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的古诗_咏柳唐贺知章的古诗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贺知章的古诗”的理解。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1.笑问客从何处来下一句

2.二月春风似剪刀,剪刀是什么意思

贺知章的古诗_咏柳唐贺知章的古诗

笑问客从何处来下一句

       “笑问客从何处来”出自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古诗作品《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作者: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鉴赏: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作者:贺知章

       别称:贺秘监

       字号:字季真、四明狂客

       所处时代:唐代

       民族:汉人

       出生地:越州永兴

       出生时间:约659年

       去世时间:约744年

       主要作品:《咏柳》《回乡偶书二首》

       主要成就:诗歌、草书

       职务: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

       信仰:道教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唐代诗人、书法家。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主要成就:

       1、书法创作

       贺知章草书《孝经》

       贺知章的作品被爱好书法者视为珍品。他的墨迹留传很少,现存尚有绍兴城东南宛委山南坡飞来石上的《龙瑞宫记》石刻和流传到日本的《孝经》草书。

       2、诗歌创作:贺知章诗歌以绝句见长,多祭神乐章与应制诗。写景之作较清新通俗。其诗今存共十九题二十首,包括断句一则。

二月春风似剪刀,剪刀是什么意思

       贺知章,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诗人、书法家。

       作品大多散佚,《全唐诗》录其诗19首。

       主要作品

       《咏柳》《回乡偶书二首》

       剪刀原本是指切断布、纸、绳等东西用的铁制用具,两刃交错,可以开合。

       但是在“二月春风似剪刀中”中,剪刀是指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把河岸边的杨柳剪裁出了许多的绿叶嫩芽。

       1、 出处

       “二月春风似剪刀”出自唐代贺知章的古诗《咏柳》,原诗句如下:

       《咏柳 》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咏柳》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3、《咏柳》诗句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4、《咏柳》赏析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5、作者介绍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好了,关于“贺知章的古诗”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贺知章的古诗”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