艳慕翠鸟一时的荣耀,也不怨恨自己的一时失意,这就引发了最后两句,孤鸿自己决心高举苍冥,翱翔云中,让那些“弋者”的欲望无法得逞。这里所暗寓的是诗人不羡慕荣贵,澹泊名利和决意隐退的情怀,同时也进一步衬托出了翠鸟多代表的小人们狭隘、浅薄的品行。第二层写出了孤鸿的感受。

       在描写中,作者始终注意从对比的角度去表现孤鸿与翠鸟的境况。孤雁之于翠鸟,一独一双,一大一小,一质朴一华艳,一方来自浩瀚大海,一方守者小小池潢。然而,小巧的翠鸟却是高高在上,统领要地。“三珠树”,是神仙世界的珍木,它们“巢居”于上,可谓显贵之至。与此相反,硕大的鸿雁对双翠鸟只能“侧见”,甚至“不敢顾”那暗指朝廷的“池潢”,可知其处境的低微与险恶,更反衬出了翠鸟们不可一世的气焰。真可谓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此诗本是借自然界的禽鸟寄寓作者的境遇与感慨,但由于作品巧妙地选用了鸿雁与翠鸟的形象、成功地写出了它们的特点,使得作品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寓意本身,反映了一种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和生活哲理.活

五美吟·西施赏析

       <含有“希”字的诗句>

       1 《知音者诚希》唐代:韩愈

       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

       翻译世上能了解自己的人实在在太少了,正因我想起了你,使我不忍心与你分别。

       2 《美女篇》魏晋:曹植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翻译姑娘的容光像早晨的太阳,谁不爱慕她动人的容颜?

       3 《西施咏》唐代:王维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翻译奉告那盲目效颦的邻人东施,光学皱眉而想取宠并非容易!

       4 《愚溪诗序》唐代:柳宗元

       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翻译我用愚笨的言辞歌唱愚溪,觉得茫茫然没什么悖于事理的,昏昏然似乎都是一样的归宿,超越天地尘世,融入玄虚静寂之中,而寂寞清静之中没有谁能了解我。

       5 《答苏武书》两汉:李陵

       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

       翻译我没有什么能耐,很少担当重任,内心暗以为,此时的战功,是其他情况下所难以相比的了。

       <含有“绘”字的诗句>

       1 《促织》清代:蒲松龄

       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

       翻译拾起一看,并不是字,而是一幅画,当中绘着殿阁,就像寺院一样;(殿阁)后面的山脚下,横着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长着一丛丛荆棘,一只青麻头蟋蟀伏在那里;旁边有一只癞蛤蟆,就好像要跳起来的样子。

       2 《吴山图记》明代:归有光

       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翻译于是有热心人便画了一幅《吴山图》来送给他。

       3 《贺新郎(题高克恭夜山图)》宋代:李震

       凭谁妙笔能图绘。

       翻译还有谁能妙笔生花,画出这样的图案。

       4 《示子遹》宋代:陆游

       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

       翻译我刚开始学做诗的时候,想刻意去研究使用华丽的词藻。

       5 《画石》唐代:刘商

       苍藓千年粉绘传,坚贞一片色犹全。?

       翻译一块古老的长满了青苔的石头出现在画面上,它那一片坚贞的内质,通过画上的设色充分表现了出来。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在小说中由林黛玉所作。前两句直写西施的不幸,后两句写西施和一般女子一样,红颜多薄命。这首诗是林黛玉以西施自况,发出了预感命运不幸的悲叹,悲哀自已红颜薄命。这首诗引用了东施效颦之典,化用王维《西施咏》和《洛阳女儿行》诗意,增强了全诗的悲叹基调。

       首联直写西施的不幸:一代绝顶美丽的西施葬身江中,有如浪花一样很快消失了,吴宫里的妃子白白地想念她。其中,“一代倾城逐浪花”就把红颜薄命的意思点明,并为全诗定下了悲叹的调子。第二句写“逐流花”后的反响。红颜而薄命,只给人留下悲伤的叹息。

       三四两句写西施和一般女子一样,红颜多薄命。请不要笑东村效颦女长得丑,却能活到满头白发,且能自由地在溪边浣纱。意思是说美女不如丑女长寿、自由。黛玉《西施》化用王维诗意,意思指西施虽美,已如江中浪花,稍纵即逝;而东村丑女,却可活到银丝白头。

       此诗字句浅白,所用东施效颦之典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其用意却在以古喻今。西施虽美,终究薄命随江水而去,有如浪花易逝。她虽令宫女怀恋,但不如东村女能活到白头。黛玉借此而说自己寄人篱下,虽有贾宝玉等知己的关心,但她也预感到病鹰继身难治,因而发出了预感命运不幸的悲叹。

       好了,关于“西施咏翻译及赏析”的讨论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西施咏翻译及赏析”,并从我的解答中获得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